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中國固定
收益指數月報
2025年1月
彭博指數團隊與彭博行業研究聯合釋出
彭博是全球首家將中國債券納入全球主流指數的指數提供商。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系列作為衡量中國債券市場的旗艦指數,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清晰且獨特視角和觀察。
《彭博中國固定收益指數月報》由彭博指數團隊和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共同撰寫,為您呈現月度指數回顧、短期宏觀經濟和債市展望。
1月關鍵洞察
-
彭博中國綜合指數(衡量中國債券市場的旗艦指數)開年錄得0.29%的正回報。其30天波動率從2024年12月底的1.25%降至1.21%。
-
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指數1月錄得0.24%的回報。本月,人民幣以本幣和美元計價的年至今回報率分別為0.24%和0.72%,在全球綜合指數所包含的27種貨幣中排名第17位。

掃碼閱讀本期全文,您可瞭解以下指數1月表現:
-
10年期以上債券 VS 1-3年期債券
-
彭博中國高流動性信用債(LCC)指數
-
中資美元信用債(功夫債)指數
-
ESG加權中國綜合指數、ESG加權中資美元信用債指數及其基準指數

彭博行業研究觀點
-
2025年初至今,亞洲新興市場高收益美元債指數表現出顯著的穩定性,儘管在關稅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的背景下,新興市場面臨的風險不斷增加。目前美國關稅政策主要針對中國,並可能擴充套件至加拿大和墨西哥,但美國貿易政策終將影響所有新興市場經濟體。如果美國市場出現避險情景,亞洲高收益債券也可能會受到波及。
-
目前,在1.57萬億元人民幣的點心債市場(剔除銀行債)中,約21%由外國實體發行,這主要是因為此類發行人為該市場投資者所熟知。相較而言,熊貓債市場尚在發展階段,境外實體發行規模僅有620億元人民幣。
掃碼閱讀本期全文,您還將瞭解:
-
從政策性銀行債券與國債之間的收益率差推匯出債券隱含稅率…
-
中國央行可能希望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推向2%至2.3%區間的上端,以便為進一步降息重建政策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