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109特朗普“自毀長城”的關稅政策

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訊)

● 特朗普關稅、貿易戰

  1. [523]PIIE的專家們點評特朗普的最新關稅舉措 (PIIE)
  2. [522]共和黨拉響警報:特朗普關稅風暴引發黨內分歧(The Wall Street Journal)
  3. [521]美國或面臨“經濟末日”危機(The New York Magazine)
  4. [520]美國民眾搶購電視、醬油與瑜伽褲(The Wall Street Journal)
  5. [519]全球對特朗普關稅的十大直白回應 (The Washington Post)
  6. [518]美股暴跌說明了什麼?(The Economist)
  7. [517]特朗普引發的混亂正在疏遠共和黨人(Financial Times)
  8. [516]特朗普的自負令全球經濟陷入動盪 (The New Yorker)
  9. [514]特朗普的清算時刻 (The Atlantic)
  10. [513]終結所有關稅的關稅?特朗普關稅必遭反制 (The Atlantic)
  11. [512]特朗普將美國貿易政策倒退至19世紀水平(The Economist)
  12. [511]特朗普關稅重創依賴亞洲供應鏈的企業(Financial Times)
  13. [510]特朗普關稅推動全球化時代的落幕(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4. [509]特朗普“美麗”的貿易戰(Financial Times)
  15. [508]特朗普關稅政策簡報:全面徵稅與精準報復(Financial Times)

II. 按語與引文

1.[523]PIIE的專家們點評特朗普的最新關稅舉措 

  • Peterson Institute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25.4.3)
🦄

按語:本文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專家們對特朗普關稅的一些回應。PIIE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國際知名的非營利、無黨派的頂尖智庫之一,專注於國際經濟政策研究,尤以國際貿易、全球化、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和地緣經濟等領域的深度分析著稱。這家機構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為理論框架,倡導自由貿易、全球化及市場開放,長期批評貿易保護主義、支援多邊貿易體系。本文包括了十位PIIE專家對特朗普關稅的點評——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完全負面的評價
  • 正文:(2,9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三推出了一項新的行政命令,對美國所有的貿易伙伴徵收10%或更高的關稅。以下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專家們的一些初步回應。
亞當·S·波森(Adam S. Posen),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S·波森(Adam S. Posen),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這(項關稅舉措)所帶來的美國製造業就業增長,連政府所宣稱(增長數量)的一小部分都達不到。事實上,這將降低美國公司在全球汽車銷售中的份額。鑑於這種無期限的關稅威脅的性質以及其決定方式,籠罩在企業投資之上的不確定性仍將存在。所以,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在上升,而且無論經濟增長是上升還是下降,預計都會出現通貨膨脹……

2.[522]共和黨拉響警報:特朗普關稅風暴引發黨內分歧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3)
🏖️

按語:特朗普激進的關稅政策已經在共和黨內因其裂痕和分歧。歸根結底,議員都是代表自己選區的,如果特朗普政策危及了選區選民的利益,而他們一味支援,沒有任何的行動,那麼最終會危及他們自己的飯碗。這輪關稅出臺,股市大跌,貿易對手開始反制(以中國為首),政客們開始坐不住了。1)兩黨議員已經提出立法動議,要求國會收回關稅制定權,認為不宜讓總統在關稅上過度集權;2)前兩天,四名共和黨參議員已經透過支援取消對加拿大關稅議案表達不滿;3)民主黨借勢推動系列反制議案,試圖分化共和黨陣營;4)黨內強硬派還在為關稅政策辯護,強調重關稅的長遠戰略價值;5)大多人都已看到,大規模的關稅可能加劇美國的通脹壓力,增加經濟衰退的風險,關鍵是,製造業不可能在短期內迴歸本土,美國民眾還是要購買外國商品。這時,關稅只會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結果變成變相稅收,抵消了政府減稅政策的效應。
點評:特朗普短時期消耗了過量的政治資本,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葬送了自己本來良好的開局,導致共和黨聯盟內部的分化和瓦解。如果這樣,則其關稅政策很難維持長久。對於業界來說,這種政治分歧進一步增加了商業上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關稅可能被撤回,則企業一定會避免在短期內做任何的投資決策。而如果企業不做投資決策,則不僅製造業無從迴歸美國,經濟也會進入收縮,這個局面將造成圍堵特朗普的博弈局面,倒逼其撤銷目前的激進關稅政策。
  • 正文:(2,4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華盛頓訊息。特朗普總統推行的廣泛的關稅政策讓參議院的共和黨人感到緊張不安,一些人表示國會應該重新行使制定貿易政策的權力,還有一些人則警告稱,政府目前推出的這些計劃存在巨大風險。
關稅是特朗普第二個任期經濟議程的核心內容,由於人們擔心關稅會推高物價並使經濟陷入衰退,該政策引發了華爾街的拋售潮。特朗普正在對全球範圍內的商品徵收10%的基礎關稅,而對來自日本、歐洲、韓國和越南等貿易伙伴的商品則徵收更高的關稅···

