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場這個大舞臺上,美國國債(簡稱美債)一直都是 “主角”,地位超級重要。美債收益率的變化,就像是經濟狀況的 “體溫計”,能反映出美國甚至全球經濟到底是健康還是生病了。不過現在的經濟環境特別複雜,政策變來變去,市場情緒也不穩定,這就讓美債收益率的走向變得特別難預測,也讓很多投資者、經濟學家還有政策制定者都特別關注。
美債收益率的現狀和影響因素
到 2025 年 4 月,美國欠的國債已經超過 36 萬億美元了,這個數字大得嚇人!國債總額和美國 GDP 的比例也超過了 120%。這麼多的債務,就像一把懸在經濟頭上的 “大刀”,隨時可能產生影響,對美債收益率的影響也很大。而且美國政府每年要還的國債利息越來越多,成了財政支出裡漲得最快的部分,這也讓政府的財政壓力越來越大,進一步推動美債收益率往上漲。
美國經濟好不好,直接決定了美債收益率是漲還是跌。要是美國經濟發展得好,工作機會多,企業也都賺錢,大家就都想借錢投資,市場上對資金的需求就大了。這時候美國政府想讓人買國債,就得提高收益率,不然大家就不買了。相反,如果經濟不行,發展得慢甚至開始衰退,大家都不敢投資了,更願意把錢放在手裡或者找安全的地方存著,這時候美債收益率就會下降。(關注全球資產配置加微訊號lang202501免費諮詢)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對美債收益率的影響也很大。美聯儲加息,市場上的利率就會跟著漲,美債收益率也會升高。因為利率高了,原來的國債收益率就顯得低了,投資者就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才願意買。要是美聯儲降息,美債收益率一般就會降低。另外,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就是大量印錢買國債,這樣市場上對國債的需求多了,國債價格就會上漲,收益率就會下降;而量化緊縮政策正好相反,美聯儲把國債賣出去收回錢,市場上國債多了,收益率就會上升。
市場上對美債的供求關係也很關鍵。全球經濟形勢變化、國際政治局勢緊張,或者大家投資的膽子變大變小,都會讓資金在不同投資產品之間跑來跑去。要是大家都覺得投資風險大,就會把錢都投到美債裡避險,這時候美債需求增加,價格上漲,收益率就下降。但要是大家覺得風險小,願意去投資股票、大宗商品這些能賺更多錢的產品,紛紛把美債賣掉,美債收益率就會因為賣的人多而上升。
美國的財政政策也會影響美債收益率。美國政府財政赤字太多,國債越欠越多,大家就會擔心美國政府到底能不能還得上這些債。投資者為了避免以後美國政府還不上錢,就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這樣美債收益率就會被拉高。比如特朗普當總統的時候,減稅政策讓政府收入減少,再加上政府花錢也多,財政赤字越來越大,那段時間美債收益率就明顯上升了。
美債收益率的未來預測
現在的經濟形勢太複雜,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想要預測美債收益率以後會怎麼變,真的特別難,就像在大霧裡走路,看不清方向。不過,我們綜合分析各種情況,還是能大概知道美債收益率可能會有幾種走向。
要是情況不好,美國加徵關稅可能會讓國內物價漲得很快。物價一漲,大家就不敢隨便買東西了,企業成本也會變高,利潤就少了,經濟可能就不增長了,甚至出現滯脹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外國投資者可能會擔心美國經濟不行,就大量賣出美債。美聯儲為了控制物價,可能會採取更激進的貨幣政策,這又會讓大家懷疑美聯儲能不能獨立決策,美債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也會受到影響。這麼多壞因素加在一起,美債收益率可能會大幅上升,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甚至可能超過 5%。收益率這麼高,美國政府還利息的壓力會特別大,全球金融市場也會跟著劇烈波動,股票、債券價格都可能大跌。
要是情況一般,美聯儲會保持比較 “中立” 的貨幣政策,既不會使勁印錢刺激經濟,也不會大幅加息給經濟降溫,而是在穩定物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找平衡。美國雖然財政赤字很多,但透過合理安排借錢還錢,還能維持債務穩定,也會調整一下債務結構,緩解短期還錢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美債收益率會在一個比較高的範圍內波動,具體怎麼變,就要看市場上買美債和賣美債的力量誰更強。不過總體來說,收益率不會離譜地漲或者跌,市場信心也能保持住。但金融市場還是會因為美債收益率波動,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投資者得時刻關注市場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策略。
要是情況樂觀,美國經濟能 “軟著陸”,就是經濟調整之後,能平穩地回到正常增長的軌道,物價也能回落到美聯儲希望的水平。這樣的話,美聯儲可能會重新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比如降息、印錢買國債,往市場裡注入大量資金,刺激經濟進一步發展。市場上錢變多了,經濟形勢也好了,美債又會變成大家喜歡的避險資產,資金就會大量回流到美債市場,美債價格會上漲,收益率可能會降到 3.5% 左右。這時候美國政府借錢的成本會降低,利率也會穩定,對經濟長期發展很有利。全球金融市場也會因為美債市場穩定而受益,各種投資產品價格會在穩定的經濟環境下合理波動,投資者也會更願意冒險投資,市場會更活躍。(關注全球資產配置加微訊號lang202501免費諮詢)
美債面臨的風險
