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假期爛尾的根本原因

又到寒假了,大家開始提前安排假期計劃。
今年北京的寒假總共5周。雖然被稱為“史上最長寒假”,但是好多家長盤算了一下,發現時間還是很有限。因為寒假無論是回老家還是旅遊總得出門一趟。這樣兩週就沒了。再加上其他活動或者補習班,寒假就到頭了。
到了假期末尾,還是得面臨最後一天趕工做作業的情況。
我和一些家長交流了一下,發現寒假爛尾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孩子太懶或者假期太短,而是從計劃開始就存在誤區。
誤區—:把學和玩這兩件事分開。
就如同前文所言,大家之所以覺得學習的時間不多,是因為安排了出遊等其他活動。也就是說,大家認為玩的時候是不能學的,學的時候也是不能玩的。
其實,學和玩是可以結合的,也最好結合。每天既要有玩的時候,也要有學的時候。
那麼如何結合呢?
我們可以把學習分為兩類活動。
一類是重複性訓練,比如抄寫、朗讀、背誦或者類似口算等一些簡單的刷題。這類活動雖然做起來比較無聊,但不需要怎麼動腦子,做起來比較快。
第二類是創意或者複雜的思維活動,比如做手抄報或者PPT、思維導圖、寫作文、做數學難題、拍攝和剪輯影片等等。這些只是學校作業。很多課外學習活動還要更復雜些,比如研學、戲劇表演等等。這些活動比較費腦子也費時間。
如果一整天是以玩為主,我們完全可以抽出一到兩個小時來做一些不太費腦子的重複性訓練。 
比如在旅行的時候,我不會做特種兵式的日程,而是每天只去一個景點,以保持體力和時間。
這樣每天可以有一到兩個小時學習,安排孩子完成古詩詞抄寫、單詞默寫以及計算等學校假期作業。雖然每天花時間不多,但一週下來也有10多個小時了。
如果一整天以比較費腦子的學習為主,我們也最好抽出兩個小時去玩一玩,輕鬆輕鬆。
這樣才能過上張弛有道的假期。
誤區:學的時候是不能玩的,玩的時候是不能學的。
實際:學與玩需要結合,也可以結合。
誤區二:把學校和家庭作業分開。
誰不願意張弛有道呢?但假期裡就很難做到,最終不得不爛尾。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家長規劃假期太早了。
一般來說,大家會在放假前一個月開始做假期計劃。這樣才能搶到很多優惠或者特別有價值的活動機會。‍‍‍‍‍‍‍‍‍‍‍‍‍‍‍‍‍‍‍‍‍‍‍‍‍‍
這樣你就被綁住了!
提前規劃的壞處是,你既不知道學校作業是什麼,也不知道孩子的期末考試結果。你能看到的,就只有課外培訓機構和休閒旅遊活動的廣告,以及提前付費的各種優惠。
於是,家長著急忙慌地付錢,孩子的時間就被佔了。
由於計劃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學校作業量,就會在家庭或者課外班上投入大量時間。
你也許說,我就報了一個課外班,每次也就2個小時吧。‍‍‍‍‍‍‍
大家在估算課外班的時間是一般只考慮到課時,實際的時間可能是課時的三倍。因為總時間包括接送、正式上課、課前預習、課後作業等。
等假期開始後,發現學校的假期作業量也不小,孩子就開始抱怨。課外班拖延不了,於是只好拖學校作業了。‍‍‍‍‍‍‍‍‍‍‍‍‍‍‍‍‍‍‍‍‍‍‍‍‍
提前規劃容易忽視的第二個因素是期末考試結果。家長喜歡把假期旅遊作為期末考試的獎勵,但是真正需要和考試結果相繫結的是假期學習。因為只有在認真分析考卷以後,才能知道孩子的薄弱項是什麼,才可以更精準地針對性學習。
我在BetterRead多次聊過試卷分析,以及如何用試卷分析來複盤和定目標。
很可惜,很多家長在談孩子學習成績和考試的時候,鮮有做過試卷分析的。一般家長都是直接問怎樣才能提分,或者問哪裡報班買什麼卷子。
比如最近一位家長和我的交流:
家長:孩子總是考80,90分,怎樣才能上95分?