3.[521]美國或面臨“經濟末日”危機

  • The New York Magazine(2025.4.4)
🥛

按語:本文載於《紐約》雜誌。記者專訪了韋德布什證券公司全球科技研究主管、資深科技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瞭解華爾街和業界怎麼看待特朗普關稅,尤其是,為什麼這麼多業界/專業人士之前未能預期今天的情況,導致市場震盪。1)艾夫斯特別指出,白宮以進出口逆差直接換算關稅稅率的計算公式是完全違背經濟學常識的,徹底的荒誕,根本就無從下手分析,也無從研究對策;2)這就擊破了專業人士和業界的心理底線:他們對特朗普政府決策能力徹底喪失信任(認定其為“草臺班子”);3)業界不相信靠搭建關稅高牆就能一下子陷入兩難困境,建一個工廠需要4~5年週期,重建供應鏈是一個長期工程,短期內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大規模的通貨膨脹,美國消費者承擔關稅成本;4)政策的劇烈波動及不確定性也使企業無法制定長期規劃,選擇暫緩重大決策;5)其結果就是導致經濟的雪崩效應。艾夫斯認為美國二季度GDP負增長的機率超50%,如果特朗普政策持續,將觸發“自我釀造的經濟末日”。作為經歷多次危機的25年市場老兵,艾夫斯強調此次危機的特殊性在於:非常規的政策工具、反邏輯、反常識的的決策機制,正在把美國拖入史無前例的颶風中心,面臨巨大的經濟災難。
  • 正文:(2,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週四,在特朗普總統實施了嚴厲的全面關稅措施後,全球市場紛紛暴跌,這很可能點燃一場全球貿易戰。如果有人還抱有特朗普的關稅舉措僅僅是一種談判策略的希望,白宮則試圖將這種希望徹底擊碎。在一片混亂之中,我採訪了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全球科技研究主管、長期以來在科技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我們探討了諸多問題,包括為什麼特朗普的關稅資料如此荒謬,以及為什麼華爾街會對一個看似可預見的事態發展感到措手不及。
《紐約》雜誌:在給投資者的一份報告中,你寫道:“如果一個高中九年級的學生在基礎經濟學課上把這份關稅圖表交給老師,老師會笑著說,‘坐下,好好寫作業吧。’”你有沒有看到過對當前這種情況的任何站得住腳的辯解呢?……

4.[520]美國民眾搶購電視、醬油與瑜伽褲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3)
❤️

按語:美媒,採訪了特朗普關稅衝擊下的普通民眾的眾生相,搶購、囤貨、焦慮、迷茫。
  • 正文:(3,1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自從特朗普總統週三宣佈對進口商品徵收廣泛的關稅以來,美國人就忙著“把商品加入購物車”了。
當特朗普的新聞釋出會在收音機裡播放時,西達·羅奇(Cedar Roach)迅速下單購買了價值244美元的Lululemon(加拿大品牌)運動服飾,以及一件價值150美元的House of Sunny(英國品牌)的毛衣。她的男朋友肖恩·麥肯齊(Sean MacKenzie)則跑出去買了三箱八罐裝的健力士(Guinness)黑啤酒,把冰箱的蔬菜抽屜都放滿了罐裝啤酒。
“我知道哪些東西會受影響,也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我不想耽擱。”22歲的西達·羅奇說道,她是南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公共政策專業的學生。她說,關稅的訊息已經成了校園裡的熱門話題——尤其是考慮到它可能對酒類價格產生的影響——而且她和朋友們一直在關注股市,還為自己即將畢業時所面臨的經濟狀況感到擔憂……

