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地時間3月20日,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表示,歐盟將推遲對美徵收反制關稅,原本說好的"硬剛"劇本到底還是改成了"認慫"特別篇。
先帶大家回顧一下歐盟要和特朗普打關稅戰這事兒的時間線:
3月12日,特朗普宣佈對歐盟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25%的關稅。
當日,歐盟硬氣回應,稱自4月起,將分兩階段對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反制關稅,涵蓋威士忌、摩托車、牛肉等產品,這些產品生產地還經過了特意的挑選,大部分都來自於特朗普的“票倉”。
3月13日,特朗普大怒,在社交平臺上稱如果歐盟不取消對美國威士忌產品50%的關稅,美國將對來自歐盟成員國的酒類產品徵收200%的關稅。

此後,歐洲便沒有什麼狠話回應。直到馬上要到四月初說好的反制日期了,再不認慫就來不及了,歐盟的官員出來宣佈推遲反制時間至4月中旬。
好一個標準的“跪族男孩”——高舉反制大旗三秒鐘,光速切換笑臉迎賓模式。
但對歐洲人來說,這怎麼叫認慫呢?這叫 “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能與美國進行討論”。
畢竟,歐盟是個相對鬆散的國家聯盟,讓他們一起去幹壞事撈點好處還行,在自己要捱打的關稅戰面前,攸關各國國家利益,想團結一致,確實不好辦。
剛受到關稅威脅時,各國政客們激情開麥:要報復,要反制,要公平!
可聽到特朗普手拿把掐地要對歐洲的葡萄酒、香檳等徵稅時,士氣瞬間就沒了一半。
無他,看看歐盟中對美出口酒類最多的國家即可: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

這幾個國家平時在歐盟大舞臺上蹦躂得歡,若真開打關稅戰,這幾個國家的出口受到的損失也是首當其衝,於是,其國家領導人便開始出來噴歐盟。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稱貿易戰升級將陷入惡性迴圈,法國總理貝魯則指責歐盟委員會擊中了錯誤的目標。
根據政治報的報道,歐盟內部已經陣腳大亂。

對歐盟來說,現在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就美國的關稅威脅發出一致的聲音。所以,推遲關稅應對措施似乎在情理之中。
但話又說回來,聲音一致了,就會站起來反擊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嗎?
從歐洲的本色來看,挺難。

長期以來,歐盟的膝蓋彷彿焊死在了白宮地板上。這個經濟總量接近20萬億美元的"巨人",無論在哪一屆美國政府面前,都像是一個戰鬥力渣渣。
翻開歐美貿易史,不得不說,歐洲的“軟骨病”早已建檔,病歷本上寫滿了字。
2018年,當特朗普首輪鋼鋁關稅砍下時,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放出"用歐洲紅酒淹沒美國"的狠話後前往白宮,結果48小時後便籤了零關稅自貿區諒解備忘錄。

內容更是有意思,歐盟承諾將進口更多美國大豆,購買更多美國液化天然氣,並努力達成工業產品零關稅協議,以換取特朗普放歐洲一馬。
然而,特朗普並未宣佈美國對歐的鋼鋁關稅減免,25%的鋼鐵進口關稅和10%的鋁進口關稅繼續有效。
歐洲說好的硬剛呢?原來紅酒瓶裡裝的是特朗普喜歡喝的可樂啊。

2019年,世界貿易組織裁定歐盟非法向空客公司提供支援,美國以此為藉口向歐盟徵收價值高達75億美元的年度貿易關稅。
一年後,世貿組織又裁定美國給波音公司的補貼也違反了貿易規則,授權歐盟也可以對美國徵收價值約40億美元的關稅。
但歐盟主打一個懂事,明明手握WTO裁決的尚方寶劍,卻硬是拖了兩年才象徵性報復。可拜登一上臺,歐盟立刻表示自願暫停對作為波音爭端一部分的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布魯塞爾這手"化干戈為玉帛",更是完美演繹了什麼叫納稅人的錢不是錢。
沒辦法,看看美歐關係的現實,歐洲選擇躺平式反抗才能護自己周全。

從軍事上來講,美國給歐洲的安全奶嘴,歐洲就戒不掉。歐洲防衛資金在北約軍費中佔比很小,就算馮德萊恩在本月高調宣佈了“重新武裝歐洲”的8000億歐元的國防支出計劃,但對於現在普遍財政壓力巨大的歐洲國家而言,這是需要四年時間才能達到的軍事預算,更何況,“戰略自主”呼聲最高的無非法德兩國,東歐國家還是強烈要求美國的保護,內部意見到現在都沒統一,談何自主?
從經濟上來說,歐洲也是狠狠被美國拿捏。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每向美國出口1輛寶馬,就有30%利潤自動劃入白宮口袋,現在更是超50萬歐洲人在美資企業就業,能源、晶片、雲計算,命脈全捏在美國手裡,歐洲能拿什麼底牌和美國對話?
可直到現在,歐洲還覺得自己作為西方價值俱樂部的金卡會員,是離美國心理距離上最近的國家。
其完全無視馮德萊恩到現在也沒見上特朗普的面,派去的高階代表卡拉斯人已經到美國了,又被美國務卿魯比奧臨時取消會見;更是看不到俄烏衝突自己雖出力拱火,“結算會”上自己都不配上桌,只配被美國通報結果。

更看不到法國阿爾斯通被美國司法部肢解的慘劇才過去十幾年,荷蘭阿斯麥明明技術碾壓,卻要按美國圖紙調整出貨名單。
這就註定了歐盟的反制將永遠停留在"威脅-談判-妥協"的死迴圈。畢竟,當美國還存著歐洲近5000噸的黃金,當歐洲的網際網路主幹線還經過弗吉尼亞資料中心——所謂的"戰略自主",不過是政客演講時用的口號。
或許某天,當歐盟官員在華盛頓談判時,會想起70年前那個簽署《馬歇爾計劃》的下午,曾經的戰後重建資金,早已利滾利變成了21世紀的沉重枷鎖。
如今的"推遲反制",不過是歐盟新的遮羞布罷了。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