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訊)
● 特朗普貿易戰
-
[540]“這絕不是我們投票支援的東西”特朗普華爾街盟友公開反對關稅 (X) -
[541]特朗普關稅戰衝擊運動鞋供應鏈(Financial Times) -
[539]特朗普貿易戰的第一個受害者:密歇根州經濟(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538]特朗普背棄了美國經濟實力的根基,後果將是一地雞毛(BBC) -
[537]要理解特朗普關稅政策,只有一個解釋 (The Atlantic) -
[536]美國工會買特朗普關稅的賬麼?有的支援,有的懷疑(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535]美元走弱究竟有多危險?(The Economist) -
[534]連美國人都不想要特朗普的荒唐關稅(The Economist) -
[533]特朗普關稅政策為何難以持久(Financial Times) -
[532]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精準打擊美國自身 (PIIE)
II. 按語與引文
1.[540]“這絕不是我們投票支援的東西”特朗普華爾街盟友公開反對關稅
-
X(2025.4.7)
🦄
按語:特朗普的金融家盟友Bill Ackman罕見地在X上發帖,公開反對特朗普關稅。Bill Ackman是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始人,積極參與政治的華爾街意見領袖之一。他原來活躍的議題主要兩個,一是支援以色列(他是立場非常右翼的美國猶太人),二是DEI等進步左翼議程(他是哈佛校董,是哈佛大學左翼/自由派政策的激進批評者,在哈佛校園聲援巴勒斯坦活動後,策劃驅逐了哈佛的黑人女總統)。他經常在X上發帖支援特朗普政策,是特朗普/MAGA重要的華爾街盟友。
日前,他在X上發表了公開信。觀點:1)對盟友和對手徵收這樣的關稅無異於經濟核戰,是一個錯誤;2)此舉將破壞美國貿易伙伴的可信度、商業環境的穩定性以及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3)他的措辭非常重,說沒有一家企業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對美國進行大規模長期投資;說“總統正在失去全球商界領袖的信任”,說這種情況不是他們投票支援特朗普時想要的結果。4)他呼籲特朗普暫停實施關稅,給出90天的緩衝期,利用這段時期跟各國談判。
這是一顆重磅炸彈,請閱讀全文。
-
正文:(8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全國上下全力支援總統改革全球關稅體系,改變我國長期處於不利地位的現狀。但商業活動本質上是信心博弈,而信心取決於信任。 特朗普總統成功將關稅問題提升為全球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議題,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截至目前,這一策略成效顯著。 不可否認,其他國家透過保護本土產業,犧牲了我國數百萬就業崗位和經濟增長空間,從中獲取不當利益。 然而,無論是對盟友還是競爭對手都施加過重且不成比例的關稅,無異於同時向全世界發動經濟戰爭。這種做法正在逐步摧毀國際社會對我國的三重信心:作為貿易伙伴的可信度、商業環境的穩定性以及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
2.[541]特朗普關稅戰衝擊運動鞋供應鏈
-
Financial Times(2025.4.6)
🏖️
按語:本文以全球運動鞋產業鏈為切入,介紹特朗普關稅對全球運動鞋產業鏈的衝擊。1)美國對越南製鞋業加徵高額關稅,迫使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面臨成本劇增壓力,其依賴越南作為主要生產基地的供應鏈模式遭遇挑戰。2)行業轉移產能需長期規劃,短期內企業只能透過提價、調整產品線或轉移市場消化成本,但可能引發全球市場供需失衡。3)政策環最終會倒逼企業重構供應鏈佈局,如此,墨西哥、土耳其等地可能成為新的製造中心,但產業配套與勞動力成本問題仍存侷限。4)關稅戰疊加品牌競爭加劇行業洗牌,一些企業可能透過淘汰低利潤產品維持生存
