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重創世界最大車企

豐田現在仍是最賺錢的車企,但關稅戰衝擊了日本製造、出口賺匯的模式,豐田的利潤正按照每小時幾百萬元的速度流走,其預計今年少賺35%利潤
文|《財經》記者 王靜儀 實習生 周忻兒 
編輯|施智梁
每小時損失幾百萬元,關稅戰正給世界最大車企帶來沉重打擊。
日本汽車巨頭豐田 (7203.T)近日公佈的2024財年財報及2025財年預測顯示,2025財年淨利潤將萎縮至3.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35.06億元),較2024財年下滑34.9%。核心原因是美國政府對進口車型加徵25%的關稅。
出口一向是豐田重要的盈利來源,2024財年,豐田在日本國內生產了323萬輛汽車,並將其中六成的194萬輛出口至海外,出口至美國54萬輛,佔出口總量的28%。由於美國加徵關稅,僅今年4月和5月期間,關稅政策就將使其損失1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13億元),利潤按照每小時幾百萬元的速度流走。
在剛剛結束的2024財年,豐田營收漲而利潤跌:實現銷售收入48.0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9萬億元),較上一財年的45.1萬億日元攀升了6.5%。然而,其淨利潤為4.76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60億元),同比下降了3.6%,兩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圖片來源:豐田官網)

豐田財年是當年4月至次年3月。儘管利潤水平同比有所下滑,豐田的業績仍然遠超中國汽車企業同行:其48.0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9萬億元)營收,相當於中國七大車企的總和;4.76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60億元)的淨利潤,相當於中國七大車企的三倍。
營收漲而利潤降
豐田汽車在2024財年共銷售汽車1101.1萬輛,同比微降0.7%,雖然有所下滑,依然穩坐全球第一大車企的位置。
核心增長點是混動車型,在2024財年銷量提升了32.1%,佔豐田全球銷量的34.8%。在北美和歐洲這些還處於燃油車向電動化過渡期的市場,豐田混動車型成為最經濟的選擇,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導致的漲價。
相較之下,豐田的電動汽車在2024財年僅售出14.45萬輛,佔總銷量的1%左右。2024年9月,豐田已通知供應商,將電動車產量目標由原定的150萬輛下調至100萬輛,具體而言,在2025年生產40萬輛,並在2026年前達到100萬輛。
豐田旗下有四個品牌,包括豐田、雷克薩斯、大發和日野,總銷量1101.1萬輛,其中豐田和雷克薩斯的佔比超過90%,2024財年的銷量約千萬輛。

圖片來源:豐田官

在區域分佈上,美國市場對於豐田而言意義非凡,是第一大市場,2024財年銷量達到了270萬輛,約佔豐田全球銷量的23%。日本與亞洲次之,分別達到199萬輛與183萬輛,歐洲銷量117萬輛。
相對均衡的全球佈局之下,2024年豐田實現了48.0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9萬億元)營收,相當於中國七大車企的總和;以及4.76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60億元)的淨利潤,相當於中國七大車企的三倍。
這七大中國車企是比亞迪、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控股、長城汽車、北京汽車以及長安汽車,2024年的營收分別是7771億元、6275.9億元、1067.98億元、2402億元、2021.95億元、1925億元以及1597.3億元;淨利潤分別是402.5億元、16.7億元、8.24億元、166億元、126.92億元、9.56億元以及73.21億元。
針對營收上漲,豐田分析稱,儘管由於美國印第安納州豐田汽車製造廠停產導致銷量下降,但得益於外匯匯率、降低成本,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努力,較預計實現了495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5億元)的營收增長。同時,此前對基礎生產運營的投資也產生了回報,生產速度恢復到目前的全球產量1000萬輛。
面對利潤下降,一方面原因是銷量下滑,另一方面則是銷售成本和研發費用的增加。為了追趕汽車行業的新能源發展趨勢,豐田2024財年較上年增加了約5.68%的研發費用,這部分支出壓縮了利潤空間。而在成本方面,原料價格大幅上漲,鋼鐵、橡膠等基礎材料成本飆升,導致豐田2024財年的產品銷售成本增幅約10.32%。
關稅戰阻礙豐田出口賺匯
今年4月美國加徵關稅後,日本汽車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從2.5%提高至27.5%,卡車關稅從25%提高至50%——豐田表示,僅今年4月和5月期間,關稅政策就將使其損失1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13億元)。
據豐田預測,2025財年淨利潤將進一步萎縮至3.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35.06億元),較2024財年下滑34.9%。
出口一向是豐田重要的盈利來源,2024財年,豐田在日本國內生產了323萬輛汽車,並將其中六成的194萬輛出口至海外,出口至美國54萬輛,佔出口總量的28%,其中包括豪華品牌雷克薩斯以及混合動力車等利潤較高的車型。
為了維持產品製造技術和就業崗位,豐田已連續數年堅持在日本國內生產至少300萬輛汽車,通過出口來盈利。從豐田2024財年各地區的營業利潤來看,日本為3.1587萬億日元,佔總體的六成以上。與北美(1043億日元)以及亞洲(8939億日元)等地區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從日本本土及墨西哥、加拿大等生產基地出口至美國的車型,都受到關稅波及。儘管豐田在美國肯塔基州和印第安納州設有工廠,但部分零部件仍需進口。對此豐田已告知美國主要供應商,將為其承擔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到美國的零部件增加的成本,但這一援助的持續時間等細節尚未確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衝擊了以出口為核心戰略的豐田。據東海東京IntelligenceLab的高階分析師杉浦誠司估算,如果豐田不採取任何對策,關稅對全球銷售的影響以及日元升值會成為導致營業利潤每年減少約1.7萬億日元的主要原因。
受到影響的不只豐田,關稅對全球汽車業造成了普遍衝擊。梅賽德斯-賓士、沃爾沃汽車和福特今年取消釋出盈利指引,而通用汽車則警告稱關稅將造成高達50億美元的損失。
除了關稅的直接衝擊,導致豐田預期利潤大降三分之一的第二個原因是匯率。日元升值使得以日元計價的豐田汽車出口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會相對上漲,若維持原價銷售,利潤空間被壓縮;若提高售價,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下降,可能導致銷量下滑,進而影響整體利潤。
此外,匯兌損失也將帶來顯著影響。豐田在海外市場銷售汽車後,會獲得當地貨幣收入。當這些收入換算成日元時,由於日元升值,同等數量的外幣兌換到的日元會減少。豐田表示日元升值將使其利潤減少74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68.9億元)。
作為對比,2024財年的日元貶值則對豐田的利潤起到了支撐作用,僅匯率因素一項就為豐田貢獻了5900億日元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出兩項政策調整,給日本汽車業帶來轉機。其一是簽署指令,取消對進口汽車鋁和鋼的單獨關稅;其二是釋出公告,允許在美國本土生產銷售整車的車企,申請最高可達美國製造汽車價值3.75%的關稅補償,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5月3日生效的25%進口零部件關稅。
“有關關稅的細節仍非常不確定,難以採取措施或評估影響。”豐田汽車公司社長佐藤恆治表示,中長期來看,豐田將考慮增加在美國本土的產品開發和製造投入。
有訊息傳出,豐田正在考慮將其暢銷的RAV4 SUV的下一個版本在美國生產。RAV4是美國新車銷量第一,2024年在美國共賣出475193輛。
責編 | 秦李欣
題圖|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