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特朗普政府威脅對從歐洲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法國民間近期興起自發抵制美國產品的行動。據Statista資料顯示,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英國位列第二,法國第三。
2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歐盟發起新一輪的猛烈抨擊,稱歐盟成立“就是為了搞砸美國”。他威脅要對歐盟徵收25%的關稅。當天,特朗普在談及歐盟時表示,歐盟“佔美國便宜”,以各種理由“拒絕接受美國的汽車和農產品”,美國和歐盟之間有大約“3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事實上,美國某政治新聞網站此前報道指出,美歐貿易逆差並沒有特朗普所言這麼大。根據歐盟的資料,2023年美國對歐盟在貨物貿易方面存在逆差,但在服務貿易方面實現了順差。整體而言,2023年美國對歐盟的貿易逆差為大約560億美元。
此番關稅“大棒”引發了歐洲各界反彈強烈。歐盟方面警告此舉將嚴重損害歐美經貿關係,衝擊全球經濟穩定。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卡拉斯26日起訪問美國,原本計劃當天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舉行會晤。然而,會晤卻在最後時刻被突然取消。美國和歐盟官員都表示,取消會晤只因“日程衝突”。一些歐洲國家官員表示,會晤取消讓卡拉斯猝不及防。
對於卡拉斯在美國吃了“閉門羹”,歐洲方面似乎並不感到意外。有歐盟外交官這樣評論:特朗普政府似乎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來證明歐盟對他們而言沒那麼重要。
分析人士指出,美歐貿易摩擦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是反映了雙方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不同立場。近年來,美方在貿易政策上屢屢對歐洲施壓,歐洲企業已經不堪重負。
法國民眾日前在社交媒體“臉書”平臺上組建了“抵制美國:購買法國產品”的群組,該群組的發起人是居住在法國北部的愛德華·魯塞茲(Edouard Roussez)。發起3天后,他欣喜地看到該群已有近800名成員,目前已有超過1.3萬訂閱量。在群組裡,他們相互激勵,並對美國和歐洲的產品進行交流比較。
該群組簡介直截了當表明目標:“受夠了為美國帝國主義暴行提供資金?行動起來。透過抵制美國貨支援法國和歐洲經濟。優先考慮本地產品、法國製造和我們的經濟主權。少買美國貨,多買法國貨!”
法國相關媒體報道,許多網民提出在日常消費中用法國或歐洲產品替代可口可樂、麥當勞、星巴克、幫寶適等美國產品的方案。現階段很難評估法國國內“抵制美國貨”產生的實際影響。不過,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民眾對美國貨的抵制可能早已開始。
在加拿大,自從特朗普威脅要吞併加拿大並使其成為美國第51個州以來,消費者一直拒買美貨。甚至在美國,一些人也在示威遊行,呼籲抵制與特朗普關係親密的馬斯克所擁有的汽車品牌特斯拉。
在瑞典和丹麥等北歐國家,這個倡議也正在形成。魯塞茲指出:“我認為,在法國,脫離美國而實現自主的想法有著相當肥沃的土壤。”
美國企業提供的服務也正遭遇抵制,包括亞馬遜、奈飛、照片牆等網路平臺。“我剛剛取消了奈飛和迪士尼的訂閱,‘退訂原因’寫的是‘抵制美國貨’。”一名網友寫道。
根據法國汽車產業聯合會3月初發布的統計結果,特斯拉汽車2月在法銷量同比下滑26.1%。另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統計,特斯拉1月在歐洲銷量同比下滑50.3%。法國媒體推測,銷量下滑部分緣於“馬斯克效應”,即這位特斯拉創始人與白宮關係緊密,遭到歐洲民眾排斥。
這些運動可能已經初見成效:2月份,特斯拉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銷量幾乎下降了三分之二。最近幾天,法國各地發生了多起針對特斯拉的行動。在圖盧茲附近,12輛特斯拉汽車被人縱火焚燒。一個無政府主義團體3月4日聲稱對這起火災負責。

特朗普手背現大塊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