-
正文:(2,0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在紐約耐克門店展示的Vomero 18跑鞋,採用加厚鞋底設計,售價150美元,鞋舌標籤上清晰地印著“越南製造”字樣。 這個“越南製造”的標籤對耐克執行長埃利奧特·希爾(Elliott Hill)的轉型計劃構成了重大挑戰。希爾今年推出Vomero 18跑鞋,本意是想贏回那些被其他品牌分流的跑步愛好者。越南已成為全球運動鞋製造中心,但本週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最新關稅政策中,越南產品將面臨最高懲罰性關稅……
3.[539]特朗普貿易戰的第一個受害者:密歇根州經濟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6)
🥛
按語:本文是一則深度報道,以汽車重鎮密歇根為座標,聚焦特朗普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影響。1)密歇根州高度依賴汽車業,其供應鏈和就業正面臨關稅衝擊,企業在緊急調整生產策略,工人擔憂裁員與消費萎縮;2)部分群體(例如汽車工人)支援關稅政策,認為短期陣痛或能重振本土製造業;3)經濟學家警告貿易戰可能引發價格飆升、銷售下滑及連鎖失業;4)農業與新興科技產業同樣受波及,零售業已顯現消費信心下滑。儘管底特律近年經濟復甦,但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再次給當地的經濟蒙上陰霾。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條:當地勞工希望崗位能夠(從墨西哥)迴流美國本土,但美國工會工人的工資是墨西哥工人的十倍。如果關稅能夠維持,汽車行業企業確實決定將生產和供應鏈帶回美國,有可能在新的設施裡更多采用自動化技術,減少使用工人。也即,新一輪產能佈局可能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但未必創造更多的增量就業。換言之,重振製造業本身和製造就業沒有必然聯絡。美國要解決的依然是社會分配問題。
-
正文:(4,5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如果要為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尋找一個實體戰場,那一定是密歇根州。這裡的公司和工人已經感受到衝擊波的到來,這場衝擊可能對該州經濟造成嚴重破壞。 密歇根州近20%的經濟與汽車產業密切相關,而該行業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零部件及整車的依賴度正不斷提高——這些進口商品在最近幾周都被特朗普政府大幅加徵關稅。儘管密歇根州的經濟總量僅排在全美第14位,但其進出口規模卻已躍居全國第五,可見其貿易體量之大……
4.[538]特朗普背棄了美國經濟實力的根基,後果將是一地雞毛
-
BBC(2025.4.6)
❤️
按語:本文是BBC的深度報道,探討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徵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格局的深遠影響。文章指出:1)特朗普關稅標誌著美國背離並推翻了自己主導的全球化體系;2)解構了“對等關稅”的計算公式,認為把貿易順差作為制裁標準完全不符合傳統邏輯,把美國1.2萬億美元的貿易總逆差及主要國家的對美貿易順差全部清零的目標不可能實現;3)聚焦了“中國衝擊”理論,指出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美國經濟是受益於全球貿易的,表現優異。根本問題僅在於,增長的紅利沒有均衡分佈於各行業,也就是美國缺乏足夠的財富再分配機制和產業調整政策,沒能讓全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責任不在其他國家,而在於美國自身的政治制度,而這本質是美國的政治選擇。4)這次關稅戰非同尋常,發生在社交媒體上。社交媒體將疊加作用,增強貿易對抗(無論來自特朗普自身,還是貿易對手國);5)由於無法解釋現狀,BBC也一句話帶出引出了“陰謀論”,特朗普在蓄意為之,有意削弱美元地位、降低美國借貸成本。
