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發!這家上海巨頭,股價大漲超40%!

3月11日,在經歷前一天大跌後,美股三大指數小幅低開,但隨後跌勢持擴大,截至發稿,道指跌超1%,標普500指數跌0.72%,納指跌0.45%。
熱門中概股開盤普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近2%。小鵬汽車漲逾10%,蔚來漲超6%,理想汽車、阿里巴巴漲超4%。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來自上海的中國企業——禾賽科技股價一度大漲超40%,截至發稿漲幅達38.79%,股價報22.22美元,總市值28.33億美元。

禾賽科技交付量大漲
實現全年盈利
公開資料顯示,禾賽科技專注雷射雷達研發與製造,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支援高階輔助駕駛系統(ADAS)的乘用車和商用車、自動駕駛汽車,以及無人配送車、AGV等各類智慧機器人應用。2023年2月,禾賽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3月11日,禾賽科技釋出2024年財報,去年全年營收達20.8億元,創歷史新高,全年綜合毛利率達42.6%,淨利潤1369萬元。
2024年全年,禾賽全共交付雷射雷達超過50.18萬臺,年交付量連續4年翻倍成為全球首家實現全年盈利的上市雷射雷達企業,也是全球首家全年經營和淨現金流為正的上市雷射雷達企業。
據悉,目前禾賽已經和比亞迪、長城、長安等十餘家車企達成ATX系列定點,量產線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投產。管理層預計2025年出貨量達到120萬-150萬臺,其中機器人領域會達到20萬臺,淨收入目標30億-35億元。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ADAS(高階輔助駕駛系統)業務上,國內市場,禾賽ATX可滲透至10萬元級的車型。禾賽方面表示,ATX已獲得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嵐圖等11家國內頭部車企的多款車型定點合作,於2025年啟動大規模量產,並被眾多主機廠客戶規劃為2025年量產車型的標配。
禾賽科技在2024年第四季度與一家歐洲頂級車企達成多年獨家定點合作,覆蓋其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多款車型。“這是一個跨越2030年的多年長期合作專案,也是至今為止海外前裝量產雷射雷達領域規模最大的訂單。”禾賽相關人士表示。
同時,2024年第四季度,禾賽在L4級自動駕駛領域的雷射雷達交付量約7000臺,搭載在數千輛自動駕駛車輛。禾賽與中國前五的Robotaxi公司(包括百度 Apollo)都達成了獨家遠距雷射雷達供應合作。
研報顯示,在機器人領域,2024年12月,禾賽面向機器人市場單月交付雷射雷達已超2萬臺
“2025年雷射雷達出貨量預計將達120萬臺至150萬臺,其中機器人領域雷射雷達預計將達20萬臺。”禾賽科技方面表示。
今年1月,禾賽在CES 2025正式釋出面向機器人領域的迷你型超半球3D雷射雷達JT系列。“預計2025年,JT系列將為MOVA智慧割草機器人交付六位數的訂單。此外,JT系列還獲得了Agtonomy的訂單,其是全球最大輕型工程裝置製造商的無人農業車輛解決方案合作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禾賽的XT系列正為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提供3D感知技術,並應用於寶馬自動工廠駕駛系統(AFW)等場景。
不過,據上海證券報,對於雷射雷達廠商而言,機器人業務是否是門“好生意”,還有待觀察。有機器人企業高管分析稱,在早期的資料採集跟訓練階段,雷射雷達的確能派上用場,因為機器人需要有更強的感知能力,來支撐底層模型的發展和迭代。
“但一旦機器人企業量化和蒸餾出更輕量化、更先進、可端側部署的模型後,肯定會去掉雷射雷達,因為量產方案一定是選擇純視覺路線,且越便宜越好。”該人士說。
今年1月,禾賽科技CEO李一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非車/通用機器人行業,包括割草機器人、低速AGV、測繪等,“這裡面有非常大的機會”。他同時透露,禾賽科技做機器人雷射雷達唯一的挑戰是:相比ADAS(高階駕駛輔助系統),有些行業的需求量可能沒有那麼大。在機器人雷射雷達這條賽道,禾賽科技將盡可能收斂,控制SKU數量,致力於用1款產品解決10個產品才能解決的問題,並將這些產品做精、做好、做上量。
談及雷射雷達在人形機器人方面的應用前景,李一帆表示,人形機器人還在早期研發階段,有些廠商用,有些沒有用。最終用不用,可能要看廠商在效能、體積和成本之間的權衡結果。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2025年禾賽科技預計繼續保持增長,淨營收預計將達30億至35億元,GAAP盈利將達2億至3.5億元,Non-GAAP盈利漲至3.5億至5億元。

雷射雷達行業競爭激烈
汽車產業正在加速轉向 L2/L3 智駕系統,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將城市NOA等高階智駕功能視為核心競爭力。
同時,消費者對智駕功能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需求也逐漸凸顯,雷射雷達作為現階段實現高階智駕的必要硬體,正在成為更多車型標配,並開始向20萬元以下的中低端車型滲透。
2024年,短短一年,雷射雷達加速上量的同時,頭部玩家競爭膠著,市佔率發生較大變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蓋世汽車資料顯示,2023年1-12月,雷射雷達廠商裝機量排行前四為禾賽科技、圖達通、速騰聚創、華為技術,分別佔據37.3%、27%、22.8%、11.8%的市場份額。
2024年前三季度,速騰聚創、華為技術、禾賽科技和圖達通仍然是市場上的主要供應商,佔據市場九成以上份額。
不過,速騰聚創以35.0%的市場份額與342985顆的裝機量位居榜首。華為技術緊隨其後,裝機量為261221顆,市場份額達到26.6%。禾賽科技和圖達通則分別佔據了23.0%和15.2%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和第四。
有業內人士表示,第一梯隊的雷射雷達廠商正在與第二、三梯隊形成較大差距,不管在成本控制還是技術研發上,頭部效應愈加明顯。
根據Yole
Group釋出的《2024車載雷射雷達市場報告》,國產雷射雷達佔據全球84%市場份額,全球前三均為中國企業。
長遠來看,灼識諮詢預測,2024年及2030年,預計中國將佔據全球用於ADAS應用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市場的最大份額,規模將分別達10億美元及111億美元,該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0.1%。其中,全球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市場,尤其是車規級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市場(目前涵蓋ADAS應用)預計將出現大幅增長。
不過,主機廠本身價格戰白熱化,對於成本較高的智慧部件降本需求很大。
這對於雷射雷達行業而言,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成為下一階段順利起量,邁過盈虧平衡點的關鍵。
編輯|||孫志成 杜波
校對|湯亞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app、公開資料、21世紀經濟報道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推薦閱讀↓

馬斯克呼籲:放棄國際空間站!滯留太空9個月的兩名美國宇航員回應了

白宮爭吵後,萬斯又惹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