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新年裁員開始了!內部人員爆料,微軟正在安全、銷售、體驗、裝置及遊戲等多個團隊進行裁員,裁員人數不定。與此同時,微軟還暫停了部分諮詢業務的招聘計劃。

這是微軟本月進行的第二次裁員,與上次專注於裁掉績效表現差的員工不同,這次微軟裁員波及的範圍更廣,標準不定,只有一點沒變:不裁印度地區的員工。

不僅不在印度裁員,微軟CEO Satya Nadella還大手一揮向印度投資30億美元,致力於建設印度雲計算與AI基礎設施。開年即裁員的微軟“獨寵”印度區員工的行為讓很多微軟er感到不爽,吐槽道:公司下一個計劃估計是把總部搬到印度。


這兩年,微軟裁員不斷。2024年,微軟在動視暴雪、Xbox、Arkane Austin、Alpha dog studios等多個部門和遊戲工作室裁員數千人;2025年開年,微軟又開啟了連續兩波裁員,還有爆料稱不久後還會有新一輪裁員。

和其他公司一樣,微軟每次裁員的理由都是降本增效,每逢裁員之際,微軟高管和CEO都免不了向員工“哭窮”,“賣慘”一波。以至於,花生廠員工不僅在工作時要被PUA自己那點毫不起眼的微薄收入來自不易,臨被裁還要PUA裁你實在是因為沒錢了。

“微軟主管表示,妥善管理成本對微軟至關重要”
宣稱公司沒錢,四處削減成本,這也“摳摳”那也“摳摳”的微軟唯獨在向印度投資時毫不手軟。2024年微軟宣佈,向印度投資37億美元在特倫甘納邦建設資料中心,承諾將在印度培養200萬AI人才;2025年剛剛開始,微軟又宣佈將在印度投資30億美元。

關於微軟為何執著於在印度發展人工智慧,Satya Nadella給出的理由是,印度具有非常大的發展人工智慧的潛力,印度擁有強大的數學人才和學術資源,印度極有可能成為在前沿人工智慧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國家。不少媒體報道也在大肆渲染:印度在全球人工智慧發展中具有領導地位!

對此,北美碼農反諷道:堂堂矽谷在AI上比不上印度,這很難評。
美國Tech巨頭集體去印度建設AI不就是圖能省錢嗎,還非得安個好聽的名頭,說什麼印度具備AI潛力。
矽谷大批優秀的AI/MLE還在待業呢,CEO卻說美國缺人要去印度補,這不是胡說八道嗎?
總之,如今微軟在內的FAANG等北美科技大廠都對印度偏愛有加。裁員要在北美裁,招聘要在印度招;北美業務都是需要縮減的,印度業務都是要發展的;高薪且要求WLB的北美員工是不夠優秀的,便宜且一週能工作60-70h的印度員工是有潛力的。

據此,有人道:珍惜還能在美國當碼農的日子吧,說不定幾年後咱得組團去印度找工作了。

照1月份的形勢來看,今年或許又是北美Tech裁員不斷的一年。Layoffs.fyi資料顯示,除去Meta、微軟、Zillow這些沒有公佈裁員人數的公司,2025年北美科技公司已裁員1390人。

北美大廠裁員常態化的局勢越來越明顯,北美打工人怨聲載道的同時還不忘自我安慰,比如如今有少數人認為裁員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大廠裁員之後會增加新的Headcount。
現在的裁員明擺著是為了“換血”,把舊人裁掉招新人,對於找工人來說上岸的機率大了。
大廠員工都飽和了,老人裁了新人才有機會呀,單等擴招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了
然而,“裁員利好說”遭到了大部分人的一致反駁,畢竟從以往經驗來看,即便大廠裁員是為了騰籠換鳥,新開的崗位也基本被外包和海外員工壟斷,剩餘的留在北美的零星崗位也只屬於能幹活還能接受low ball的卷王,比如微軟。

內部人士透露,微軟新員工不僅比老員工工資低,還要加倍幹活,新員工成了“奉養”高薪且養老的老員工的血包!
此外,北美公司頻繁裁掉高薪員工轉而招聘廉價員工的行為會造成job market的“惡意競爭”。找工人為了得到工作接受公司壓價,公司迴圈往復的壓低員工價格,導致所有北美打工人的市場價格不斷降低。
不少北美找工人透露,現在如果想迅速找到一份工作,就不得不接受20%-30%的減薪,透過跳槽漲薪的路已經行不通了。

課程亮點:
-
FAANG面試官陪你拿到offer為止
-
可上九章所有課程+ 大廠老司機1V1求職路徑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