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本文字數:936,閱讀時長大約1.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錢童心
當地時間7月21日,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公佈了一項調查結果,稱調查發現有器官採購機構在患者尚存在生命跡象時,就開始進行器官移植相關的採購活動。這一調查引發了對器官移植倫理問題的關注。
這項由HHS下屬機構衛生資源與服務管理局 (HRSA) 開展的調查稱,透過對351例已獲授權但尚未完成器官捐獻的案例審查發現,僅在肯塔基州就有73名患者出現了與器官捐獻不相符的神經系統體徵,至少28名患者在啟動器官採購程式時可能尚未死亡。
該機構表示,調查還發現,在幾起案例中,存在對器官捐獻者神經系統評估不充分、知情同意程式存在問題以及死因分類錯誤的證據。
當地時間7月20日,美國媒體報道稱,一些家屬表示,有外科醫生在患者仍然存活的情況下試圖進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需求被置於捐獻者安全之上。
“這太令人震驚了。”HHS部長小肯尼迪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負責協調器官移植的器官採購機構將被追究責任。整個系統必須得到整頓,以確保每一位潛在捐獻者的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
這也是小肯尼迪就任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部長後宣佈的又一項針對器官移植體系的重大改革倡議。
美國的“希望網路”(Network for Hope)是一家由聯邦政府資助的器官獲取組織(OPO),服務於肯塔基州、俄亥俄州西南部和西弗吉尼亞州部分地區等州。在調查結果公佈後,該機構被要求整改,否則將被取消其器官移植認證資質。這些強制整改措施包括對其未能遵守內部協議的根本原因進行分析,並制定政策以定義器官捐獻者的資格標準。
這一事件也再次引發了關於器官捐獻標準的爭議。對於部分心臟停跳的人,大腦活動可能尚未立刻停止,這影響了器官摘除的時間視窗。通常認為,心臟停跳後大腦神經元完全死亡需要4分鐘以上。
紐約大學朗格尼移植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蒙哥馬利教授指出,他的醫院遵循“嚴格的規範”,必須在患者被宣佈迴圈系統死亡五分鐘後才能摘除器官。
一位國內移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我國,器官移植遵循同時滿足腦死亡和迴圈死亡兩個標準,腦死亡是一個必要條件。”
微信編輯 | 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