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徹底被鎖死了!

圖片/CEOBIZ
來源:櫻桃大房子
1
這下農村的宅基地徹底被鎖死了。
近日中央一號檔案釋出,其中提到兩個不允許,引起巨大的關注:
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幹部到農村佔地建房。
第一個不允許,其實一直都存在,這麼多年來也都這麼執行著,甚至高層隔一段時間就會提醒一次。
但是第二個不允許:不允許退休幹部到農村佔地建房,則是最近才新增的。
兩者疊加,基本上也把農村宅基地,農房的自由交易徹底鎖死了。
也順帶告訴了一些富商、權貴們,別想把主意打到這些農村宅基地頭上來,這個是國家的紅線,絕對不允許開這個口子。
對於如此嚴厲的強調“兩個不允許”,可能很多人還不瞭解什麼情況。
咱們新聞一定要連起來看。
上週的時候,就有訊息傳出來說,國家即將斥資七萬億搞鄉村振興。
這些資金將重點支援家庭農場、農產品加工、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及鄉村物流等110類鄉村專案,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這條訊息源頭我還沒找到,但我看到很多三農號都跟發了。
但上週新聞聯播的確在大幅度報道鄉村振興,而且目前可以確認的是:
2025年1月17日,財政部已經提前下達2025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共計1593億元,用於支援地方政府提前謀劃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與此同時,開始有巨頭紛紛下場到農業領域。
例如,中鐵14局進駐山東,12局佈局天津,21局深入甘肅,瞄準農業基礎設施(如灌溉系統、溫室大棚)的巨大市場。
格力集團則進軍東北農場,可能涉及智慧裝備製造和冷鏈物流等領域。
傳統服飾企業貴人鳥則轉型為“金鶴農業”,專注於大米等農產品的生產,試圖在農業領域找到新的增長點。
前腳宣佈斥巨資投入鄉村振興,旨在告訴大家,鄉村振興大有所為,
後腳宣佈兩個“不允許”,則是和大家強調底線思維,農村宅基地碰不得。
原來負責在城市蓋樓的中鐵**局,現在城裡也沒有那麼多樓房要蓋了,都跑來搶農業這塊“大蛋糕”。
一旦巨量的資本進到鄉村振興領域,難保不發生一些“圈地行為”。
就像美國首富比爾·蓋茨手握近百萬畝土地,是美國擁有土地最多的大地主。
若在中國允許土地買賣,中國富豪買的地只會更多。
比資本更可怕的是權力,現在城市的土地運動基本上已經到了尾聲。
有些權力開始把手伸到了鄉村,他們既懂政策掌握資訊差,又有關係有資源優勢,做點手腳想拿地一點都不難。
要是真的開放了農村宅基地買賣,很多人只會考慮眼前利益,為了幾萬塊就放棄了宅基地,最終受損的一定是廣大的農民群體。
幾千年來的土地私有已經給了我們無數的血淚教訓,那就是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
所以中央的一號檔案就是要把這一條底線守住,無論任何人都不能突破。
這是8億中國農民的根,甚至可以說是鐵飯碗。
雖然說土地不能買賣,但是一旦遇到困難了,農民還有退路,那就是回家種地種菜,總不至於餓死。
疫情以來這幾年,經濟下行,城裡面很多人失業的失業,裁員的裁員。
這要是放在美國和印度,早就遍地流浪漢貧民窟了,但我們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正是因為有農村這個大後方,大家回到自己的老家,吃喝起碼不用愁,在農村只要有種地種菜養雞養豬的,一個月生活成本連1000元都不需要。
農村的電費水費都是非常便宜的,國家為了讓農村老人捨得用空調冰箱洗衣機,某些時段的電費低至兩三毛一度電,我老家的水費反正是免費的,直接從水庫或者山裡接的水。
總的來說,農村宅基地並不能拿經濟效益去衡量,背後牽扯到的是民生、是政治紅線。
我們每個人都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哪怕你想放棄,國家也會死死的幫你守住。
2
不過也有一些人在擔心,自己的戶口遷去了城裡面,將來是不是就沒法繼承老家房子了?
2020年的時候,自然資源部等7部委明確: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辦理不動產登記。
但城鎮戶口子女只有使用權,沒有宅基地的所有權,也就是說一旦房子坍塌了,宅基地就會被村委收回去,這幾年來很多人回來家蓋房就是這原因。
建議大家有條件的,可以回老家及時修繕自己老家的房子,否則塌了就真的沒了。
尤其是一些經濟較發達的鄉村,或者大城市郊區,這些房子在未來還是有很強的經濟效益的。
一號檔案的“兩個不允許”除了鎖死了農村宅基地之外,也把大城市裡面的城中村自建房上市交易的可能性鎖死了。
畢竟一旦這些宅基地可以自由交易的話,對於大城市而言,無疑又是一次天量的房屋供應,尤其是深圳和廣州兩座城市,不利於目前房地產回穩的大方向。
大家也千萬不要為了省錢去購買一二線城市城中村的房子,也就是所謂的小產權房。
這些都是屬於別人的宅基地,一旦拆遷或者遇到什麼事情,法律也不會認可,也不會站在你們這邊。
– END –
CEO企業家微信群
掃碼申請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