5.[519]全球對特朗普關稅的十大直白回應 

  • The Washington Post(2025.4.4)
✏️

按語:《華盛頓郵報》,摘選了十個國家/區域對特朗普關稅的回應: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中國、法國、馬達加斯加、哥倫比亞、泰國、匈牙利、俄羅斯。有譴責的,有遺憾和嘆氣的,也有幸災樂禍的。
  • 正文:(1,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總統新推出的大規模關稅制度致使全球市場暴跌,官員們對可能爆發全球貿易戰的前景深感震驚。
這些懲罰性關稅讓對手和盟友都陷入了混亂。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遺憾地表示:“這絕不是朋友會做出的舉動。”中國稱這些關稅“是單邊霸凌做法”。加拿大新領導人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貿易體系“已經終結”。
週四,儘管股市大幅下跌,出現了自2020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特朗普仍堅持自己的計劃。他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每個國家都在給我們打電話”……

6.[518]美股暴跌說明了什麼

  • The Economist(2025.4.3)
📌

按語:週三特朗普頒佈關稅後,週四美股大跌。本文對此現象進行了評估。這裡還未考慮到週五中國對美國進行強勢反制後帶來的進一步動盪。文章認為,如果特朗普堅持現有政策,則過去十五年存在於投資領域的信念——“美國例外論”將就次終結:一是關稅將長期抑制增長;二是美國政府的治理不再親商,不再顧及資本市場;三是科技領先地位將被侵蝕(來自中國的挑戰)。文章本質上認為,針對美國的很多根本假設已經發生變化,對美股需要進行整體重估。現在調整還只是初步的,未來股價還會進一步下跌。
  • 正文:(1,4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4月3日,美國股市和其貿易伙伴一同遭受重創,一切都源於特朗普總統的政策衝擊。前一天特朗普宣佈對幾乎所有國家徵收關稅,尤其是對一些亞洲國家大幅加徵關稅,這一訊息震驚了投資者,讓他們再也無法對新政府的貿易政策抱有任何僥倖心理。標準普爾500指數當天幾乎下跌了5%,較2月的峰值已累計下跌超過12%。那些依賴進口和供應鏈的美國公司的股價跌幅更為劇烈:零售商Best Buy當天收盤時股價下跌了18%;電腦製造商戴爾的股價則下跌了19%。
這對美國股市來說不只是糟糕的一天。受令人擔憂的經濟前景影響,美元兌一籃子貿易加權的同類貨幣下跌了1.6%。與此同時,五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從1月中旬的4.6%降至3.7%,因為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將更激進地下調利率,即便通貨膨脹率仍高於目標水平,他們認為這一舉措也是必要的……

7.[517]特朗普引發的混亂正在疏遠共和黨人

  • Financial Times(2025.4.3)
🏆

按語:“上帝要令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本文作者剖析了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政治經濟震盪及其對共和黨內部凝聚力的衝擊。1) 特朗普政府完全把保守派經濟理念仍在一邊,推行一種非常激進的、對抗性的、顛覆現有經濟秩序的政策,並且出招混亂;2)這樣的政策導致了經濟不確定性,引發企業與社會方向迷失,公眾信心指數跌破歷史閾值,所有群體(跨黨派)均陷入悲觀預期;3)特朗普去年贏得選舉依靠的是構建“統一陣線”,吸引多元化的選民支援。這些人原本對特朗普的經濟曾測抱有希望,過去兩個月發現預期與現實有極大差距,深深失望。這部分群體可能會拋棄特朗普,執政聯盟恐面臨系統性危機;4)特朗普(及其團隊)深陷封閉的資訊繭房,錯判政策的實際支援程度,難以及時感知輿論轉向;5)然而,隨著形勢的惡化,尤其是股市震盪所帶來的衝擊,從特朗普核心圈層到一般的共和黨都無法忽視擺在眼前的現實。作者認為,按照這樣下去,特朗普很快會失勢,美國的政治格局不久就會迎來重大調整。
  • 正文:(1,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去年11月在選舉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得益於廣泛類別的選民,他們因為對物價上漲的不滿而團結到了一起。然而,在新政府上臺僅僅幾周後,現實與預期的巨大落差正在使這一聯盟迅速瓦解。
寄望於在特朗普領導下實現繁榮的人遭到了無情的打擊。週三所謂的“解放日”,是過去十週裡特朗普對保守派經濟傳統理念肆意破壞的頂點。旨在促進增長的放鬆監管和減稅等常規政策,被一種業餘的經濟破壞行為所取代,其既暴露了特朗普“敵我對立”的核心意識形態,也顯示他的行動完全缺乏清晰框架。

