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小哥狂買9套投資房收租!結果,哭了….

土地稅飆升、房東賣房、租金壓力山大……

維州租房市場還能撐多久?

在過去的十年裡,墨爾本的投資房產市場曾是無數人眼中的“金飯碗”。不少人咬咬牙多貸一點款,買下第二套、第三套房,只為了將來坐收租金、靜待房價上漲。然而,現實遠比理想複雜。
30歲的Beau Arfi,房地產公司Maple Property Group的CEO,就是一位典型的年輕投資者。幾年來,他在維州買下九處房產,原本計劃長期持有,做個穩定的“職業房東”。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稅改,打亂了他的所有算盤。

“土地稅漲得太狠了。”
Arfi無奈地說,過去還能從租金中擠出些利潤做維修、升級房子。現在收入被吞掉一大截,連修補漏水的廚房、翻新老舊的牆面都要再三猶豫。“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真的吃不消了。”
其實,被土地稅壓得喘不過氣的不止他一個。從去年起,維州政府推出的新土地稅政策,把不少小型投資者推向了“賣或不賣”的十字路口。

為留住“良心房東”,房地產協會開出新藥方

面對這種局面,維州房地產協會近日提出了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政策建議——為願意籤長期租約的房東減免土地稅。
具體怎麼減?方案中寫得很清楚:
  • 三年租期:減免10%土地稅
  • 五年租期:減免20%
  • 十年租期:高達45%
  • 十五年以上:減免高達60%

更關鍵的是,在租期內,房東不能隨意漲租,而是將租金調整限制在CPI範圍之內。這不僅保護了租客權益,也提升了租賃市場的穩定性。
此外,協會還建議對那些連續五年以上將房產留在租賃市場的房東提供額外減免,從第六年開始,每年地稅遞減,鼓勵大家別把房子轉去做Airbnb等短租用途。

房東為何猶豫?租客為何焦慮?

房地產協會執行長Kelly Ryan表示,目前很多房東之所以猶豫長期租賃,是擔心一旦碰上“老賴租客”,麻煩不斷、維權困難。疫情期間房東被要求減租、現在又要承擔更高土地稅,加上貸款利率上升,不少人乾脆選擇退場。

“如果我們不出臺一些激勵措施,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房東一個個賣房離開市場。” Ryan說,問題不在於房東不願意出租,而在於他們扛不住這個代價了。
Arfi對此深有體會。“如果政策能讓我減負,同時給租客更多穩定感,我當然願意長期出租。”他說,對於穩定工作的租客來說,長期租約意味著家庭和生活的可預期;而對他這種職業房東來說,長期租客意味著少了空置期、少了麻煩,也是雙贏。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買賬……

Grattan Institute住房與經濟安全專案主任Brendan Coates則提醒,土地稅作為一種“效率最高”的稅種,如果大幅減免,政府可能被迫提高其他稅收——比如印花稅或工資稅,反而可能加重經濟負擔。

他同時認為,若想真正保護租客權益,不僅要靠財政工具,還應從立法層面保障——比如明確規定房東不能隨意驅趕租客,或當賣房時必須給予租客合理補償。
法律援助機構Anika Legal的CEO Noel Lim也指出,長期租約確實值得鼓勵,但應保留租客的自主選擇權。不是每個人都想籤五年、十年的合同,也許只打算住一年半載。制度設計必須讓租客在“靈活”與“穩定”之間找到平衡。

改變的風口來了,房東與租客都該被看見

維州的房屋租賃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轉型。曾經“買一套房、收幾年租、坐等升值”的模式,正在慢慢被政策調控與市場壓力打碎。
我們不應把房東和租客對立起來。對於很多房東來說,投資房產是多年辛苦攢下的結果;而對於租客而言,一個溫暖、穩定的住所,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如果政策能真正推動雙方找到長期共處的平衡點,也許,我們的租房市場,才有希望真正走向成熟與健康。
如果你也是房東或租客,歡迎留言聊聊你對長期租賃政策的看法。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