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泉果探照燈
來源:泉果視點(ID:Origin_Fund)
“特朗普的政策風格,又奇怪又天真。”
“我注意到,關稅政策是在美股市場下午收盤後才釋出的。我幾乎從沒見過政府自己等休市後才公佈重要政策的情況……關稅已成為特朗普政府經濟計劃的核心,他們選擇休市之後才釋出政策,說明他們自己也對市場的反應非常緊張,擔心產生負面影響……”
Bloomberg播出了對著名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即時專訪,勞倫斯特別提到了這次政策釋出的時間點“很彆扭(Bizzare)”。
勞倫斯是美國金融界的幾朝元老,本人就深諳政策制定之道,在上世紀90年代末克林頓執政時期就擔任美國財長一職;又於2009年臨危受命,在奧巴馬政府班子中擔任要職,為金融危機後風雨飄搖的市場保駕護航。他從政策釋出時點這個細節切入,解讀了這一次關稅政策背後的很多資訊以及隱憂。
勞倫斯學術功底很強,他出身於經濟世家,父母都是經濟學教授,任職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家族內光是在過去50年內就出了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位是他的伯伯,大名鼎鼎的保羅·薩繆爾森;另一位是他的舅舅,資訊經濟學的先驅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其實,勞倫斯·薩默斯本來也姓薩繆爾森,但是他爸爸羅伯特把家裡的姓氏給改了,有傳聞說,保羅·薩繆爾森實在是盛名在外,來找他們家的人太多了,所以爸爸就把姓氏改得低調一點,也用這個行為以身作則,告訴勞倫斯,安心做學問是正道,不要養成沾伯伯光的路徑依賴。
勞倫斯·薩默斯自己也確實有兩把刷子。開頭說到,他曾任美國第71任財政部部長,和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搭班子,就是在這個任期內,他推動了美國參與全球貿易自由化,並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各國削減關稅壁壘,所以說,對於關稅問題,他特別有發言權。
後來,他還曾擔任哈佛大學校長、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和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在拜登政府初期,他精準預警過,當時政策將會導致通脹。
特朗普上任之後,薩默斯這位在金融界頗有聲望的老財長非常發愁,已經多次公開批評特朗普的政策了。薩默斯非常擔心特朗普對中國的政策會導致“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嚴重後果。薩默斯對中國是比較瞭解的,在1998年和1999年期間,他曾以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的身份數次到訪中國;2002年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之後也曾訪華;此後20餘年間,亦多次來到中國。
薩默斯一直很擔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多次在公開場合發聲,旗幟鮮明地表達反對意見。早在數月前,他就在CNN的【政治內幕】(Inside Politics)節目中表示:“這(特朗普可能推出的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是自殘行為。從經濟學角度看,這將帶來一場自作自受(self-inflicted)的供應衝擊,因為我們向外國供應商加徵關稅,就意味著對本國人更高的價格和更少的供給。在國際關係中,霸凌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勝利策略。”
結果,大家似乎聽到了靴子落地的第一次聲響,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美國時間4月2日下午,特朗普舉著一張類似於“超市年末大促銷價格表”一樣的易拉寶,宣佈了迄今為止最廣泛的關稅措施——對60多個經濟體實施“地毯式”的10%基礎關稅,併疊加“一國一稅率”差別化關稅。特朗普還說,執行上他擁有“修改許可權”,可以根據情況“打折”或者“漲價”。
“離了個大譜”,《經濟學人》忍不住了,評論說,“特朗普已經讓美國的貿易政策退回到了19世紀”。
幾乎在特朗普宣佈政策的同時,Bloomberg播出了對著名經濟學家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影片版即時專訪,以下是訪談實錄編譯。
01
這將帶來多大破壞?
主持人:
今天是一個大日子,不管我們怎麼稱呼它,“關稅解放日”(Liberation Day)還是別的什麼。今天下午公佈的關稅訊息,您認為會帶來哪些影響?