8.[516]特朗普的自負令全球經濟陷入動盪 

  • The New Yorker(2025.4.3)
🌅

按語:自由派/左翼媒體《紐約客》對特朗普關稅的抨擊文章。1)指出其極端政策遠超市場預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崩盤、供應鏈混亂及盟友強烈不滿;2)批評華爾街和業界長期低估特朗普的執政風險,天真地把其言行看作虛張聲勢,忽視了特朗普地專制傾向及政策連貫性;3)回顧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在幕僚勸阻下,政策擱置,第二任期則激進實施,說明了特朗普新政府權力地高度集中化;4)也評析了特朗普人格,指其憑藉個人意志,以一己之力對全球經濟秩序的造成地破壞性影響。最後一句警言:像特朗普這一的當權者,其口頭表述與威脅,往往就是最真實意圖的直白。
  • 正文:(3,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以世界歷史事件的標準來看,特朗普週三下午在白宮玫瑰園發表的演講,在很大程度上實在是讓人難以留下深刻印象。特朗普將這次活動標榜為美國的“解放日”,他在開場時就對美國的糟糕狀況大發牢騷,就像直接從史蒂夫·班農為特朗普2017年“美國的大屠殺(American Carnage)”就職演說所寫的初稿中照搬過來的:城鎮遭到“蹂躪(raped)”和“掠奪(pillaged)”;工廠被“洗劫一空(ransacked)”;整個國家被“坑騙(ripped off)”。這種世界末日般的言辭,就如同他那條鮮豔的紅色領帶,以及關於加拿大牛奶和激進左翼瘋狂法官的奇怪言論一樣,都是人們熟悉的套路——我們已經聽過太多次了。
但是,當特朗普講完時,另一件事也變得很清楚了——我們實際上從沒見過類似的場景。在演講進行到大約一半的時候,他把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叫上了講臺,盧特尼克是個億萬富翁,本來是特朗普打高爾夫球的夥伴,現在成了商務部長。特朗普要進行一個重大揭秘:一張圖表,上面列有一些國家的名字,以及特朗普計劃對這些國家實施的大規模報復性關稅的具體數額,這些數額此前一直是保密的。

9.[514]特朗普的清算時刻

  • The Atlantic(2025.4.2)
💡

按語:關注華盛頓政治的人都知道,特朗普最近遇到了麻煩。1)關稅政策爭議成為核心矛盾點,特朗普力推的“解放日”對等關稅計劃在共和黨內部遭遇分歧,也受到商界反彈;他堅持貿易戰立場的使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2)特朗普班子內部危機顯現,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茨誤將媒體人士拉入涉密通訊群組,引發獨立調查壓力,並使得特朗普十分不滿;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改革因激進削減措施招致多方批評,其政治影響力正逐步消退;3)選舉表現傳遞預警訊號,(馬斯克鼎力支援下的)威斯康星州關鍵選舉失利,以及佛羅里達州傳統票倉支援率下滑,暴露特朗普政府政治支援的下降;4)共和黨政客、意見領袖及基本盤批評了特朗普多項政策——包括對加拿大加徵關稅;驅逐非法移民及哥倫比亞大學綠卡學生;馬斯克大砍政府預算及裁員、通脹與股市波動持續削弱人們對特朗普經濟政策信心等;5)雖然特朗普試圖透過關稅政策宣示重塑敘事,但事與願違,關稅並沒有廣泛的支援,相反,貿易戰引發的經濟連鎖反應及盟友體系的動搖都在加大特朗普的執政挑戰。
  • 正文:(3,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總統表示,他把自己所謂的 “解放日” 從昨天推遲到了今天,以避開愚人節,因為 “不然的話,就沒人會相信我說的話了”。如今,特朗普宣佈實施新一輪對等關稅,這一舉措沒有趕上一個專門用來搞惡作劇的日子,卻趕上了他的白宮正面臨嚴峻現實的時刻。
昨晚,在備受關注的威斯康星州選舉中,共和黨遭遇了兩位數的選票差距失利(這場競選成了對特朗普的首席顧問埃隆·馬斯克的一次民意檢驗),同時還在佛羅里達州兩個深紅選區的獲勝過程中提心吊膽。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的首起重大丑聞,即他的團隊使用Signal應用程式討論敏感的軍事攻擊計劃,可能會引發一項獨立調查···

