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偉達跌回 3 萬億美元關口
合資品牌車也開始 “百億補貼”
好萊塢 “五大” 變 “四大”
關注《晚點財經》並設為星標,第一時間獲取每日商業精華。


英偉達跌回 3 萬億美元關口
英偉達 6 月 18 日市值登頂全球第一,但自那時起,市值已經跌了 2400 億美元、差不多跌沒了一個高通。微軟和蘋果則分別漲了 4.8% 和 5.6%,重回全球第一和第二。
研究機構 New Street 的分析師皮埃爾·費拉古(Pierre Ferragu)罕見下調英偉達評級至中性,理由之一是股價偏離基本面。但他繼續看好 AMD 和臺積電。另一家機構 New Constructs 的創始人大衛·特雷納(David Train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英偉達估值是 “荒謬的”,會遇到類似特斯拉的困境 —— 大量競爭對手湧入市場,行業內卷、利潤降低、供大於求。
儘管我們都知道英偉達今天的地位更多來自過去的持續投入,比如靠著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的運算平臺 CUDA,英偉達已經綁定了數百萬人工智慧開發者,形成強大的軟體生態 —— 這是為什麼沒什麼公司能擋住英偉達的理由之一。
更適合被視作 “利空” 的大概還是黃仁勳的連續減持。上個月,他接連減持了價值 1.69 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創下了他自己的單月減持紀錄。去年 8 月,他曾勸員工拿穩手中的英偉達股票。那會兒英偉達市值剛 1 萬億出頭,黃仁勳說會漲到 2 萬億,而現在早已突破 3 萬億美元。
不過大部分華爾街分析師仍然相信英偉達的增長潛力。Wedbush 科技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認為,一年後美股將有三家市值 4 萬億美元的公司,而第一個觸及該目標的很可能就是英偉達,因為它們的 GPU 就像科技世界裡的石油或黃金一樣,沒有實質上的競爭對手。(邱豪)
合資品牌車也開始 “百億補貼”
2016 年到 2019 年那輪汽車價格戰裡,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從自主品牌那裡拿走 5% 市場份額。而本輪價格戰截至目前,是幾乎所有合資車系都在出讓份額給自主品牌 —— 以價換量的效果持續減弱 —— 但還得降,且更多車型跟進。
據乘聯會最新資料,6 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銷量 48 萬輛,同比下降 27%,環比微降,德系、美系、日系等不同品牌市場份額均下滑超 2 個百分點。上月底開始,上汽大眾 10 天裡多款車型限時官降,涉及車型包含途觀 L 系列、朗逸、凌渡 L、ID. 系列等車型,最高綜合優惠 5.9 萬元。
其中 2024 款朗逸 8.38 萬元起、較指導價打七折。朗逸新銳出眾版起售價 “只要” 6.98 萬元。

這些車型大多是各自品牌的暢銷車型。朗逸長期排在國內 A 級轎車銷量榜前三,巔峰時期月銷超過 6.5 萬輛,5 月只賣出 2.2 萬輛。以過去 12 個月平均月銷 2.9 萬輛計算,上汽大眾每月賣朗逸就得補貼約 10.7 億元。考慮途觀、凌渡等車型,上汽大眾 7 月可能得補貼 20 億元。
其他合資車企也在大幅降價。廣汽本田近日宣佈指導價 19.78 萬元起的雅閣最高直降 5 萬元(含 1.1 萬元置換補貼)。據車主在網上分享的資訊,豐田凱美瑞 2024 款 2.0 精英版的裸車價格在山西忻州已低至 11.75 萬元、低於七折。
“618” 之後,合資車企們也開始新一輪 “百億補貼”。
大幅降價背後,是各家合資車企銷量的斷崖式下跌。受主力車型雅閣銷量下滑影響,廣汽本田 上半年銷量同比下滑 28.3% 至 28.9 萬輛。廣汽豐田上半年銷量同比下滑 25.8%,上汽通用的半年度銷量則同比減半。
據 Wind,今年前五個月國內主流合資品牌乘用車 245.7 萬輛的累計銷售規模不僅只有同期自主品牌的 54%,甚至低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 2020 年和 2022 年同期。

