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掃碼,體驗韓國前沿皮膚科技)
整理:星尚澳洲編輯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一位澳洲家長反應,當7歲的女兒在7月4日週五晚上笑得像花一樣燦爛時,學校假期悄悄拉開序幕。
可第二週,她依然每天早起,背上小書包,去“假期託管班”。
對於父母來說,工作依舊;對於孩子來說,生活也沒慢下來。

孩子的假期,也需要呼吸
新南威爾士大學副教授簡·科爾霍夫(Jane Kohlhoff)育有三名孩子,五歲、九歲和十一歲。
她坦言:“其實我也希望讓孩子們徹底放假,但現實中我們還是要工作,所以必須安排各種活動。”
悉尼大學今年4月的一項研究提到:澳大利亞小學兒童假期多在正式或非正式照護中度過,而孩子在假期裡少了12分鐘運動,多了27分鐘靜坐,額外多出一小時螢幕時間。

假期不只是“安排”,也是成長
科爾霍夫(Kohlhoff)回憶起從前的街頭童年:孩子們隨心所欲地在街區玩耍,如今卻多了擔心與保護。
父母更願意陪伴,但也要學會讓孩子學會獨處與想象。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口學家莉茲·艾倫(Liz Allen)則深有感觸:工作日常與帶娃之間,總有不易,“很多家庭是雙職工或單親,無法每次都請假,假期並非真的假期”。與其苛責,不如互相理解,溫柔以待。

城市與商業,也在改變假期的模樣
從城市到鄉村,假期託管產業不斷壯大。越來越多家長傾向於報名課程與活動,讓孩子度過更豐富的假期時光。
雖然費用不低,但也讓孩子收穫了社交和體驗。

對於沒有祖輩幫忙的家庭,比如海外生活的父母來說,這些託管班成為重要依靠。
澳大利亞家庭研究所早在2016年就指出:靈活照護資源仍需更廣泛地覆蓋。

慢下來,才能看見生活的閃光
無論是假期班還是在家閱讀繪本,只要給孩子一點點停下腳步的時間,他們就能與自己、與世界重新相遇,收穫創造力與幸福感。
正如父親大衛·泰勒(David Taylor)所說:奇蹟總在孩子靜下來的一瞬間發生。
假期從來不是逃離生活,而是與生活更深的對話。

本公眾號所釋出的內容,部分文字、圖片、影片等素材來源於網路,僅用於學習、交流與非商業性用途。我們始終尊重原創、尊重版權,盡最大努力註明來源和作者,絕無惡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之意。
若本號釋出的內容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著作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等合法權益,請您通過後臺留言或郵件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立即修改或刪除相關內容,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損失。
請勿直接投訴或舉報,可先友好溝通解決。
本文參考來源:
https://www.abc.net.au/news/2025-07-12/school-holidays-vacation-care-working-parents/105516704https://www.abc.net.au/news/2023-02-26/why-us-schools-are-switching-to-a-four-day-week/10199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