-
正文:(3,3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總統又築起了一道牆,他認為這道牆將由他人買單。然而,他決定對幾乎所有進入美國的商品徵收至少10%的全面關稅,本質上是一道將就業機會留在國內而非阻擋移民的牆。 這道關稅壁壘的高度需要從歷史背景來看。它使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倒退了一個世紀,將美國的關稅水平遠遠推高至七國集團(G7)和二十國集團(G20)國家之上,與塞內加爾、蒙古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相當。 本週發生的事件,不僅是美國挑起全球貿易戰,或者引發股市暴跌,更是這個超級大國徹底背棄了它曾倡導的全球化程序。而過去幾十年間,美國正是這一程序的最大受益者……
5.[537]要理解特朗普關稅政策,只有一個解釋
-
The Atlantic(2025.4.3)
✏️
按語:左翼雜誌《大西洋月刊》對特朗普關稅的批評文章,試圖剖析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混亂本質及其背後的個人風格。1)政策目標自相矛盾,既聲稱要增加稅收又鼓吹自由貿易,邏輯無法自洽;2)實施過程荒誕不經,對貧困國家課以重稅卻無合理依據,猶如“達達主義藝術品”;3)一切本質是特朗普談判策略的延伸,將虛張聲勢作為施壓手段,追求支配權。而不是經濟實效;4)這種不確定性嚴重破壞商業環境,暴露其治理核心問題——政策制定完全服務於個人意志。理解了特朗普的混亂個性,也就理解了特朗普關稅。
-
正文:(2,3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昨天下午,特朗普宣佈對數十個國家加徵一系列關稅,以此慶祝美國所謂的“解放日”。若該計劃全面實施,美國關稅佔經濟比重將回升至19世紀末以來的最高水平——那時汽車、阿司匹林和白熾燈都尚未問世。摩根大通財富管理部知名分析師邁克爾·塞姆布萊斯特(Michael Cembalest)評論稱,白宮這一公告“簡直匪夷所思(borders on twilight zone territory)。 不過,眼下最貼切的分析並非來自經濟學家或金融研究員,而是出自編劇威廉·高德曼(William Goldman)之口。……
6.[536]美國工會買特朗普關稅的賬麼?有的支援,有的懷疑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5)
📌
按語:本文探討了美國工會/勞工群體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分歧態度。1)卡車司機工會和部分汽車工人支援關稅,認為能保護本土就業;2)當然也有更加現實的汽車工人,認為特朗普關稅會增加美國汽車的成本和價格,並且經濟衰退之下,人們往往首先暫停購買的就是汽車;3)其他行業的工會則擔憂經濟衰退帶來的崗位流失影響;4)同時,工會繼續批評特朗普政府削弱勞工權益。在目前階段,還是“屁股決定腦袋”,取決於行業和崗位的不同,看到的就業機會與經濟風險也不同,因此勞工群體對於特朗普關稅的態度也不同,儘管所有人都願意抱以希望。只能“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
正文:(2,0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在本週特朗普總統於玫瑰園宣佈全球關稅政策時,只有一個人與他一同發言:一位他邀請來向人群講話的底特律前汽車工人。 “我這一輩子,看著底特律和底特律大都會區一家又一家工廠關閉,”布萊恩·潘尼貝克(Brian Pannebecker)對人群說。然後潘尼貝克向觀眾席示意,指向另外20名同樣來到白宮的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nited Auto Workers,簡稱UAW)成員。 “我們百分之百支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潘尼貝克說。 更廣泛行業的工人,觀點就更復雜了……
7.[535]美元走弱究竟有多危險?