注:“解放日”(Liberation Day)是特朗普給公佈對等關稅的這一天起的名字,稱此舉是為了終結其他國家“佔美國便宜”的局面。特朗普團隊曾多次引用19世紀末美國高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繁榮。例如,1890年《麥金萊關稅法》將平均關稅率提升至48%,推動美國工業產值躍居全球首位,特朗普試圖藉著“解放日”的宣傳,喚醒民眾對“黃金時代”的記憶。
薩默斯:
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政策。它們會對價格產生影響。它們對就業至關重要。它們對美國的外交關係至關重要。它們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但坦率地說,我認為核心問題是,它將會造成多大的破壞。
如果你仔細想想,這是一件重大的政策調整。關稅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經濟計劃的核心。但是,因為他們自己也對市場反應非常緊張,擔心產生負面影響,所以他們會選擇等到美股市場下午收盤後,才去釋出訊息。
在我看來,這似乎是一種“奇怪”(Bizarre)的策略。
我長期關注政府政策,我幾乎沒有見過政府自己等休市後才公佈重要政策的情況。坦率地說,作為一種策略,這有點“天真”(Naive)了,因為期貨市場還在繼續交易。因此,市場對這個資訊的反應,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02
一場引發滯脹的
“供給衝擊”
主持人:
您是一位傑出的宏觀經濟學家,尤其在華盛頓處理經濟問題方面經驗豐富。如果我們像預期的那樣,對這些國家徵收高額關稅,您認為會發生什麼?
薩默斯:
市場的一切反應,都取決於人們預期會發生什麼。
過去幾周,我們看到了市場大幅下跌,因為大家認為,這項關稅政策會給經濟帶來糟糕的後果,而最直接的影響是價格上漲。
那麼,當物價上漲,但人們的收入不會立刻調整,他們花在非必需品上的錢就會減少,這意味著需求減少,就業人數減少,進而產能擴張和投資需求都會減少。這是一個典型的供給衝擊。
注:供給衝擊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是指因為某種突發事件,導致是商品/服務供應增加或減少。比如石油價格上升、洪水、乾旱等等。
這和石油價格上漲引發的經濟後果非常類似,後者常被視為是滯脹的經典案例。
這種情況會讓美聯儲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因為通常所有的跡象都是單向的。通脹上升是加息的理由。失業上升是降息的理由。
但是,當通脹和失業同時上升,美聯儲的應對將會變得異常困難。
至於具體的影響,我們必須瞭解這些關稅會如何實施,採取何種形式,然後才能評估。但我認為,就關稅影響的方向而言,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會達成共識。
03
這是在削弱
本土生產商的競爭力
薩默斯:
同樣令人驚訝的是,雖然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保護主義是不好的,但並非所有的保護主義措施都一樣糟糕。
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在保護主義範疇裡,也屬於極端不利的。
例如,此前對於鋼鐵和鋁的關稅政策。要知道,在美國,與鋼鐵和鋁的生產相關的工人數量,遠遠少於那些使用這些材料的行業,如汽車製造、建築和航空——後者的就業人數是前者的60倍。
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將推高這些下游行業的成本,最終傷害的是更多的工人和企業。這甚至不是有效的重商主義。
注:雖然鋼鐵和鋁製品並未被納入此次對等關稅新政。但在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曾宣佈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統一徵收25%關稅(鋁關稅從10%提升至25%),並取消所有豁免和免稅配額。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也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加徵25%和10%的關稅。
這種做法是在削弱美國本土生產商的競爭力。(很多人批評特朗普不顧消費者的利益,讓消費者承受價格上漲的壓力),但是即使完全不考慮消費者,只從競爭力的角度來看,類似的做法依然得不償失。
04
就像一場
人為製造的石油危機
薩默斯:
這就像一支足球隊在訓練時,試圖進行戰術演練,但場上根本沒有設立防守方。
我們已經知道,這些關稅政策會損害美國經濟——甚至還沒等到其他國家開始採取報復措施,對美國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了。而且,從目前各方的表態來看,無論是加拿大、歐洲還是中國,都會採取報復措施——可能是加徵關稅,也可能是透過歧視性的做法減少對美國企業的訂單。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心理層面的影響。最簡單的例子,過去幾天的資料表明,僅僅因為人們對埃隆·馬斯克感到不滿,特斯拉的需求就大幅下降了。
這種情緒效應同樣會影響到全球範圍內的美國企業,因為各國都會覺得,“美國已經背叛了曾經的盟友”。
所以,這種影響的性質,就像油價飆升、地震或乾旱引發的供應衝擊一樣。但不同的是,這次的衝擊,不是來自外部,而是美國自己造成的。
版權宣告: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