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中國固定
收益指數月報
2024年12月
彭博指數團隊與彭博行業研究聯合釋出
彭博是全球首家將中國債券納入全球主流指數的指數提供商。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系列作為衡量中國債券市場的旗艦指數,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清晰且獨特視角和觀察。
《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月報》由彭博指數團隊和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共同撰寫,為您呈現月度指數回顧、短期宏觀經濟和債市展望。
12月關鍵洞察
-
12月,彭博中國綜合指數(衡量中國債券市場的旗艦指數)錄得1.81%的正回報,年至今回報達8.00%,而2023年的年回報率為4.79%。指數30天波動率在本月有所上升。
-
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銀行債指數12月錄得1.93%的回報。本月,人民幣以本幣計價的年至今回報率為8.21%,在全球綜合指數所包含的27種貨幣中排名升至第2位(上月為第4位)。以美元計價,本月的年至今回報率為5.15%,排名保持第4位。無論以本幣計價(8.39%)還是以美元計價(8.51%)計算,泰銖都是2024年全球綜合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貨幣籃子。

掃碼閱讀本期全文,您可瞭解以下指數12月回報率:
-
所有待償期限指數
-
彭博中國高流動性信用債(LCC)指數
-
中資美元信用債(功夫債)指數
-
ESG加權中國綜合指數和ESG加權中資美元信用債指數

彭博行業研究觀點
-
中國將在2025年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是中國自2011年以來首次做出這樣的調整——而且也比目前的“穩健”政策立場更寬鬆。伴隨這樣的貨幣政策轉向,彭博新興市場中資美元債指數的廣義信用利差預計也將隨之調整。
-
超額回報的盈虧平衡點創歷史新低,而收益率盈虧平衡點卻維持高位,這種分化表明2025年的總回報將更依賴基準利率而非信用表現。相對較高的收益率盈虧平衡點可能有助於亞洲新興市場高評級美元債指數產生正回報,但回報表現可能落後於相似久期的美債。
-
中國較長期國債收益率(尤其是備受關注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降至歷史低點,即便在政策基調不變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在2025年繼續下探新低。
掃碼閱讀本期全文,您還將瞭解:
-
亞洲新興市場高收益美元債的持有收益吸引了投資者的興趣……
-
中央政治局承諾穩住樓市並大力提振消費,進一步支撐了市場情緒。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從避險為主轉向在股市配置風險更高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