-
The Economist(2025.4.4)
🏆
按語:本文探討了特朗普第二任內美元持續走弱的現象,探討其背後邏輯及全球影響。1)特朗普推行關稅政策以來,市場對美國經濟預期消極,拋售美元,導致美元走弱,多國貨幣對美元升值;2)引入“美元微笑曲線(dollar smile)”理論解析當前態勢,即在兩個極端情形——美國經濟很好或美國經濟很不好時,通常美元都會走強(美國經濟很不好的時候,往往其他國家經濟也不好,美元成為避險資產);3)目前的美元處於“相對優勢減弱、全面衰退未至”的中間失衡狀態;3)弱勢美元可在短期緩解新興市場的債務壓力,但加大美國消費者承擔關稅/貿易戰的成本,並使持有美國資產的外國投資人遭受投重創;4)長期看,特朗普關稅導致貿易體系瓦解,可能觸發全球經濟衰退,根據“微笑曲線”,美元有可能重新走強,但會抑制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加大美元債務國的償債壓力,並帶來更加嚴重的全球失衡。
-
正文:(1,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數月前,華爾街還在熱議“特朗普交易(Trump trade)”。市場普遍預期特朗普執政將推動美股持續領漲、推高國債收益率,並提振美元。但今年以來,這三項預期悉數落空:美股大幅下挫,而其他地區股市表現更為堅挺;由於擔憂經濟增長乏力,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4月2日特朗普宣佈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加徵高額關稅後,這兩大趨勢更呈加速態勢。 最令人意外的當屬美元的走弱。從基本原理出發,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本應推高美元匯率——關稅抬高了進口商品價格,抑制美國民眾購買外國商品的意願,從而減少美元拋售。更何況,其對全球貿易體系的衝擊可能引發經濟動盪,而市場動盪時投資者通常會將美元視為避險資產爭相購入……
8.[534]連美國人都不想要特朗普的荒唐關稅
-
The Economist(2025.4.3)
🌅
按語:本文作者Douglas Irvin是美國貿易史學家、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文章圍繞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出的全面進口關稅政策展開分析,指出這一前所未有的顛覆性舉措對全球經貿及地緣政治格局的深遠影響。1)特朗普實施的關稅將美國拉回19世紀貿易保護主義模式,破壞力遠超單純經濟範疇,更是衝擊二戰後美國主導構建的自由貿易體系,單方面廢除所有自貿協定,並使美國未來簽署的任何國際協議的可信性都被打折扣;2)政策邏輯存在根本缺陷,所謂“對等報復“完全違反宏觀經濟規律;3)決策機制暴露出美國政治體制缺陷,總統獨斷專行,架空國會監督,政策也缺乏基本的民意基礎與政治共識;4)該政策不僅威脅引發全球貿易戰,還會嚴重損害美國的國際盟友關係,地緣政治信任的崩塌可能帶來難以修復的外交創傷。作者指出,特朗普的非理性貿易政策將使美國付出遠超經濟賬面的戰略代價。
-
正文:(3,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在所謂“解放日”這天,特朗普總統宣佈實施全面進口關稅政策,徹底改變了美國延續半個多世紀的貿易政策走向。這些關稅的調整幅度堪稱歷史性——美國平均進口關稅稅率將從2024年的2.3%直接躍升至30%,相當於19世紀末的水平。這位成長於20世紀、執掌21世紀經濟的總統,似乎想把美國經濟拉回到19世紀。 這次關稅上調不僅幅度空前,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範圍也遠超以往。一個重要原因是,如今美國商品進口占GDP比重已達11%,是19世紀末的兩倍多。這些關稅政策嚴重衝擊了美國自二戰後建立並主導的自由貿易體系,實際上單方面廢除了美國簽署的所有自貿協定。這些協定原本都遵循互惠原則,即締約雙方對雙邊貿易實行零關稅。
如今,韓國(26%)、以色列(17%)和澳大利亞(10%)等自貿夥伴都面臨高額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雖然躲過了這輪加稅,但仍面臨25%關稅的威脅。如果特朗普連自己簽訂的《美墨加協定》都可互惠原則,即締約雙方對雙邊貿易實行零關稅。如今,韓國(26%)、以色列(17%)和澳大利亞(10%)等自貿夥伴都面臨高額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雖然躲過了這輪加稅,但仍面臨25%關稅的威脅。如果特朗普連自己簽訂的《美墨加協定》都可以隨意撕毀,那麼所有現有協定都將失去效力,未來簽署的協定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9.[533]特朗普關稅政策為何難以持久
-
Financial Times(2025.4.6)
💡
