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的4月,真的不能少了它!把春困溼氣衝進下水道,脾胃一下子開竅了

清明前後,氣溫回升得很明顯了,同時陰雨天也開始變得頻繁。
身體像是困在了一個溼熱的大蒸籠裡人也容易疲倦、沒精神,脹氣、腹瀉這些胃腸上的毛病都很容易找上來。
所以,春天要怎麼把脾胃照顧好,就特別重要!
我們家比較常做的,就是各種發酵麵食
尤其是這種加了八珍粉的小饅頭,比白麵饅頭更有力量。
它是從名醫陳實功《八珍糕》的方子裡演化來的改良之後版本也更適合小朋友了。
沒什麼怪味兒,直接沖水也行,或者像是我這樣,加到各種麵食、小餅也可以。
做好的小饅頭也是這樣很蓬鬆暄軟的,彈性很足。
只要加點黑芝麻、紅棗,就會變得甜香甜香的。
你們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做過的很多面食方子,把八珍粉加進去,嘴巴吃得好,脾胃也能開竅了。
– 黑芝麻八珍粉-
· 參考月齡 ·
12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 食材準備 ·
中筋麵粉220克
水120克 / 黑芝麻7克 / 酵母2克
八珍粉40克 / 砂糖3克 / 玉米油5克
以上食材僅代表製作量
不代表寶寶的一餐食
01

每次做這種營養小饅頭的時候,為了口味考慮,我建議你們稍微加點糖、黑芝麻或者紅棗。酵母、玉米油不能省略,蓬鬆、筋道的口感全靠它們。

02

這裡你們加清水就可以了,如果北方的姐妹感到溫度不太夠,也可以加40度左右的溫水和麵。

03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直接用八珍粉衝糊糊喝的,直接當代餐了。但孩子們還是對這種加了八珍粉的麵食接受得更好一些。

*因為這種八珍粉是沒有糖,也沒有其它新增的。就是八種好的食材磨粉,特別純。
04

按照我的比例做,揉好的麵糰會是這種很光滑也比較好成型的狀態,蓋上保鮮膜或者是蓋子,讓它鬆弛5分鐘。

05
鬆弛了一會兒的麵糰挪到揉麵墊上,多揉搓幾下,就這樣先用掌根推搡成長條,再去摺疊、像是搓衣服一樣,給麵糰搓得特別光滑。

06

給麵糰擀餅之前,我建議你們最好撒上點乾粉防粘,擀成這種長方形的面片就可以了。

07

為了讓一會兒捲起來的面卷不容易散開,最好還是在麵皮表面刷上清水,再認真的捲起來,儘量卷得緊實一點,不留多餘的空氣。

08

給搓好的面卷做好造型,在收口的位置捏緊,一定要收緊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造型才會好。

09

卷好的面卷再認真搓一搓,儘量搓得圓潤一些,就可以切成小段了。

10

這裡我用的是一次性發酵的方式,不用開火,用鍋裡的溫水給小麵糰創造一個溫暖暖的發酵環境。等到麵糰醒發到1.5倍大,你用手指按下去能緩慢回彈,就說明發酵好了。

11

還是直接開火,等到水開上汽之後再去計時,蒸12分鐘。蒸好的小饅頭不能急著開蓋,蓋蓋繼續燜3分鐘,再去開蓋裝盤,這樣做出來的小饅頭造型好,也不容易塌陷。

12

相比直接切劑子,直接上鍋蒸出來的饅頭,今天這個先卷再切劑子的做法,層次要更豐富。

別看就發酵了一次,做出來的饅頭也格外蓬鬆暄軟,彈性很足。

加了八珍粉的小饅頭不用擔心會有什麼怪味兒、藥味兒,但甜香氣也的確不多。

所以你們可以加點孩子愛吃的一些食材,甜香味足的紅棗、核桃、各種果乾。根本不用你催著孩子吃,他自己都找你要!

-文章為個人經驗分享-
其實我之前就一起在找八珍粉,要好的,不往裡面兌糖、不用麵粉的充數的。
衝出來是這樣很順滑的,一點也不喇嗓子。
很適合做早餐,喝進肚子裡也是暖暖的。
配料就是懷山藥、茯苓、薏苡仁、芡實、白扁豆、蓮子、陳皮、猴頭菇
都是好吃的食材!
我們家孩子是挺喜歡喝這種糊糊的,吃起來很方便,也比較好入口。
你也可以給孩子加點果乾麥片,也可以加到米糊裡一起攪打細膩。
嘴巴吃得好,脾胃也能得到守護!
【廣告】
喜歡君君食譜
記得【在看/點贊】雙連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