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將軍是俄烏戰爭最大的獲益者

混亂是階梯,對將軍來說,世界越亂越好。
文 | 修明
除夕到了,新的一年開始了,此刻全世界最高興的人,莫過於朝鮮的金正恩將軍。在過去一年,他和普京結盟,擺脫了外交孤立的困境,依靠俄朝聯盟獲得了寶貴的石油和火箭技術。自蘇聯解體,朝鮮進行“苦難的行軍”以來,現在無疑是朝鮮與金家最好的時刻。
對隔絕於全球化的朝鮮來說,一個孤立和充滿爭鬥的世界遠比一個和平和交融的世界更好,大國之間斗的越激烈,金家越能在大國的夾縫中存續下去。
01
曾經“牛逼”的朝鮮
在講金將軍的外交手腕之前,我們先要回顧下朝鮮歷史上最艱難的時刻,即1990年代“苦難的行軍”。

在“苦難的行軍前”,朝鮮的經濟是很發達的,根據韓國央行的資料,朝鮮經濟在1956-1989年的年均增長率為4.7%,其中在50年代,經濟增長率曾超10%,進入70年代後增長率才跌破3%。

在1950-60年代,朝鮮的生活水平高過韓國。1960年,韓國GDP與人均GDP僅為朝鮮的40%和55%,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統計顯示,1970年朝鮮的人均GDP為328美元,韓國為276美元,1975年後,韓國人均GDP才和朝鮮拉開差距。
朝鮮那時的農業、工業也十分發達,1970年朝鮮在完成第一個七年計劃後,宣佈實現國內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化。當時朝鮮的國內總髮電量為170億度,人均用電量接近1200度,而當時韓國的人均用電量不到300度,中國甚至不到150度。
1970年,朝鮮糧食的年產量更是達到800萬噸,80年代甚至一度達到1000萬噸,而1970年朝鮮人口不過1500萬人,也就是說人均糧食一年達到530公斤,而1970年,我國的人均糧食僅為289公斤,在糧食上不僅實現自給自足,還能將糧食出口賺取外匯。

朝鮮當時的農業機械化率在50%左右,雖然低於蘇聯和東歐國家,但在東亞僅排在日本之後。

另一個數字也能凸顯朝鮮當時的“發達”,1970年朝鮮的城市化率在56%-58%左右,僅略低於蘇聯(60%),遠超韓國(40%左右)和中國(20%)。
從數字上看,朝鮮的發展水平在東亞是名列前茅,似乎比南邊的對手發達的多,但實際上朝鮮的發展是有很大泡沫的,朝鮮與他南邊的對手一樣,其實都無法實現“獨立自主”,朝鮮半島地狹人多,資源匱乏,沒有域外大國的支援或融入全球化根本活不下去。
朝鮮早期的發展離不開蘇聯和中國的大量援助,朝鮮戰爭結束時,蘇聯就給了朝鮮9億盧布的無償貸款,並免除朝鮮戰爭期間朝鮮積壓的7.6億盧布債務,蘇聯還向朝鮮提供石油、冶金技術和機械裝置。
1980年,朝鮮拖拉機保有量估計在5萬-6萬臺之間,其中70%都來自蘇聯。1970年代,朝鮮每年還從蘇聯進口150-200萬噸的石油。
1960-1970年代還正值中蘇決裂,中蘇兩個大國都需要拉攏朝鮮以鞏固自身在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地位,透過利用大國間的矛盾,金日成左右逢源,賺的盆滿缽滿,當時中國經濟情況那麼困難,甚至也把最先進的工廠“打包”給朝鮮。
但是1990年,好日子結束了,蘇東劇變,蘇聯解體,曾經的老大哥不在了,朝鮮頓時失去了最大的金主和靠山。而中國也在1970年代末改善了中美關係,到1990年代,中國已經確立市場經濟的地位,並逐步融入西方主導的全球化。

無論是轉型後的俄羅斯還是靠攏西方的中國,都不再需要朝鮮這個“小弟”。一邊被西方制裁,一邊失去了曾經的靠山,朝鮮立即陷入了最困難的時刻。朝鮮官方將這段時期稱為“苦難的行軍”。