按語:本文作者認為,特朗普的關稅長期難以維繫。核心觀點如下:1)經濟衝擊層面,全面關稅推高消費價格、抑制企業投資並加劇通脹壓力,疊加既有經濟矛盾,將削弱民眾承受力;2)政治壓力方面,共和黨內部對貿易政策分歧擴大,選民支援率下滑與中期選舉風險形成倒逼,企業界與小企業主反對聲浪升級;3)特朗普政府存在透過談判調整關稅的空間,包括與貿易伙伴達成雙邊協議、應對物資短缺採取緊急降價措施等等。此外,作者還指出,美國製造業轉型面臨供應鏈重構成本高企、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等阻礙,會選擇按兵不動,不會推動製造業迴流,因此難以形成維護關稅的既得利益集團。總之,在多重壓力下,特朗普的關稅壁壘的鬆動可能比預想的要來得要快。
-
正文:(2,9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歡迎回來。兩週前我列出了對全球經濟的五種樂觀預測,其中第一條就是“特朗普弱化他的關稅計劃”。現在,這位美國總統已經公佈了前所未有的進口關稅方案,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個可能性。這周我專門研究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美國的高關稅不會持續太久?以下是我的分析結果。 首先看經濟衝擊。短期內大多數預測機構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會推高物價並拖累經濟增長。但白宮可能高估了自己抵受政治壓力的能力。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在下跌,而等到新關稅真正衝擊到供應鏈時,這個指數可能會暴跌……
10.[532]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精準打擊美國自身
-
PIIE(2025.4.3)
🐵
按語:本文作者Maurice Obstfeld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名譽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階研究員,很能代表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文章剖析了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及全球貿易體系的深層危害。文章指出,白宮一系列政策建立在誤判國際貿易本質的邏輯謬誤之上,並給美國自身造成最大傷害。核心觀點包括:1)從“對等關稅”稅率的計算方式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對貿易基本原理存在根本性誤解,即將雙邊貿易逆差簡單歸咎於貿易壁壘,忽視了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則和核心價值——各國透過專業化分工形成特定領域的順差/逆差組合是國際貿易的必然結果,而關稅打擊的往往是美國消費者最能從國際貿易中間獲益的產品;2)美國貿易總逆差反映的是美國的經濟結構性問題,根源在於消費超過產出。總逆差不能透過一對一調整雙邊貿易關係解決,只能透過削減政府赤字等手段來化解;3)基於這一點,產業鏈轉移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即使企業轉向低關稅國家採購(如天然橡膠從東南亞轉到非洲),只會改變雙邊逆差的分佈,但無法消除總量。同時,企業跨國轉移供應鏈,只會導致全球貿易效率的耗損,美國成本的上升。後續,美國政府還可能動態調整關稅的實施物件,把貿易戰變成了一場“打地鼠”遊戲。這種以鄰為壑的政策,不僅傷害美國,還會引發全球性經濟衰退。
-
正文:(1,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總統宣稱其令人困惑的“解放日”進口關稅計劃經過精密的規劃,目的是抵消貿易伙伴對美國出口設定的關稅、非關稅及貨幣壁壘。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的測算細節顯示,這些關稅實際上將精準地打擊對美國本身最有利的貿易領域,最終直接傷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難怪股市也應聲暴跌。 這項關稅計劃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對國際貿易根本邏輯的誤解:基於比較優勢原理,美國必然與某些貿易伙伴存在逆差(雙邊逆差),與另一些則存在順差(雙邊順差)。例如美國從效率最高的國家進口鋁材,同時將鋁材用於自身優勢領域(如飛機制造)的出口,這自然會導致美國與鋁生產國的貿易逆差,而與飛機進口國的順差。……
III. 如何加入(並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2024年11月上線至今,超過500篇文章、200萬字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國際臻選、快評
標籤:美國政治與社會、中美關係、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也可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快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