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東
3月14-17日,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魯登科訪朝。訪問期間,魯登科會見朝鮮外務相崔善姬,與外務省副相金正奎(負責對俄事務)舉行會談,並按照通常流程,拜謁瞭解放塔,憑弔蘇軍烈士墓,參觀了祖國解放戰爭紀念館、主體思想塔以及國家禮物館。
3月15日,崔善姬會見魯登科
3月15日,金正奎與魯登科會談
3月14日,魯登科向解放塔獻花
以上四圖為3月16日,魯登科參觀祖國解放戰爭紀念館
3月16日,魯登科參觀主體思想塔
在朝俄關係提質升級的當下,作為分管亞太事務的副外長,魯登科訪朝是落實雙方外交部“常態化戰略對話機制”協議的組成部分;該協議是去年11月雙方外長會談達成的。按理說,這是一次常態化訪問,但在當前俄烏衝突、美俄會談、美烏會談以及當前半島緊張局勢背景下,這次訪問不能不引起重視。
對魯登科此訪,朝鮮方面語焉不詳,只是進行了原則性表述——“雙方具體討論本著2024年6月朝俄歷史性首腦會晤達成的協議和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精神,積極推動雙邊交流合作,在國際舞臺上加強相互支援與合作的實踐途徑,並達成了共識”,並沒有透露任何細節。當然,魯登科在平壤的參觀行程倒是有些細節,但那些細節其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細節是由俄方披露的。當地時間3月1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表宣告,表示魯登科訪朝期間“雙方就包括高級別及最高層政治接觸日程在內的雙邊關係發展現實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重點討論瞭如何落實2024年6月普京總統對朝鮮進行國事訪問時達成的各項協議”;“雙方再次確認了將切實履行去年普京總統與金正恩委員長簽署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的堅定意志”。於是,魯登科此訪的關鍵性細節出現了,即雙方討論了“高級別及最高層政治接觸日程”等現實問題。
高級別好說,魯登科訪朝與日前李熙用訪俄都是這個範圍,而且日漸常態化;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最高層接觸”。在普京去年訪朝並且邀請金正恩訪俄的背景下,“最高層接觸”意味著金正恩訪俄。
金正恩訪俄,勢在必然,問題是“何時”;外界傾向於認為,金正恩或將在今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前往莫斯科參加5月9日的“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式。這個問題,早在去年底我們就曾經探討過,當時我個人意見傾向於金正恩可能不會選擇這個時間訪俄,而是在此之前,比如1月份。雖然在當時傾向的時間段內,金正恩並未訪俄,但其可能不會在5月閱兵式期間訪俄的看法,還是目前我的傾向性意見。
當然,金正恩出現在紅場閱兵式觀禮臺上,會帶來較強的視覺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那首先是一次各國領導人云集亮相的外交集體活動場合。即便金正恩是舉世矚目的朝鮮最高領導人,即便當前的朝俄關係提質升級,但在眾多外國領導人中,他的個人光環也必然被削弱,而對善於把客場變成主場的金正恩來說,紅場閱兵式這個客場化為他主場的難度較大,“我所有目光的焦點在你額頭的兩道弧線”這種理想狀況比較難以出現。
此次金正恩訪俄,與他以往訪俄大致有些不同,因為他大機率是首訪莫斯科,而且以正式國事訪問的形式和規格,是對普京去年6月訪朝的回訪。這就對雙方的安排產生直接影響。顯然,以參加紅場閱兵式的方式實現其首訪莫斯科,不甚符合金正恩的要求,也不符合他一舉一動都要吸引全部目光的表演型人格。
反觀俄方,是否需要金正恩出現在紅場閱兵式上,其實是重點考量因素。對於俄方來說,80週年這個時間節點,有可能需要展現當前形勢下的“大團結”,因此可能需要金正恩與各國領導人比肩出現。在我看來,一方不甚情願,另一方則有所需求,這很可能就是朝俄雙方目前需要協調的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不是完全無解。雙方協調之後,很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當然,以上還只是個人的一點分析和推測。那麼,被元帥打臉怎麼辦?其實,這不是我關心的問題,因為元帥心、海底針,神鬼莫測,被打臉的外界觀察者多了,不在乎多我一個。我所關心的只是密切關注動向,儘可能做出準確的預判,以搞清鴨綠江對岸的這個鄰國究竟想幹什麼,更何況近年來我們的大部分預判是基本正確的。丹東草莓那麼甜,還保不齊有一兩個酸的呢,遑論研究一個國家。








-
金正恩於5月初訪俄,訪問結束之後順便參加紅場閱兵式。這種安排大致可以滿足雙方的各自需求。 -
金正恩於5月前訪俄,之後派代行國家元首外事活動的國務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以及朝軍儀仗隊參加紅場閱兵式。這種安排對金正恩有利,對俄方也不失面子,也可以大致滿足雙方的各自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