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正在升值

作者:公信財經 
來源:信哥財經說
文章已獲授權
弟兄們,農村的宅基地將越來越值錢,以後你想在農村擁有一套房子,恐怕會越來越困難。

你看這2025年開始沒多長時間,中央一號檔案就明確指出:不允許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農房或者宅基地;不允許退休幹部到農村佔地建房。

這兩個不允許,基本就堵死了資本去農村圈地的路子,尤其是第二個不允許,不讓退休幹部到農村佔地建房,這個說法是國內首次提出,而且針對性極強,直接明牌就是要限制退休幹部。
看到這樣的事情,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他們覺得,現在誰還去農村買房子啊?這個政策就是多此一舉!甚至還有朋友認為,自己在農村的房子一直閒置,早就想賣了賺錢了,現在直接禁止,這是在斷了自己的財路。
我在網上看了圈,類似的言論非常多,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今天我就好好聊一下為什麼國家要做這件事情?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基本的事實,從2005年國家提出新農村建設至今,在20年的時間裡,國家累計往農村投入了十幾萬億人民幣,不要質疑這個數字,你看看村村都有的瀝青路,家家都通的無線網,還有通水通電,農村旱廁改造,這些全都是要花錢的,我們用20年的時間做成了這件事情,花了10幾萬億也很正常。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麼,很多人肯定會覺得,以前農村人多的時候你不趕緊做這些事,現在人都跑了,農村都快荒了,你把路修再好又有什麼用?
甚至還有很多人一直認為在農村搞這些東西,就是純純的浪費錢。你問下自己身邊,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國家這樣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對西方發展道路的反思
大家都知道,西方國家基本都走的是大城市叢集的道路,所有發達國家,城市化率都非常高,比如說美國城市化率82%,英國城市化率83%,日本城市化率92%,大家都拼命的把人口往城市裡面趕,儘管這是工業化的必經之路,但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弊端也非常明顯。
那就是當一個國家大部分人口都擠在城市裡時,必然會出現一些難以解決的副作用,比如說——出生率下滑、高房價、996、內卷……等等,這些問題在本質上都是因為人口過度集中造成的。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必須均衡化發展,讓中國沿海和內地、農村和城市能夠平衡發展。
再說直接點就是,如果你留在老家就能養家餬口,那就不會背井離鄉去大城市打工,當大部分的人都有這個選擇空間的時候,就會分化城市的人流量,讓中國的人口不會那麼集中,現在我們擔心的很多問題,就會得到明顯的好轉。
所以在2020年就發生了一件大事情,當年我國順利完成了全民脫貧的任務,歷經34年的全國脫貧運動暫時告一段落。
第二年,也就是2021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牌子緩緩摘下,取而代之的則是國家鄉村振興局的牌子正式掛出。

鄉村振興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成為了中國新的國家目標,但是很多人看到這個政策第一反應就是嘲笑,因為他們覺得城市化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農村的人都沒有了,拿什麼去振興?