10.[513]終結所有關稅的關稅?特朗普關稅必遭反制 

  • The Atlantic(2025.4.3)
🐵

按語:本文探討特朗普“對等關稅”潛在影響。文章指出:1)該政策以迫使全球取消貿易壁壘為名,但其關稅計算公式僅基於貿易差額,並不真實反映貿易壁壘水平;2)政策缺乏透明執行機制,關稅存廢完全取決於特朗普個人意志,實質就是政治施壓工具;3)多國均啟動反制措施,歐盟擬擴大對美科技企業限制,中國、巴西等國均表態採取報復行動,可能引發全球關稅螺旋式上升;4)高關稅將抬高物價,推高美國製造業成本,加劇經濟衰退風險(有專家稱,一年內如果美國經濟不衰退,將感到“震驚”)。
  • 正文:(3,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據特朗普總統稱,2025年4月2日——也就是他公佈實施全球關稅行政命令的那一天——將作為美國曆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被銘記。他或許是對的。遺憾的是,4月2日更有可能被當作一場慘敗而被人們記住——就如同1929年10月24日(引發大蕭條的股市崩盤)和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閉)那樣——而不會被看作是美國繁榮新時代的開端。
特朗普新推出的“對等關稅”背後所宣稱的理由,相比他之前的關稅舉措,在邏輯上更加連貫一致。(需要強調的是,正如我們將看到的,“宣稱”是個關鍵詞。)其核心觀點是,其他國家透過關稅以及諸如匯率操縱和對國內企業補貼等手段,以犧牲美國利益為代價,不公平地為本國產業謀取了優勢···

11.[512]特朗普將美國貿易政策倒退至19世紀水平

  • The Economist(2025.4.2)
🍞

按語:自由貿易的堅定維護者《經濟學人》發表文章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文章指出,特朗普以恢復美國製造業為由,全面加徵進口關稅(將關稅水平退回到一百年前),一舉顛覆了二戰後建立的自由貿易體系。其政策邏輯從根本上否定全球化價值,忽視了國際貿易對美國的歷史貢獻。這些政策已經引發市場動盪與通脹壓力,使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並將加速全球經濟秩序重構。
  • 正文:(2,5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幾乎無人預料到他會如此激進。特朗普以一場震驚全美的經濟政策轉向,全面推高了關稅壁壘。4月2日,他在白宮玫瑰園宣佈將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的關稅,並針對那些在他眼中“虧待美國"的國家實施更高的”對等“稅率(某些情況下遠超10%)。疊加其重返白宮後陸續出臺的其他關稅措施,短短十週內,這位前總統已為美國經濟築起一道堪比19世紀末的貿易保護高牆(見圖表)……

12.[511]特朗普關稅重創依賴亞洲供應鏈的企業

  • Financial Times(2025.4.2)
📚

按語:本文探討了特朗普政府新關稅政策對依賴亞洲供應鏈的美國企業造成的衝擊。1)新關稅覆蓋多國,尤其對中國加徵34%稅率,加劇了企業成本壓力。科技巨頭(如蘋果、亞馬遜)和零售企業股價普遍下跌;2)企業曾嘗試將供應鏈多元化(如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但新關稅範圍擴大,重點打擊東南亞國家,嚴重削弱效果;3)行業團體都在尋求豁免,或呼籲特朗普政府調整政策。關稅帶來嚴重的政策不確定性,正在威脅美國及相關國家(供應鏈調整佈局後受益的亞洲國家)的經濟穩定性。
  • 正文(2,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週三,在盤後交易時段,蘋果、亞馬遜和特斯拉等美國頂級公司的股價紛紛下跌,因為唐納德·特朗普全面推行的關稅政策對全球供應鏈構成了大範圍動盪的威脅。
在市場的初步反應中,科技公司是受衝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跟蹤納斯達克指數的期貨合約下跌了4%。蘋果公司因受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影響較大,其股價暴跌7%,亞馬遜的股價則下跌了約6%。
在各大科技公司高管花了數月時間討好總統,試圖讓可能影響公司利潤的政策有所緩和或獲得豁免之後,特朗普全球貿易戰的升級給科技行業的供應鏈帶來了重大風險……