經銷商也面臨更大的庫存壓力。據流通協會統計資料,今年 6 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 62.3%,環比上升 4.1 個百分點,其中合資車企庫存指數為 60.8%,增速高於大盤。超過 60% 的庫存指數意味著,每賣出一輛車經銷商要壓三輛庫存車。
降價之餘,合資車企更積極的推進電動化。6 月底,上汽和大眾簽訂新的合作協議,上汽大眾將在中國開發三款插電混動車型以及兩款純電車型。在此之前,捷豹路虎和奇瑞簽署合作,捷豹路虎授權的 “Freelander 神行者” 品牌擬搭載奇瑞電動化平臺。(曾興)
好萊塢 “五大” 變 “四大”
7 月 7 日,Skydance Media 聯合 RedBird Capital Partners 宣佈,投資超 80 億美元獲得派拉蒙環球公司的控制權。派拉蒙為五大好萊塢片商之一,曾出品《教父》《泰坦尼克號》,旗下擁有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製作《海綿寶寶》的尼克國際兒童頻道等。
這是好萊塢對產業話語權日漸衰落的又一個例證。好萊塢 “五大” 包括迪士尼影業、華納兄弟影業、環球影業、哥倫比亞影業、派拉蒙影業。
2010 年前後,由於高層爭鬥、夢工廠等合作伙伴的離去,派拉蒙除《變形金剛》《碟中諜》等熱門 IP 外的電影反響平平,流媒體的興起進一步削弱了其有線電視業務。直到 2021 年,派拉蒙才推出流媒體平臺 Paramount+,至今尚未盈利,截至今年一季度擁有訂閱使用者 7120 萬。同期,Netflix 是 2.7 億,Disney+ 是 1.5 億,華納的 HBO Max/Discovery+ 合計是 9960 萬。
2023 年,派拉蒙虧損達 6.08 億美元,同時揹負 146 億美元的長期債務。在標普全球評級中,派拉蒙評級為 BB+、即 “垃圾級”。上月,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已清空持有的派拉蒙股份,並承認 “損失了不少錢”。派拉蒙股價在過去五年裡跌了近 80%。
此次交易的收購方 Skydance 是派拉蒙的合作伙伴,雙方曾共同製作《碟中諜 7》《壯志凌雲:獨行俠》。Skydance 創始人大衛·埃裡森(David Ellison),預計在收購完成後出任新派拉蒙的董事長兼 CEO,他也是甲骨文聯合創始人拉里·埃裡森(Larry Ellison)的兒子。此外,NBC 環球前 CEO 傑夫·謝爾(Jeff Shell)將擔任總裁。
在埃裡森的領導下,新派拉蒙可能會首先尋求與競爭對手合作,推出一項綜合流媒體服務。同時,他也可能著手削減成本,整合國際業務,透過裁員等措施來提升公司利潤。這筆交易將於 2025 年上半年完成,同時協議規定,派拉蒙有 45 天的時間尋找更好的收購方。(實習生朱悅)