我: 那你做過試卷分析嗎?通常是在哪個題型和知識點上扣分?
家長:孩子總是最後一道題錯誤。孩子說沒時間做了。
我:有沒有分析過為什麼沒時間做?只是題型的問題還是相關知識點呢?
家長:沒有。我想找人推薦買點卷子,讓孩子限時練習一下。
這個家長還算是有心的,知道孩子是最後一道題做不出來,而且是來不及做。但是具體到涉及什麼知識點,以及為什麼沒時間做,就沒有繼續分析了。
孩子最後一道題不會做或者沒有時間做,通常是三個原因。
一是最後一道題涉及的知識點不熟悉。這就要求專注於相關知識點的複習。
二是相關題型的解決不熟悉。因為最後一道題往往是綜合性的難題,解決的方式也比一般題更復雜。這就要求多做此類題型。
第三是基礎題和中等題的速度不夠快,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最後一道題。這就要求平時多做基礎題和中等題的限時專項練習。
三個原因的解決方案是截然不同的。但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只要孩子每次考完試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但是家長的解決方案永遠是那麼簡單粗暴——買本教輔,搞點卷子,或者報個班。
簡單粗暴的做法也可能奏效,但是花的時間多啊。總這麼揮霍時間,假期也不夠折騰的。
誤區:在計劃的時候不考慮學校作業,只關注家庭作業。佈置家庭作業,不關注孩子的具體問題,只簡單加量。
正確:在安排家庭作業的時候,需要預選估計兩件事。一件是學校作業量,一件是下期目標,根據寒假考試情況估計目標。然後佈置家庭作業。
誤區三:把家庭作業和自主學習混為一談
你也許還有疑問,有時候假期計劃已經是精心設計了,為什麼還爛尾呢?
那可能就是孩子不樂意執行。寒假計劃通常是家長定的,執行人卻是孩子。如果雙方不合拍,計劃就執行不了。小學生還相對配合一點,中學生更希望自己做主。
怎麼辦呢?
第一個辦法就是讓孩子來參與,即讓孩子來參與計劃或者以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安排計劃。這就要求家長非常瞭解孩子,或者願意放手。
但是如果雙方誰也不聽誰的,怎麼辦呢?
我建議在計劃裡留出一塊自主活動時間。這塊時間完全由孩子自己做主,當然需要合情合理合法,而且應該是在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之後才可以自主活動。
留出這樣一塊時間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讓孩子有掌控感,也可以藉此學習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
其次,為了留出自主時間,家長和孩子都會更關注作業和學習的效率。家長不可以無限制地增加學習任務,孩子也會更重視有效執行。
為了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孩子也會更認真對待學習任務。
誤區:認為學校之外就是媽媽牌作業,然後發現孩子不肯做。
實際:先獲得孩子認可,再來安排學習。而不是先安排完了,再通知孩子。同時給孩子留出自主活動的時間。
誤區四:忽視鍛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律。
以上三個誤區如果能解決,這個假期基本上就可以搞定了。但是,怎樣才能一次性搞定所有假期呢?