13.[510]特朗普關稅推動全球化時代的落幕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2)
📚

按語:日前,特朗普政府透過全面加徵關稅的“解放日”計劃,試圖以強制政策,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此舉被認為終結了二戰以來的經濟全球化時代。1)文章強調了特朗普關稅所聲稱的產業邏輯;2)新關稅體系不僅針對中國,更為重要的是,針對了許多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發展出來的“友岸外包”國家(例如日本、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以及美國的鄰國墨西哥),對之前試圖重構供應鏈的企業造成重大打擊。未來針對這些國家的投資熱潮將中止;2)現在,確實有一些企業希望增加對美國本土的投資,包括美國本土企業、德企、臺企等,畢竟美國的市場大;3)但美國對所有產品加徵關稅,很多產品是美國本土生產不了的,沒有技術和原材料等;4)一悖論在於,特朗普說如果外國政府配合,可以調整關稅稅率,但這恰恰是企業最擔心的:如果關稅可以再次調整,那麼他們不急於重構產業鏈。5)結果是,大多數企業在觀望。整個經濟領域的企業支出計劃都在縮減。
點評:美國要振興本土實業,必須付出短期(甚至中期)的代價,只有透過長期一貫的政策,堅持下來,才有成功的可能。這實際上需要把關稅永久化、確定化——例如將其變成法律。然而,美國的政治制度及環境決定了,總統任期太短,兩黨分歧太大,市場和社會缺乏共識,各方都在博弈,而特朗普本人是交易導向的,把關稅作為談判籌碼,這都使得人們很難相信關稅政策能夠長期推行。而不確定性就是投資的最大敵人。企業很可能繼續觀望,付出代價的是美國消費者和美國經濟。
  • 正文(3,1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總統迄今最大規模的關稅閃電行動向美國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都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資訊:全球化時代已經結束。
特朗普的“解放日”計劃將對數萬億美元進口商品全面加徵關稅,表明白宮意圖強制要求銷往美國市場的商品必須在美國本土生產——這標誌著美國正式終結對超級全球化時代的支援,而這一經濟模式曾經推動世界經濟運轉數十年。
新關稅包括對外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以及更高的所謂對等關稅。中國面臨的關稅總計達54%,越南為46%,歐盟為20%……

14.[509]特朗普“美麗”的貿易戰

  • Financial Times(2025.4.2)
📚

按語:觀點文章,評析了特朗普政府加徵關稅的多重影響:短期內製造市場混亂,長期將推高物價並削弱經濟增長;政治層面或引發選民反彈;地緣政治上加速其他國家的聯合,“讓美國自己玩去吧”。表面上看,特朗普可以給自己帶來談判籌碼,但其交易主義策略的外交代價、經濟代價、政治代價很大:美國的國際信任持續流失,最終走向自我孤立
  • 正文(1,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曾稱“關稅”是最美妙的詞彙。週三股市收盤後,他宣佈將4月2日定為“解放日”以示慶祝。對美國貿易伙伴而言,這一天標誌著全球貿易時代的終結。特朗普將關稅提升至大蕭條時期《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Act)通過後的最高水平。對美國消費者而言,“解放日”意味著物價上漲。但對特朗普來說,這實現了他畢生夙願——向那些數十年來“掠奪”、“榨取”、“洗劫”美國的海外“騙子”與“寄生蟲”發動經濟戰。總統先生,您可真是直言不諱。
“解放日”的即時效應是混亂與不確定性,而這往往正是特朗普刻意為之——局勢越混亂,他越能獲得掌控感···

15.[508]特朗普關稅政策簡報:全面徵稅與精準報復

  • Financial Times(2025.4.2)
📚

按語:這是《金融時報》一條對美國加政關稅的簡報。包括:1)特朗普如何實施新關稅?何時生效?2)哪些國家和地區受到影響?3)是否存在豁免情況?4)這些關稅將持續多久?
  • 正文(1,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唐納德·特朗普週三宣佈對美國進口商品實施全面新關稅,將全球經濟帶入貿易競爭的新紀元。這些措施被特朗普稱為“解放日”政策——包括基準普徵關稅(baseline universal levy)和針對性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儘管許多經濟學家擔憂這些關稅將推高全球最大經濟體的通脹,但它們可能持續實施,直到特朗普認為其目標(包括增加財政收入和重振美國製造業)得以實現……

III. 如何加入(並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兔主席的寶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2024年11月上線至今,超過500篇文章、200萬字
定位: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國際臻選、快評
標籤:美國政治與社會、中美關係、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也可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快速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