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和世衛組織|環球科學要聞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
週一至週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 政策 ·
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和世衛組織
據路透社(Reuters)報道,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將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同時,特朗普也命令取消了美國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財政支援,並撤銷了美國國際氣候融資計劃(US International Climate Finance Plan),該計劃已撥款數十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根據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議》細則,簽署國需要向聯合國發出正式通知以發起退出程式,隨後該程式需要等待一年才能生效,因此美國不會立即退出《巴黎協定》。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巴黎協定》,各締約方承諾將全球變暖幅度(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併為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2017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但受限於《巴黎協定》協定生效3年內不可退出的規定,2020年11月4日,美國才正式退出該協定,此舉遭到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總統首日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同年2月19日,美國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另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道,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原因包括世衛組織“對新冠大流行處理不當”以及要求美國支付“不公平的繁重費用”等。白宮釋出的行政令稱,美國國務卿應將美國這一決定立即通知聯合國秘書長和世衛組織領導層。行政令還要求儘快採取適當措施,暫停向世衛組織提供任何來自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援和資源。在特朗普上一個總統任期,美國政府2020年7月6日正式通知聯合國,稱美國將於2021年7月6日退出世衛組織。2021年1月20日,拜登政府上臺首日宣佈美國停止退出世衛組織。(路透社,紐約時報,新華社)
· 醫學·
與GLP-1受體激動劑有關的健康獲益和風險
根據《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觀察性研究,使用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可能與一系列健康影響有關,包括42種健康風險下降以及19種健康風險上升。
透過分析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的資料,研究人員探究了215 970名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RA與175種健康結局之間的關係,並將之與使用非GLP-1RA抗高血糖藥物(可降低血糖水平)的對照人群做了比較。他們發現,使用GLP-1RA的參與者發生凝血和心臟代謝疾病(如深靜脈血栓、肺栓塞、中風、心臟驟停、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的風險較低。此外,他們發現使用GLP-1RA還具有其他潛在的有益效果,包括與較低的藥物濫用、精神疾病、癲癇、細菌感染和肺炎風險相關。同時,使用GLP-1RA也與胃腸道疾病(如噁心嘔吐、憩室炎、胃炎和腹痛)以及低血壓、暈厥和關節炎風險升高有關。這項研究有助於描述GLP-1RA的廣泛健康影響,但這些發現是觀察性的,不能表明因果關係,還需要在其他佇列和臨床試驗中進一步研究來確認這些結果。Nature
· 動物學·
黑猩猩也有“傳染性撒尿”現象
在全球的許多人類社會文化中,都有一起上廁所的現象,這種行為甚至已經出現了幾個世紀。最近,在一項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研究中,研究者對日本熊本保護區20只圈養黑猩猩進行了分析,發現當一隻黑猩猩撒尿時,其他黑猩猩更有可能跟著撒尿。
研究者起初只是注意到,保護區內的黑猩猩幾乎會同時撒尿。為了找到答案,他們記錄了熊本保護區黑猩猩600多個小時的撒尿行為,包括1328次撒尿事件。證據表明,黑猩猩撒尿事件明顯比研究者預期的更加同步,而且與最初撒尿者的身體距離越近,傳染性撒尿的可能性也越大。有趣的是,統治地位較低的個體更有可能在其他黑猩猩撒尿時撒尿。這說明撒尿也會受到社會等級的影響,傾向於順著支配結構“向下流動”。
研究者表示,這說明“傳染性撒尿”可能有著很深的演化根源,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理解和探索傳染性撒尿在維持群體凝聚力、促進協調或加強群體內的社會關係等方面的作用,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黑猩猩傳染性撒尿的具體功能和機制。研究人員也想知道這種現象是否存在於其他物種中。(Cell Press)
· 營養學·
飲食報告可能並不準確
營養流行病學研究通常要求人們記錄食物日記或完成他們過去 24 小時、一週甚至幾個月內攝入量的調查問卷。但最近一項發表於《自然·食品》(Nature Food)的研究表明,這種方法也許並不那麼可靠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方法來量化飲食調查結果的準確性。結果顯示,在廣泛使用的大型營養調查資料庫中,一半以上的記錄可能是錯誤的,包括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參與者少報了自己的攝入量。目前至少有數千項研究是利用這些資料集將特定飲食與人類健康聯絡起來的,但這項研究卻對那些結果提出了質疑。這也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營養學研究經常會產生矛盾的結果。不過,飲食調查仍然是現有的最佳資料,但也有一些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方法,使營養流行病學擺脫對問卷的依賴,或者至少有額外手段來補充資料。(Science news)
· 神經科學·
使用腦機介面駕駛虛擬四軸飛行器
在障礙賽中,手指皮層內腦機介面轉化為控制具有 4 DOF 的四軸飛行器示例。圖片來源:原論文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稱,一種手術植入的腦-機介面能偵測和解碼癱瘓患者的手指動作,使他們可以玩電子遊戲。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腦機介面,能持續記錄大腦多個神經元的電活動模式來轉譯複雜運動。該介面被植入一位上下肢癱瘓患者的左側中央前回,該腦區負責手部運動控制。在患者觀察一隻虛擬手進行多種動作時,記錄下了其神經活動,然後研究人員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識別與特定手指動作有關的訊號。利用這些訊號,該系統可以準確預測手指運動,讓患者能控制三組差異很大的手指組合,包括虛擬手掌的二維拇指運動。該系統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運動精準度和自由度。隨後,研究人員將這種手指控制的應用擴充套件到一個電子遊戲裡。他們透過對腦機介面解碼的手指動作進行程式設計,控制一個虛擬四軸飛行器的速度和方向,從而讓參與者可以在電子遊戲裡駕駛該裝置越過多種障礙賽道。Nature
封面來源:pixabay
撰寫:二七、王怡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