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打得全球股市落花流水。國內清明假期,大A剛剛躲過一劫,週一開盤,毫不遲疑,奮發猛追,一瀉千里。
這樣哀鴻遍野的場景,過去18年見過多次。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千股跌停,熔斷,再跌停。跌麻了。
特朗普咋回應呢?他說,只要你別賣,你就不會虧損。這句話聽起來混蛋,但也一定道理。問題在於,如果不賣,你咋知道它明天是不是跌得更厲害?你咋知道它啥時候能回來?
倒也有一個辦法,就是:根本不關心股價漲跌,不關心它回不回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攢股權,收股息。那麼,跌,反而是大好事。股價跌了,同樣的錢,能買更多的股票,能攢更多的股權。
這就是買股票的另一個思維:股權思維。買股攢股持股,而不炒股。具體做法是:選取不大可能倒閉且長期穩定高分紅的公司,積攢它的股權,做它的股東,透過它的分紅掙收益,躺贏。
五年前寫過股市、黃瓜、帶娃與股市,就是講這個思維。當時是這樣寫的:
即使在咱們這個上串下跳的猴市,優質的資產一定是有的。比如,我們看好某個大商場,它能創造很好的價值,寸土寸金,我們買不起一個鋪子,但可以買個幾手的股票,相當於買了它一平方米,做個一平方的微地主,分享收益。比如喜歡某個新能源汽車,看好它的發展前景,但搖不上號,那就拿一輛車的錢持有它的股票,跟它一起成長。比如茅臺,自己不會喝酒,買也買不到,家裡也沒地方放,那就買點股票存著;如果茅臺太貴了,1手就是17萬,買不起,那就買幾瓶便宜點的好酒。如果你要戒酒,可以試試這樣:每個月拿買酒的錢,買個100股這個酒的股票,幾百塊錢,每個月都買,不用管它價格高低。10年下來,你看你省下來的酒錢,一定成長了很多倍,估計可以買車甚至買房了。同理,咱們沒礦可挖,可以持有幾百股煤炭;咱們幾千塊錢實現不了開鐵路的夢想,可以買幾手鐵路股票……這就是分享成長。即使股市熊個四五年,價格在低位波動著,也不用去操那個心,因為價值在成長。退一步,即使僅僅是看股價,也很划算,因為那些長期的股票,哪怕一直趴那兒,總會碰上一次牛的機會,四五年來一次漲個20%-30%是很常見的,平均到每年也是5%以上的優於定期存款的利息了。
當時發了宏願:辛苦工作三十年,留給子女100萬股工商銀行股票,每年分紅30萬+以上,就相當於多了一個人的工資——我不在、如我在。如果當時就真去做了,該多好。可惜當時幾乎沒有行動。好在前年開始行動,也不晚。
選好公司(看分紅的穩定連續和股息率)之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買儘量多的股票。什麼時候能買更多數量的股票?當然是股價越低越好。
所以,對於攢股人來說,今天是個好日子。一直盯著幾隻分紅穩定、但股價太高的股票,終於等到了今天。一次暴跌,同樣的錢,買到了更多的股權。就像買茶樹,只有1萬塊錢,以前一棵茶樹100塊,只能買100棵茶樹;今天突然暴跌,一棵茶樹50塊,一下能買200棵茶樹,還猶豫什麼,趕緊買。以後呢?不用管茶樹價格是漲是跌,以後盯著200棵茶樹摘茶就好了。
這種暴跌,是市場難得的饋贈,過幾年來一次。就像落難王子,突然到你家,是歷史給予的機遇。
所以遭遇暴跌,不慌反喜。跌停板上,誰敢來“接刀子”?那得多大膽?實際上,膽大的可能接,膽小的也會來接。所謂膽小,就是不敢去預測市場、不敢去賭輸贏,只敢盯著那種穩定的可靠的高股息股票,遇到暴跌的機會就買一些存著。現在的我,就屬於這種膽小的——不敢賭不確定的暴富,只敢慢慢做確定的事。
今天就這樣買了一些股票。中海油,股息率5%以上,很想買它,但是太貴,高攀不起,今天突然遇難,暴跌15%。王子落難,毫不遲疑,收入懷中。

還有心心念唸的留給子孫的工商銀行,可惜今天跌得不夠多,也在最低點6.61買了一些。

還有,一直覬覦的菜百黃金,北京的老字號。沒那麼多錢買黃金,今天就找個機會,買了一點它的鋪子。

想著以後走進菜百,不會心虛了!鄙人是你的股東,你得每年給我分紅。
這三個的股息率都挺高,而且穩定。工行股息率在4.5%以上,中海油和菜百都在6%以上。要找穩定的5%、6%分紅的資產,對於普通小戶來說,太難了。即使明天繼續跌,我今天的投入,也基本穩妥地享受未來的分紅。這幾家有沒有風險、會不會降低分紅、甚至會不會倒閉呢?當然都有可能,所以只能選相對不太會倒閉的。宇宙大行和三桶油,事關國家經濟命脈,如果連它們都倒了,那麼留在手頭的人民幣也沒啥用了。只能不相信它們會倒,只能相信國家贏,這是分析判斷,也是選擇和信仰。
我這裡不是推薦股票,只是傍晚時分,看著外面藍天白日,開啟微信群,都是哀鴻遍野。此刻我想,為啥我這棵老韭菜今天不再驚歎慌亂、反而心生竊喜了?是因為被收割無數回、被毒打無數遍之後,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帶來的認知的改變和行為的改變。

從炒股到攢股持股,從炒股價到攢股權,從幻想今天買明天漲了就賣、到長期持有分享成長,緊張焦慮看盤面到不看不想雲淡風輕,其實是一種思維的改變,也是生活態度的改變。
據說,巴菲特說過,慢慢變富,才是靠譜的致富之道。攢股,與優質企業和優秀的人的共成長,就是慢慢致富。這跟外娃和種菜,是一個道理。靜待花開。
不如好好攢股,然後我們一起,每天好好工作掙錢,再好好讀書、好好運動,健康生活,學習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