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澳洲知名時尚品牌Colette by Colette Hayman在經歷多年困境後最終走向衰落,宣佈開啟清倉大促,部分商品最高打2折。
曾經熙熙攘攘、顧客絡繹不絕的店鋪,如今只剩下貨架上等待被挑選的商品,和店員們略顯落寞的身影。

回溯品牌的發展歷程,2010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完全散去,
悉尼北岸的企業家Colette Hayman憑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對時尚的獨特見解,創立了這個以平價手袋、珠寶和配飾為主打的品牌。
憑藉著精準的市場定位,它迅速抓住了消費者的心,以親民的價格和緊跟潮流的設計,成為了年輕女性們的心頭好。
在巔峰時期,Colette by Colette Hayman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英國擁有180家門店。
人們親切地稱Hayman女士為“手袋女王”,她名下的珠寶連鎖品牌Diva同樣聲名遠揚,
家庭美滿的她,育有兩名子女,事業家庭雙豐收,堪稱人生贏家。

自2012年起,品牌不斷拓展業務版圖,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萊德等多個地區開設門店,在時尚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但命運的轉折來得猝不及防,經營困境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這個曾經輝煌的品牌。
2020年1月,Colette by Colette Hayman首次陷入危機,進入破產管理程式,100家門店無奈關閉。

即便瀕臨破產的連鎖百貨Myer前執行長Bernie Brookes收購了該集團90%的股份,
並試圖透過關閉103家門店、將業務重心轉向線上銷售來挽救局面,卻依舊難以阻擋品牌衰落的腳步。
到了2024年5月,公司第二次進入破產管理程式,雖然幸運地獲得了破產管理公司Mackay Goodwin的救助,
同年6月達成的債務協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40家門店和400個工作崗位。
本週,員工們接到了公司進入自願託管程式的通知,這意味著所有門店將在庫存清空後徹底關閉。

如今,在南澳Westfield Tea Tree Plaza等商場的門店外,
“最後營業日,全場6-8折,清倉售空”的標語,
吸引著路人駐足,也宣告著這個品牌即將徹底落幕。

Colette by Colette Hayman的倒閉,不僅是一個時尚品牌的消逝,更折射出商業世界的殘酷與多變。
在快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即便是曾經風光無限的巨頭,也可能因各種原因被淘汰。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那些曾經在店內精心挑選心儀配飾的美好回憶,也只能永遠定格在過去,成為一段難忘的時尚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