美債價格和收益率的關係,就像蹺蹺板的兩頭,一頭高另一頭就低。要是市場利率上升,已經發行的美債收益率就顯得低了,大家就會想賣掉手裡的美債,去買新發行的、收益率更高的債券,這樣美債價格就會下跌。反過來,市場利率下降,美債價格就會上漲。現在美國經濟情況複雜,市場利率一會兒漲一會兒跌,波動特別大。要是以後美聯儲為了控制物價或者解決其他經濟問題一直加息,美債收益率就會跟著上升,買美債的投資者手裡的美債就會貶值。特別是買長期美債的投資者,因為長期債券對利率變化更敏感,價格跌得會更厲害。
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元也是國際上最常用的儲備貨幣,以前大家都覺得美債是全球最安全的投資產品。但這幾年,美國欠的債越來越多,國內政治和經濟形勢也很複雜,美債的信用風險慢慢就暴露出來了。現在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經超過 36.2 萬億美元,和 GDP 的比例高達 123%,遠遠超過了國際上認為安全的 60%。這麼多債務,再加上美國兩黨經常因為債務上限問題吵架,誰也不讓誰,這就讓大家越來越懷疑美國政府到底能不能按時還錢。要是美國政府哪天還不上利息,哪怕只是暫時的,美債的信用評級就會被大幅下調,這會讓全球金融市場都恐慌起來。信用評級一下調,美債收益率就會飆升,投資者就不敢再買美債了,可能會出現大量拋售的情況,金融市場也會變得特別混亂。
物價上漲對美債來說,就像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會悄悄影響美債收益率和投資者能拿到的回報。要是物價漲得比美債收益率還快,投資者手裡的美債實際能買到的東西就變少了。比如說,美債名義收益率是 3%,但物價漲了 4%,那實際上投資者的收益就是 -1%,反而虧了。為了彌補這個損失,投資者就會要求更高的收益率,這樣美債收益率就會上升,價格就會下跌。而且物價上漲還可能讓美聯儲採取更嚴厲的貨幣政策,比如加息、減少手裡的債券,這又會讓美債市場變得更不穩定,投資者的風險也會更大。現在全球經濟恢復的速度不一樣,國際上又經常有衝突,能源、原材料這些商品價格經常波動,從國外傳進來的物價上漲壓力一直都在,美債面臨的通脹風險不能小看。
國際政治局勢一有風吹草動,或者爆發地緣政治衝突,都會對美債市場產生很大影響。要是全球政治局勢緊張,大家都不敢冒險投資了,就會把錢投到美債裡避險,美債價格就會上漲,收益率下降。但這種避險需求變化得特別突然,也很難預測。比如美國和其他國家貿易摩擦升級、爆發軍事衝突,或者某個地區局勢緊張,都會讓大家的投資情緒變化很大,資金也會在不同投資產品之間快速轉移。要是這些衝突直接影響到美國經濟,或者大家開始懷疑美國在全球經濟和政治中的地位,美債的避險作用就會減弱,大家可能就會賣掉美債,去買其他更安全的資產,這對美債收益率和價格都不好。而且地緣政治風險還會讓各國調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讓全球金融市場變得更復雜、更難預測,投資美債的風險也會增加。
投資者的應對策略
美債收益率走勢複雜,還藏著很多風險,投資者可得保持清醒,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錢,還能讓錢生錢。
要是你膽子比較小,就想讓自己的錢穩穩當當的,在美債收益率比較高、市場又不太確定的時候,可以適當多買點美債。但別把錢都買長期美債,最好分散買不同期限的,這樣能降低利率變化帶來的風險。也可以買點短期美債,像 3 個月期的,它收益率比較穩定,用錢的時候也能很快賣掉換成現金。另外,為了防止美元貶值讓自己虧錢,可以買點美元指數看跌期權,要是美元真的貶值了,還能得到一些補償。
要是你膽子比較大,想多賺點錢,那就要多關注經濟形勢和市場變化,靈活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要是美債收益率上升,經濟發展得好,就可以少買點美債,把錢投到股票、大宗商品這些能賺更多錢但風險也更大的產品上。不過調整投資組合的時候,得先想想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風險,還有自己投資的目標是什麼,別盲目跟風。比如買股票,就選那些賺錢能力強、抗風險能力也強的好公司,多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和政策變化,把錢分散投到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股票裡,這樣能降低個別公司或者行業出問題帶來的風險。同時,為了應對市場波動,可以買點黃金、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這些產品能抵抗物價上漲,還可以投資一些新興市場的優質資產,比如東南亞的製造業、中東的能源基建專案,這樣投資種類多了,風險就能分散開。(關注全球資產配置加微訊號lang202501免費諮詢)
從長遠來看,投資要更看重資產的內在價值和未來增長的潛力。可以買點有戰略意義的 “硬資產”,比如稀土礦企業、鋰資源企業的股票,這些資源在全球經濟發展和能源轉型過程中特別重要,以後需求越來越大,價值也會越來越高。另外,還要關注 “技術主權” 領域的投資機會,像那些能替代荷蘭 ASML 光刻機的企業,還有中國半導體裝置行業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代表了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以後很有發展潛力,投資價值也高。透過把 “硬資產” 和 “技術主權” 領域的投資組合在一起,就能讓資產長期穩定增長,不管遇到什麼風險,投資組合都能扛得住。
美債收益率以後會怎麼變,誰也說不準。大家在投資美債或者做資產配置的時候,一定要把各種影響因素和潛在風險都考慮進去,再結合自己的投資目標、能承受的風險大小,還有投資時間長短,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而且要跟著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在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裡抓住機會,讓自己的財富穩穩增長。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