

原來,大部分女生好像對“主動”是產生了一些誤解。
很多人以為,主動就是“撲上去”。
但主動,其實應該是:主動去“運營”關係。
“運營”是幹嘛?
是為了目標,透過規劃、管理和最佳化資源與流程,確保事情順利進行的過程。
這絕對不是“往上撲”。
舉個例子,一個剛認識不就的男生上來約你去2天的旅行。去不去?
不敢去對吧?節奏太快了。
所以,這個時候其實很考驗運營能力。
會運營的人會怎麼做?
她會找個理由拒絕這個旅行。然後主動提出,某某時候,去看一場劇什麼的。
這樣就不用把自己逼到壓力太大。但我又佔住了和對方的約會。
約會事情在以你期望的,也舒服的方向上推進。
不運營,就只能乾等,等對方約下一次。只能觀察,對方給什麼,我們接受什麼。
然後就會形成一種被動感。看起來是對方在追我,但是我並不能決定這件事怎麼發展。
因為我們只有在對方要的時候才能決定要或者不要,而無法決定對方要或者不要。
也就是,我們只能決定到,對方給的時候,我要或者不要。
但對方不給,或者對方給的不是我想要的,我就沒辦法了。
這樣就只能等待想要的關係“降臨”,這其實就是看起來有優勢,實際上並沒有。

到底該怎麼運營?
再讀一遍運營的定義其實就很清晰。
“為了目標,透過規劃、管理和最佳化資源與流程,確保事情順利進行的過程。”
所以,運營需要我們以目標為唯一的努力方向,對且僅對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負責。
那麼總結下來,其實就是2句話。
第一,儘可能明確這段關係的目的。
第二。做符合目的的事。
首先我們應該儘可能的確定和一個人接觸的目的是什麼?
儘可能的意思是,不強求,但最好有。
這一點其實男生不太容易糾結,男生目的通常都很簡單,我想主動追一個女生,我的目的就是“佔有”她。
那我做所有事,都圍繞著這個目的,找她聊天,噓寒問暖,約她吃飯,送禮物,只要是可能讓我佔有她的,我都做。
目的明確,所以行為也明確。
但女生這邊,似乎很少人會想要去明確對一段關係的目的。
女生的期待,往往是一種模糊的“幸福”。
這就會導致,女生通常對關係的目的沒那麼明確,目的模糊,行為也就模糊。
對嗎?
這其實很合理。
反過來,目的明確了,其實對關係的運營,就已經開了個好頭。
因為我們知道做什麼,以及為什麼做。
“運營需要我們以目標為唯一的努力方向,對且僅對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負責。”
這裡順便可以解釋一個擔憂。我要說,朋友,你的擔憂是多餘的。
它就是很功利?
因為運營講究的是成果和效率。而不太關注感受和情感表達。
但我不覺得因為它講究成果和效率,就不值得被剖析。
第二。做對目的負責的事。
比如大家可能都知道挽回的時候要斷聯。不聯絡,不出現,不打擾。為的是降低對方的負面情緒。
但是為什麼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因為知道,和負責。其實區別很大。
就像我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我知道道理,但不會去做。
而如果我要對我的身體健康負責。我自然會逼著自己早睡早起。
所以,當我們要對,降低對方的負面情緒,這件事事情負責的時候。你會逼著自己去斷聯的。
你就是會做到的。

所以到這裡我們就總結出來了,運營關係,就是明確目的,加做出對目的負責的行為。
也就是,目的和行為,要有一致性。
比如,“剛認識,有好感的男人,怎麼去運營,推動關係?”
這種問題很難回答。太模糊了。
所有通常會建議大家先去思考一下,我們這邊的目的是什麼?
你想快速升溫嗎?
如果是,那不用猶豫,立刻約。直接一點,奔放一點,也沒事。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圖快。
要快,就不應該拖拉。
這是行為對目的負責。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循序漸進,相知再相愛。這是很多人的目標。那作為女生,確實沒必要太直接。
又不能直接,那怎麼主動運營?
那就要多引導。
引導對方聊更多。
引導對飯主動約你。
引導對方來對你見色起意。
就說,引導對方主動約你吧。典型的句式類似:
“好久沒出去透氣了”
“你下週沒什麼事挺閒的”
“有部電影你一直想看”
等等。
其實很多女生不是不會這麼做。但是她可能,引導了一次,對方沒反應。然後心裡覺得,對方肯定不喜歡我。不喜歡我的,那沒意思。拉倒拉倒。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運營。
運營是,一次引導沒效果。那就加入第二次。並且在第二次引導的時候,比第一次更明顯一點。第三次又比第二次明顯一點。再不行,再主動約對方。
是,不一定,幾次引導就一定成功,好吧。
但這就是運營,不是嗎?
所以運營是圍繞著目的去做事,而不是圍繞著感受做事。
再說聊天的運營。聊天不是聊得越多就越好的。反而無效的聊天會佔用你們的聊天資源。
聊天怎麼運營起來?
就是,話題要篩選。能拉近關係的話題就去聊。比如,相似的興趣愛好。多聊。三觀中契合的部分,多聊。相處中讓你們感覺到快樂的事情,多聊。
引導對方多說。然後給與肯定和讚美。
而不是,糾結在,中午我點了哪家的外賣。我又發現了一款很搞笑的表情包。之類的,對互相瞭解,拉近關係沒有什麼明顯作用的話題上浪費你們的聊天資源。
浪費聊天資源,實際上就是和目的背道而馳越來越遠的事情。
從運營的角度來說。同樣的聊一整晚。這一整晚就是你們的聊天資源。那這部分資源如何分配給不同的話題。這才是值得去關注的問題。
如果目的再刁鑽一些呢?比如我要考驗這個男人,評估他的誠意,是不是足夠高。
好,那可以適當的把姿態放高一點,我們就等著他來約,即便他約了,我們也未必要答應,你可以拒絕,一次兩次都可以,直到你認為,他通過了考驗。
說到底這還是行為對目的負責。
只不過這裡很多女生,就是你考驗他,他沒透過——他真的沒有來約你,或者約了一次,被拒絕之後就放棄了。
然後就很sad。
這是因為很多人,終歸是不太清楚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然後導致,我以為我的目的是A,然後我用了能導向A的行為,結果發現原來我真正想要的是B。
比如,我以為我想考驗他,於是我各種矜持,再三再四地拒絕他,直到人家走了我才肯承認,其實我是想和他談戀愛的。
或者你要說,我的目的是兩者都要,我又要考驗他,又要他透過考驗和我談戀愛。
……也不是不可以。
但在這裡,目的就會分一個主次,首要的目的是談戀愛。
次要目的是考驗。
那行為上,我們還是以和對方拉近關係,互相瞭解為主。
“考驗”的環節……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
這,就是行為對目的負責。是運營。

其實講心裡話。作為一個男性,是不適合去講女生如何主動的。因為這可能會讓人感覺我不顧女生的感受。還指指點點。
所以,我在中間好幾次都想把這篇稿子廢掉。
然後我不斷地反問這幾個問題——知道這些,對女生有沒有幫助?
我每一次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我才一口氣把這些寫出來。
因為感情對女生而言佔比相對大一些。它是重要的。
對於一件重要的事情。去主動運營,是沒錯的。對嗎?
雖然這看起來有點功利,或者說目的導向吧。
但同時也是幫助女生更清楚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感情。
對自己的感情負責,其實也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