這就要看你的根本需求是什麼。
很多家長把假期看作提升孩子能力的機會,比如拓展視野、加強運動、提升學業等等。但這些都不是剛需。
假期的剛需是找個地方幫忙看著孩子學習。更具體地說,小學生家長的剛需是“看著”,即託管。中學生家長的剛需是“看孩子學習”,也就是督學。
理想的情況下,孩子可以自己在家待著,餓了自己做飯,渴了自己燒水,自己完成作業或者自己去課外班,做這些事情的過程可以保證安全、合法且合情合理。
如果孩子能做到以上這些,就不用操心什麼假期計劃了。
但這要求孩子能自理、自律,最好還可以自學。培養這三種能力,才能一勞永逸地搞定假期。
很多家長會一邊贊同,一邊認為自己孩子肯定做不到。其實,我們可以慢慢來,而且假期也是很好的機會來鍛鍊子。無論是讓孩子學著自己做飯,還是學著利用公交系統,或者自己管理時間。
我在BetterRead分享過自己的實踐。
讓孩子學會自理、自學和自律,需要經歷非常漫長的時間,但我們不得不做,而且也不是做不到的
誤區:認為假期就是為了提升學業、拓展視野和加強運動,所以要報班。
實際:假期最大的剛需就是託管和督學,歸根結底還是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自控和自學能力。
假期計劃五步走
接下來分享我們家的假期計劃過程。
第一步:確定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些事情不會受孩子期末考試成績的影響,而是你認為假期必須要做的事。所謂“必須”,意味著這事對孩子和你自己都很重要,而且孩子在校期間無法完成。
比如寒假必須要回老家,或者暑假必須要出遊。比如比賽或者其他課外活動,在學校期間做不了,那也必須要在假期裡完成。
文化課補課提前報有優惠這種事,就不是隻有假期才能做的事情。而且如何補習有時候也可能和考試結果掛鉤。
第二步:在學校作業和考試結果公佈後,安排假期學習任務。
學校作業出來後,可以先把作業分成重複性訓練和創意思維活動兩部分。
考試結果出來後,可以進行試卷分析,根據試卷分析的結果來安排學習。不同的題型和知識點,有不同的學習方式。
同時,可以和參考學校作業。有的板塊可能已經在學校作業中有所體現,這樣就不必重複了。
學校作業沒有覆蓋到的部分,才需要自己來安排。然後再看是採用孩子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自學還是報班。
前兩步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不要激情消費!
第三步:留出孩子自己的自主時間,然後列每日作息表。
在安排家庭學習任務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給孩子留出自主時間。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把學校作業、家庭作業、其他活動和自主時間綜合起來考慮,並且規定必須要完成學校和家庭作業之後,才有自主時間。
確定自主時間後,就可以列每日作息了。每日作息,其實就包括前面說的這四個時間。
第四步:把學校作業和家庭作業列成清單。
列清單並且標出序號,是為了方便做每日計劃。只有把具體的事項規定到每一天,才能真正有效執行。
第五步:制定假期日曆
所謂假期日曆,就是把假期每一天要做的事情註明。我們可以按周來確定每週的重點,然後根據重點來安排具體任務。
具體到計劃的安排,我在BetterRead曾經介紹過我家的暑假計劃制定。
那麼寒假如何計劃呢?比如本次寒假為五週,每一週可以如此安排。
第一週可以做的事情包括制定計劃、出遊或者學習。
一個真正可執行的假期計劃必須基於學校作業情況和考試試卷分析結果。計劃還可能經過幾次調整才得以完善。所以,需要一週的時間來最終確定計劃。
很多家庭會在假期第一週或者第三週(春節期間)出遊。在出遊期間,我建議每天只花一到兩小時學習,主要做一些重複性訓練。
第二週到第三週以完成學校作業為主。這樣就不會導致假期爛尾或者開學前趕工了。當然,學校作業之外也要確保有其他活動和自主時間。
第四周到第五週可以把重點放在家庭學習任務上。
第五週除了日常學習,需要為開學做準備。
這種準備工作包括調整作息以及檢查學校的假期作業是否完成。
還有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預習。很多同學可能花了一整個假期去提前學習主科。
對於沒有提前學習的科目,可以讓孩子看一下課本,大致瞭解下學期要學什麼。
對於已經提前學的科目,我建議讓孩子做一下本學區學校相關科目上學期的期末考卷,以及下學期的期中考卷。這樣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忘了前面的,以及提前學得是不是紮實。
這樣孩子就算提前學了,也可以帶著比較客觀的心態迎接新學期。
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