中儲糧回應油罐車混裝: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舉一反三、引以為戒。
近日《新京報》曝光罐車化工油和食用油混裝,中國儲備糧集團官博回應稱,公司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在要求下屬油脂公司開展排查基礎上,開始全系統深入開展專項大排查。另一家涉事企業匯福糧油回應稱,前來運輸的油罐車為客戶自聘。
中國央行連續兩個月沒買黃金。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6 月末中國央行黃金儲備報 7280 萬盎司,與 5 月末和 4 月末持平,央行連續兩個月黃金儲備維持不變。此前中國央行曾連續 18 個月增持黃金,而後在金價創下 2450 美元 / 盎司以上的歷史高位後暫停買入。
廣州網約車司機日均收入下滑。
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每月釋出的管理監測資訊,自 2023 年 12 月至今年 5 月,廣州網約車日均訂單量從 14.21 單下降至 12.22 單,日均營收從 343.34 元降至 311.63 元。以此計算,即使完全不考慮用車成本,全月無休,網約車司機的月收入平均為 9349 元。
比亞迪將收購其泰國經銷商 20% 股份。
Rever Automotive 是比亞迪在泰國的官方經銷商,也是當地的大型經銷商集團——泰國著名汽車經銷集團 Siam Motors Group 實控家族成員設立的公司,在泰國有 100 多家展廳,從 2022 年開始銷售比亞迪汽車。在當地經銷商的助力下,比亞迪 2023 年成為泰國純電市場銷量冠軍。
今日 A 股 454 只個股上漲。
截至 7 月 8 日收盤,上證指數跌 0.93%,深證成指跌 1.54%,創業板指跌 1.62%,全市場個股漲跌比 0.09。僅電力、銀行和通訊服務等六個板塊以 1% 左右的幅度上漲,軟體服務、文化傳媒和醫療器械服務板塊跌幅居前、超 3%。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 5820 億元,北向資金淨賣出 22 億元。
安踏品牌二季度零售額同比高個位數增長。
今年二季度,主品牌安踏零售額較去年同期實現高個位數增長,FILA 零售額同比實現中個位數增長,其他所有品牌零售額同比增長 40%-45%。在去年 10 月的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安踏設定了未來三年的增長目標:主品牌安踏和 FILA 流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0%-15%,迪桑特為 20%-25%,可隆為 30%-35%。

保時捷也賣不好電動車,Taycan 減產。
據媒體報道,由於近年來銷量持續下滑,保時捷計劃對其首款純電車型 Taycan 減產。Taycan 於 2019 年釋出,一度被認為是保時捷電動化轉型的關鍵車型,2021 年達到年交付 41296 輛的巔峰。今年一季度,保時捷推出升級版本 Taycan,但其全球銷量卻削減過半。減產可能也跟召回事件有關,保時捷近期宣佈在全球召回超過 15 萬輛 Taycan,主要因為前制動軟管存在安全隱患。
日本加薪幅度跑不贏通脹速度。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考慮物價變動在內,5 月個人實際工資同比下降 1.4%,降幅高於上月的 1.2%,且為連續第 26 個月同比下降。儘管今年春季工資談判加薪創紀錄、超過 5%,但仍然跟不上物價上漲的步伐。
Burberry 計劃裁員數百人。
本次裁員主要針對英國總部員工、至多可能波及 400 人。截至去年底,Burberry 在全球有 9169 名員工。裁員是 Burberry 業績長期低迷的結果。去年 Burberry 營收、淨利潤均下滑,其中淨利下滑超三成至 4.18 億英鎊。公司股價也創新低,過去 12 個月跌幅近六成,目前市值 32 億英鎊。
大約 3100 名三星員工參與首日罷工。
7 月 8 日至 7 月 10 日,三星電子員工為爭取加薪舉行罷工,首日約有 3100 人參加、約佔報名數的一半。這些員工聚集在三星首爾的旗艦晶圓廠外,身披雨衣、頭戴印有 “全面罷工” 紅色頭巾抗議。週一參加罷工的工人多來自晶片裝配線,目的是影響生產流程。但三星表示罷工對晶片產量沒有影響。上週三星預告二季度營業利潤同比漲約 15 倍。
波音承認欺詐罪,最高面臨 4.872 億美元罰款。
2018 年和 2019 年,波音 737 Max 機型發生兩起墜機事故,共造成 346 人死亡。調查揭示,兩起事故與該機型軟體系統的安全漏洞有關,波音故意向聯邦航空管理局隱瞞其風險以獲取適飛認證,且未對飛行員進行必要的軟體培訓,導致空難發生。7 月 7 日,波音承認該行為,犯有刑事欺詐罪。波音將最高面臨共計 4.872 億美元的刑事罰款。未來三年,波音至少投入 4.55 億美元加強合規和安全計劃,並聘請一名獨立監督員,以監督公司的合規情況。

龔方毅 @Barynx / 欄目主編
邱豪 @porison / 作者
曾興 @ZXsnbbhhhh / 作者
徐煜萌 @maaacherie_ / 作者
朱悅 @Whiskey_and_Morphine / 實習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