02

苦難的行軍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陷入混亂,無力援助朝鮮,再加上新任總統葉利欽親西方的政策,導致朝鮮失去了“大哥”。蘇聯崩潰後,中國一度成為朝鮮最大的援助國,1993年,中國向朝鮮出口的燃料和糧食佔到了朝鮮進口量的77%和68%。
但1993年,朝核問題爆發,1993年2月,美國發現朝鮮可能在研製核武器,隨後要求對朝鮮進行特別核查。面對美國的要求,朝鮮一意孤行,竟於3月12日宣佈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成為首個試圖退出NPT的國家。朝鮮的決定,甚至連中國都未提前通知。

朝鮮的舉動嚴重傷害了中國,1993年,中美關係正在改善,美國一直希望中國能夠管束朝鮮,但現在朝鮮的表態讓中國陷入尷尬境地,而且另一方面,中國也認為朝鮮研製核武器不利於半島的和平穩定。

當時,中國雖然反對美國對朝鮮升級制裁,但仍然透過減少援助的方式予以懲戒。在喪失中俄援助,又被美韓全面制裁的背景下,朝鮮人立即陷入了大規模饑荒和貧困。
朝鮮經濟從1990年-1998年9年經濟負增長,並於1994年開始陷入饑荒,朝鮮官方將1994年-1998年成為“苦難的行軍”。
這一時期,朝鮮的經濟全方面衰退,1990-1998年,朝鮮的煤炭產量從3315萬噸減少到1860萬噸,發電量從227億千瓦減少到170億千瓦,鋼鐵產量從336萬噸減少到94萬噸,原油進口也從252萬噸減少到50萬噸,由於燃料和電力嚴重不足,大部分朝鮮企業被迫停產,企業裝置運轉率僅為20%左右。

缺乏燃料讓朝鮮的農業機械停火,朝鮮的高機械化率反而成為禍端。1994-1996年,朝鮮的糧食產量銳減六成,金日成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要求民眾到鄉村工作,從而增加鄉村勞動力,金日成還推行“一日食兩餐”運動,以降低糧食需求,但這些措施於事無補。

1995年朝鮮又爆發嚴重的洪災,聯合國形容洪災是“70年之罕見”,聯合國認為洪災令100萬噸的糧食儲蓄被破壞,美國CDC則認為洪水讓朝鮮的農業產量下降了12%。
朝鮮農業的崩潰直接導致朝鮮人大量餓死,餓死的人數各家觀點不一,我認為最靠譜的是叛逃到韓國的朝鮮勞動黨前書記黃長燁的資料。

他認為1995-1998年朝鮮共有250萬人死於饑荒,其中包括5萬名幹部,光1997年死亡人數就多達100萬。黃稱這些數字是他脫北前從各級官員和高幹口中得知。如果黃的資料屬實,等於朝鮮1/10的人口都死於飢餓。

(叛逃的黃長燁)

饑荒大幅降低了朝鮮人的健康水平,世界衛生組織稱1998年朝鮮60.6%的兒童出現體重過輕的情況,慢性營養不良率達到62%,婦女營養不良的比例升至41%,在這段期間,朝鮮兒童的死亡率達到9.3%,嬰兒夭折率達到2.3%。

