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鐘聲才剛敲響,裁員風暴便再次席捲各大企業。矽谷巨頭在2025開年就因AI智慧而悄然掀起了新一輪裁員風暴。Salesforce的掌舵人毅然宣佈,本年度將暫停軟體工程師的招聘。微軟等16家科技巨頭也緊隨其後,紛紛步入了這股裁員洪流之中,留給打工人的餘地還有多少?

2025
矽谷裁員風暴,微軟打響第一槍
“2025年1月15日起,微軟計劃裁員15000人。”
這則從匿名社交平臺Blind流出的傳聞,很快就變成Business Insider的實錘報道,微軟計劃在2025年1月15日裁員5%。

其實,AI引發裁員潮早有跡象。在去年OpenAI公佈新AI模型o3之前,雲計算巨頭Salesforce宣佈:2025年將不再招聘軟體工程師。

在過去三年裡,從特斯拉到谷歌,從亞馬遜到Snap,矽谷裁員潮一波接一波。根據Layoffs.fyi的資料,2024年,僅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就裁掉了超過15萬個工作崗位。

來源:https://layoffs.fyi/
如今,2025年更大的科技行業裁員浪潮正席捲而來。微軟無疑成為風暴中心。
2025
科技圈的"多米諾骨牌"
回顧過去一年,科技圈的裁員潮就沒停過。
去年年初,亞馬遜裁了1.8萬人,Meta裁了1.1萬人,谷歌裁了1.2萬人。到了年底,還沒等大家喘口氣,亞馬遜又宣佈裁掉Twitch和Prime Video的員工。

來源:https://layoffs.fyi/
今年開年,谷歌又裁了幾百人,現在微軟也要開始動刀了,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家接一家地裁員。
裁員的主要原因不是經濟不景氣,而是AI帶來的效率提升。用微軟CEO納德拉的話說就是:“我們要用AI來提高生產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未來五年內,全球41%的企業可能會因為AI的崛起而縮減員工,這並非杞人憂天。Dropbox、谷歌、IBM等巨頭早已拉開與AI相關裁員的帷幕。
但問題是,當AI真的能替代一部分人工作的時候,這些被替代的人該怎麼辦?特別是對於正準備在美國求職的留美畢業生們和身處AI裁員浪潮中的精英們又該如何“活”下來。
2025
如何在裁員浪潮中“活”下來?
AI盛行下挑戰存在,機遇也同樣存在。Nvidia創始人黃仁勳也說過,AI不會奪走你的工作,但使用AI的人會。這也意味著新技術的出現,在消滅一批傳統崗位的同時,也會創造出大量的新崗位。
眾所周知,矽谷科技公司一直是為留學生提供H-1B的重要僱主,雖然H1B政策可能存在變數,但像人工智慧、軟體工程師等相關領域的人才,依舊會是搶手的存在。

這些動作都在透露著,這位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大機率會在未來四年積極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性人才的春天也許就在1月20日之後……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本地人對需要H-1B的外籍員工不滿情緒越來越高了。大家覺得H-1B員工“搶了”他們的工作,而且還壓低了整體工資水平。在此背景下,留美畢業生們還要面臨H-1B的政策不確定性和低至11.7%的中國學生中籤率。即使幸運中籤,也只是停留工作的權利,從留學生到工簽到綠卡,是一場幾乎長達十年的等待與博弈。

更重要的是,隨新移民法一起透過的還有“同步遞交”政策(Concurrent Filing):透過該政策,申請人90天左右即可獲得無條件的工卡和返美證,一步到位解決了留美家庭的從留學到留下的訴求,自由往返,工作和生活。

2025
綠卡:讓留學無憂,讓職場無憾
“雙遞交”給留美家庭帶來了實打實的福利,但隨著申請人數的增加,排期問題也已經在路上。美國簽證辦公室在2025財年1月的簽證公告牌中首次釋出了“預留簽證通道排期風險提醒”,宣告了快速綠卡政策將在川普任內畫上句號。關鍵時刻,在考慮如何決策才能放大綠卡紅利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在關鍵時刻選對專案。
1月18日,北京時間本週六上午10時,匯加出國合夥人/耶魯MBA Vincent Chen將攜手加州金牌地產經紀Michael,將就洛杉磯近期的熱點話題,討論2025年的洛杉磯地產市場和美國快速移民排期可能的出現時間,同時從過來人的角度,支招留美家庭的身份規劃。
若您希望獲得美國快速移民政策的權威解讀,請掃描下方匯加客服二維碼或點選本場線上直播預約。👇👇👇

新增匯加官方客服
預約會議 瞭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