平心而論,他們的想法對不對?我覺得非常正確,鄉村振興的確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課題,現在咱們各地也基本處於摸索狀態,就和當年的全國扶貧運動一樣,全國放眼望去,10億人有8億多人都是貧困,你說怎麼扶貧?壓根就找不到一點頭緒。
現在的鄉村振興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說鄉村要振興,可是具體怎麼去做呢?全國各地都在探尋自己的方案,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一個地方要發展,首先得滿足三個基本條件:
1
要有基建,否則路都沒有,談什麼發展?
2
要有人,沒有人就沒有勞動力,沒有消費市場。
3
要有錢,沒有錢就沒人投資,沒有產業,就留不住人。
這三個基本條件是可以確定一定要滿足的,這也是鄉村振興的三大基礎要素,全國各地基本都明白這個道理。
然後我們看了一圈,基建我們已經建好了,從2005年至今十幾萬億的投入,讓農村地區已經擁有了完善的道路、水電、網路體系,這個條件完全滿足,可是再往後面看,就又都是難題了。
首先是人,這個鐵定沒有,現在的農村基本都是老人,年輕人全都跑出去打工,或者進城了。
然後是錢,這個更加沒有,一個荒無人煙的農村,沒有幾個人願意跑過去投資。
所以沒錢沒人,農村這個大池子就流動不起來,鄉村振興就一直卡在這裡,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表面看鄉村缺的是人和錢的問題,但實際上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錢的問題,只要資本能流入鄉村,在那裡形成能賺錢的產業,那就一定能吸引到大量的人回鄉賺錢。
再說直接點就是,如果在你們村,有一個蔬菜加工廠,每個月工資8000,那我相信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都會願意回老家工作,這樣就能出現人口的迴流現象。
所以全國各地這兩年的農村工作一直都在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如何引導資本下鄉?
比如說招商引資,讓老闆去農村建一個廠,或者讓一些承包商去農村發展特色產業,比如說種果樹,搞養殖等等。
資本下鄉之後,他們首先得搞到一塊地,而農村的土地所有權是屬於集體的,使用權是屬於農民的,所以當資本想要佔地開發產業的時候,就需要給農民支付租金,比如說我老家湖北那邊,很多承包商每年會給幾千塊錢給農民,讓農民把土地給他們使用,然後他們自己再去種蓮藕、養螃蟹等等,這樣承包商賺到了錢,農民閒置的地也獲得了收益,相當於給農民提供了一份養老金,完全是雙贏的事情。
而且有些農民由於不在農村居住,他們的房子也是閒置的,如果長期不住人,浪費不說,還會加快房屋的腐朽和倒塌,所以很多農民就會把房子給租出去,一年一兩千塊錢,也是多了一筆收入。
這就是當下湖北農村的現狀,也是國家比較支援的發展方向。

不信你看這次的

中央一號檔案

,除了前面提到的兩個不允許之外,還有

兩個允許

一個是允許農戶將自己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的有效實現形式。
另一個是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機制。
說人話就是,如果你在農村有房子,國家支援你把房子租出去賺錢,或者透過其他方式賺錢,這些都是可以的。

還有你在農村的土地,閒著也是閒著,國家也支援你把土地承包出去,讓你多賺錢,反正就是想盡各種辦法讓你增加收入,讓農民的老年生活也有一個基本的保障。

我知道有人又會提出質疑了,他們會說,既然這樣,那為什麼不讓我們直接把農村的房子給賣出去呢?一年租房也就一兩千塊錢,直接賣出賣個幾萬塊不是來錢更快?
表面看的確是這樣的,但你忘了一個客觀現實,那就是中國有錢的人真的非常多。一旦農村的房子和宅基地開放買賣,你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不?
假設一個村有100戶,平均每套房子價值3萬塊錢,事實上現在農村的房子很難賣出去,有的房子可能幾千塊錢就能買入,但我們還是以均價3萬來算,那買下一個村的房子,也只需要300萬人民幣,這對那些大老闆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的資金,但是他們卻可以輕鬆佔有一個村的土地。
這意味著一旦農村宅基地開放買賣,那用不了多久,在中國的鄉村就會出現一大批的大地主,歷朝歷代土地兼併而引發的重大問題,至今都歷歷在目。
所以從短期利益來看,讓農村的房子隨便買賣有利於農民,但長期看卻是一件動搖國本的事情,所以與其這樣幹,倒還不如把房子和宅基地的使用權留給農民自己,然後國家再去引導資本下鄉,讓農民可以透過資本下鄉來獲得一筆收入,這樣就相當於變相的給廣大農民發了一筆養老金。
當農村的產業開始搭建起來的時候,就業機會出現,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湧入農村去尋找創業機遇,當農村迴流的人口達到一定的地步,相關的配套措施,比如醫院、學校、超市等就會二度復興,這也是之前湖北恢復供銷社的一個重要原因,都是在為鄉村的振興做好鋪墊。
只要中國的農村能夠重新振興,那自然就會分化城市的人口壓力,讓內卷的趨勢得到一定的遏制,同時,一個城市和鄉村協調發展的中國,也會擁有極強的經濟韌性,這樣我們就能更好的應對劇變的國際局勢,和可能發生的經濟危機。
總而言之,一場歷史大變局現在就在眼前,如果你在農村留有房子和宅基地,請一定要守護好這份財富,也許未來這會成為你最後的退路,也有可能會成為你崛起新的機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