因為1990年代出生的人普遍營養不良,朝鮮只能一再降低身高標準,1990年朝鮮的徵兵要求還是不低於165釐米,到2005年已經下降到155釐米,到2012年,朝鮮開始對17-20歲女性實行義務兵役,女性身高只要不低於142釐米就可以入伍。不斷降低的身高標準表明朝鮮人的營養狀況不斷惡化。側面反映出1990年後,朝鮮人的生活狀況似乎並未得到實質改善。
(矮小的朝鮮士兵)
1994年金日成去世,二代目金正日上位,他父親留給他的無疑是個爛攤子,很難想象金正日是如何在這麼恐怖的環境下進行統治的,也許真的是金家的皇子教育太“成功”,真的是金家已經悟透了自商鞅、韓非子、馬基雅維利以來所有的馭民之術。
總之,朝鮮最終憑著內部的強壓和外交手腕(尤其利用了韓國左派的愚蠢)穩住了局面,到金正恩上任時朝鮮總算脫離了最危險的境地。
03
不能停的核試驗
2011年,金正日去世,金正恩上位,將軍迅速清理了反對派掌控了權力,並開始改善朝鮮人的生活。
金將軍實行了6.28措施和5.30措施,旨在減少國家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允許工廠和合作農場自主經營,允許一些市場因素存在。金將軍還設立了羅先經濟特區,試圖吸引外資,2013年,將軍又準備開發三個旅遊經濟區,試圖吸引外國遊客。
在將軍的“新政”下,朝鮮經濟確實出現一定增長,2016年朝鮮GDP增長率預估為3.9%,2014年朝鮮的人均GDP預估為1300美元,高於1998年“苦難的行軍”結束時的573美元,也高於1990年初的1000美元。可以說,在將軍統治的初期,朝鮮人的生活確實有一定改善。
可是好景不長,朝鮮很快又因核試驗遭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經濟再次衰退。擁有核武器是金家三代共同的夢想,尤其是經歷了90年代蘇聯解體,外部援助斷絕後,金家對大國的信任降到了冰點,所謂“獨立自主”成了金家三代人的思想鋼印。
對金家來說,只有核武器才能保障政權的安全和家族的安危,無論怎麼改革,都不能放棄先軍政治,尤其是核武器的研製,但朝鮮擁核嚴重觸犯了西方和中國的利益。
2013-2017年,朝鮮連續進行三次核試驗,特朗普隨即對朝鮮採取極限施壓政策,並與韓國大量開展軍演。面對特朗普的威脅,金將軍完全不退讓,並趁著新冠疫情關閉了邊境,上任之初的改革措施進而夭折。
拜登上任後,朝鮮繼續發展核武器,美國繼續維持制裁,甚至2022年,金正恩宣佈不再尋求無核化談判,稱核武器是“永久國策”。這一宣告讓美朝、朝韓改善關係的希望徹底破滅,甚至動搖了中朝關係,朝鮮陷入了空前的外交孤立。
2017年後朝鮮的經濟狀況外界不得而知,但據脫北者的口述看,朝鮮人的生活水平應該又下降了,部分地區對男性徵兵的身高標準甚至下降到了145釐米。
如果俄烏戰爭不爆發,朝鮮可能會遭遇第二次“苦難的行軍”,金將軍也將遭遇他老爸重新經歷過的“苦難”。但是在關鍵時刻,普京救了金正恩。
2022年3月,普京入侵烏克蘭,俄羅斯與西方徹底決裂,也陷入了外交孤立,長期的戰爭迅速消耗了俄羅斯的兵力和彈藥,在困難之下,俄羅斯將目光望向了朝鮮。
04
俄烏戰爭打破僵局
2023年俄烏戰爭陷入持久戰,普京很快面臨彈藥和人員不足的情況。
據美國情報部估計,截止2024年中,俄軍的死傷已經接近50萬,俄軍為了補充兵員一再放寬入伍的限制,甚至動員囚犯大量參軍,至今俄已進行了三次擴大徵兵。
雖然俄的人口多於烏,但普京因需要大城市的支援並不能完全動員民眾,俄和大量人口出逃的烏克蘭一樣,都面臨人員短缺。
戰爭也迅速消耗了俄羅斯的武器庫存,俄最先進的裝備在開戰第一年幾乎就損失殆盡,之後只能啟封蘇聯時期的庫存維持戰線,但到2024年,蘇聯時期的庫存也消耗了大半,這讓俄急需外界的武器和彈藥。
2023年6月,普里戈任發起叛亂,普京進入最艱難的時刻,金將軍決定“雪中送炭”,與俄羅斯結盟。
其實在2019年上,金將軍就希望改善對俄關係,但俄的回應並不積極。但到2023年,俄的處境已今非昔比,他和朝鮮一樣,都陷入了外交孤立,急需抱團取暖。於是2023年9月,普京答應金正恩訪俄,兩國迅速達成協議,金將軍同意支援俄羅斯寶貴的炮彈和人員。
美國估計2023年訪俄後,朝鮮陸續給俄羅斯運送了1.1萬個武器集裝箱,包括500萬發炮彈和火星-11級彈道導彈。得到朝鮮的炮彈後,俄迅速在戰場上佔據了優勢,烏軍前線稱俄烏之間的炮彈比達到了驚人的5:1。
為了答謝金將軍,2024年6月,普京訪問朝鮮,這是普京第二次登上朝鮮的土地,上一次還是2000年。這次朝俄直接簽署了《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條約》,條約幾乎恢復了1961年的《蘇朝友好互助條約》,規定如果朝鮮受到攻擊,俄羅斯將給予援助。
普京還給予金將軍寶貴的石油,朝鮮維持國家執行全年需要500-600萬桶石油,目前國際制裁將朝鮮石油的供給量維持在全年480萬桶,現在俄羅斯每年向朝鮮提供120萬桶石油以上,有效解決了朝鮮能源短缺的問題。除了能源,普京還答應給予朝鮮火箭和核電站技術,這對朝鮮增強國防實力大有裨益。
金將軍對條約是非常滿意的,普京訪朝結束後,朝鮮立即公佈了條約全文,並將俄朝定義為同盟關係。金將軍深知,朝鮮過去的輝煌得益於蘇朝同盟,過去的苦難也源於俄朝同盟破裂,如今他恢復俄朝同盟,將有希望讓朝鮮徹底脫困。
最新的訊息已經顯示,金將軍派出了朝鮮最精銳的部隊協助普京,根據各方情報,這1.2萬人是朝鮮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他們被派往庫爾斯克地區作戰。

與朝軍交手的烏克蘭軍隊稱,朝鮮人作戰英勇,他們拒絕被俘虜,他們一般會選擇自殺或者受傷後被自己人殺死,他們幾乎沒有投降的觀念。

但由於從未經歷過現代化戰爭,朝鮮人不知道如何對付無人機,他們幾乎成了移動的靶子。

烏克蘭無人機指揮官Boxer稱“他們非常驚訝朝鮮人以相對密集的隊形衝過田野,這對無人機來說是完美的靶子,俄軍從不會這樣做”。他還稱朝鮮人面對無人機甚至不躲閃,而是向無人機射擊,他們很快就被無人機消滅。
無人機操作手阿爾喬姆稱,與朝鮮人作戰有一種奇怪的體驗,就像玩簡單模式的電腦遊戲。烏克蘭情報局認為,朝軍可能因語言不通未和俄軍進行交流,俄羅斯人並未將對抗無人機的經驗傳授給朝鮮人,或者說他們希望用朝鮮人作為誘餌引出烏軍的火力。
在telegram上,確實有俄軍嘲笑朝鮮人,一段影片顯示,俄羅斯士兵和朝鮮士兵同坐在一個掩體裡,一名俄羅斯士兵說:“也許我們應該殺了他然後搶走他的步槍”。
(被拍攝到的朝鮮士兵)
烏克蘭稱,他們已經消滅了4000名朝鮮軍隊,並且捕獲了俘虜,他們還搜出了死去朝鮮士兵的日記,上面的內容顯示雖然朝鮮人傷亡慘重,但他們仍然記著將軍的恩情,其中一條寫道:“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執行最高指揮官的命令“。
(朝鮮士兵的信)

從戰場上朝鮮人的表現看,朝鮮士兵對將軍的忠誠度似乎遠大於俄軍對普京的忠誠度。連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都承認朝鮮士兵有巨大的“勇氣”,他們似乎受到了高度灌輸,明知攻擊是徒勞的但仍會發動進攻。

雖然前線的朝鮮士兵正遭遇傷亡,但這對將軍來說並不算損失,朝鮮最不缺的就是人,如果用人就能換來石油和盟友,那就是最划算的買賣。
無論如何將軍的計劃已經成功,而且在可見的未來還會繼續成功。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總結過全球化受益者與失意者。

中國是經濟上的受益者和政治上的失意者,俄羅斯是政治、經濟都失意,但朝鮮失意的程度比俄羅斯更甚。
俄羅斯至少名義上是市場經濟,並且在能源和軍火上有比較優勢,事實上也確實參與了國際貿易,而朝鮮則是完全封閉的國家,從未受益於全球化。
朝鮮過去的繁榮得益於冷戰時期的大國對抗,後來的衰敗源於冷戰的結束和世界和平的開啟,如今起死回生也是因為大國競爭再起,新冷戰初見端倪。相對和平與發展,朝鮮更希望世界進入戰爭與革命,只有大國間進行對抗甚至戰爭,朝鮮和金家才有生存空間。
隨著特朗普的上臺,將軍的計劃似乎快成功了,只要特朗普能終止全球化,放棄盟友,他就將獲得全面的勝利,那時朝鮮將以核大國的姿態重新登上國際舞臺,金家天下也將延續下去。目前看,將軍的計劃並非沒可能實現。

*本文為修明札記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199元一年,續費有優惠


加入星球后可入會員群
與修明、鳳來儀和其他大咖交流
讓我們擺脫短期、碎片化的視角,看本質,看長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