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狂賣,中國巴菲特狂買

雖然巴菲特和中國巴菲特的操作開始不同頻,但他們所遵循的,仍然是同一套投資邏輯:認可生意本身的價值。
作者:楊知潮
來源:略大參考

頭圖來源:AI製圖

文章已獲授權
巴菲特只有一個,但中國巴菲特卻有很多——但斌、段永平、李錄,林園、趙丹陽,他們都曾在很多時候被很多人稱為是“中國的巴菲特”。
網路上對他們有一個通俗親切的簡稱——“中巴”。
中巴是“老巴”的繼承人,他們會把《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當成投資體系框架。和老巴一樣,他們信奉長期投資,無視短期市場波動,只專注於長期利益。懂投資的人往往會選擇相似的標的,於是中巴和老巴的持倉也往往非常接近。
——這看起來有些“抄作業”的意味,但事實並非如此,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有些人的投資收益率也超過了老巴本人。巴菲特也會就投資向他們之中的個別人請教和討論。“中巴”的戲謔,只是聞道有先後的時間結果。
在這場關稅引發的資本市場狂跌前,巴菲特持續把股票換成現金,而幾位中國巴菲特們卻依然選擇持有股票,尤其是但斌,他對英偉達等科技公司保持著超高倉位,並承受著由此帶來的超高虧損。
當然價值投資是一個以10年、20年為單位的活動,幾天內的誰虧誰賺,誰買誰賣,只是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01 提前賣股票的巴菲特
即便巴菲特已經成為全球最有錢的投資者,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他都要被散戶和新聞媒體質疑“不懂投資”。然後或許在幾年後,由於躲過了某場危機而再次被全球推崇。
比如2000年的世紀之交,彼時的全球網際網路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泡沫,思科、亞馬遜、eBay等新興網際網路股票以倍計的增長,勢頭完全不弱於2023年的英偉達。但這些全都被巴菲特錯過了,“老古董”,“過時了”等評價在彼時屢見不鮮。當然,隨著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巴菲特對科技公司的忽視又成了“堅定”、“不追泡沫”。
再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中對GE和高盛兩筆成功投資後,巴菲特再度被尊為股神。但2008年以後,巴菲特的收益率開始被標普500指數超越,“巴菲特老了”的聲音再次出現。
巴菲特70多年投資生涯的風評,就是不停地在“封神”和被質疑中迴圈。
而眼下正是他封神的週期。
整個2024年,巴菲特最重要的工作就一項:賣股票。
巴菲特是一個全球性投資者,但2024年的他不光是不信任美股,他似乎是不信任何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BRK)此前連續九個季度減持,現金持有量創紀錄地達到了3340億美元,這讓BRK持有的美國短期國債超越了美聯儲。
巴菲特的拋售起初並不被許多人看好。巴菲特此前的第一持倉是蘋果,2024年上半年,巴菲特總計出售了5.059億股蘋果,價格為186.15美元,但進入下半年,蘋果公司股價持續上漲,一度接近260美元,這意味著巴菲特在拋售中“少賣”了超過200億美元。
圖:(左)巴菲特2024年Q1持倉,(右)最新持倉
但時間總是站在巴菲特這邊,當關稅的大棒開始揮舞,他手裡的現金成為了最好的避險資產。
2025年第一季度,納斯達克出現了10%左右的下跌,外界開始意識到巴菲特的操作合理性,“逃頂”的BRK.B股大漲11%。
而巴菲特真正的“封神”要等到4月份。在標普500大跌12%,蘋果大跌20%的三個交易日里,BRK雖然也沒能獨善其身,但“僅”下跌了約10%,最多也不過下跌了14%。在美股萬億市值的股票裡,是表現最好的一個。眼下,蘋果股票比BRK出售時還低了5美元左右。
未來很多年內,仍然會不斷有人質疑巴菲特的投資水平,但至少這幾天裡,這樣的聲音少了很多。
02 血虧的但斌
中巴和老巴的操作總是相似——比如自從段永平2012年左右買入蘋果股票後,巴菲特、但斌陸續全部買入了蘋果。但這一次,中巴們沒能和巴菲特同頻。
林園和趙丹陽的持倉公開程度較低,但斌的持倉卻是相對透明的。這位親自採訪過巴菲特的中巴,剛剛在2024年成為頭號明星經理人,由於對英偉達的投資,他的基金登頂中國百億私募的冠軍寶座。
但剛進入2025年,他就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在巴菲特持續減倉美股換取現金的同時,但斌的重倉卻帶來了不小的虧損。他旗下的東方港灣海外基金有一支海外基金,名為“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雖然未必能反映全部資訊,但也足以窺見他的投資偏好。
根據基金披露,其總資產為9.95億美元,英偉達就佔據了接近30%的倉位,英偉達、FNGU(一支做多前十科技股票的ETN)、Meta、微軟、蘋果這五大投資標的佔據了該基金約70%的倉位。
這與但斌在個人媒體上的言論也是一致的:他一向唱多英偉達,並且多次透露自己將繼續買入英偉達的計劃。這讓他的基金在2024年大賺,也讓他在過去幾個月裡鉅虧。
早在關稅大棒之前,英偉達和蘋果就已經經歷了雙位數的下跌。不難推測,今年但斌在這幾隻股票上的虧損幅度可能高達30%-40%。尤其是FNGU這支標的,這是一個三倍做多ETN,相當於使用了三倍槓桿,跌幅也會超過正股。這支投資標的在過去一個月大跌20%。
考慮到體量,但斌很可能是2025年至今國內虧錢最多的投資人。
據但斌自己透露,原本他也和巴菲特一樣,清理了70%的持倉,但此後由於擔心錯失人工智慧時代,很快又買入。這次重新買入,成為了但斌鉅虧的導火索。
熟悉巴菲特的人不難發現,“怕錯過人工智慧時代”這種想法看起來非常不像巴菲特,相比於對企業質地的追求,這明顯更像是追風口。不過這也是但斌的老爭議了,儘管他經常把老巴掛在嘴上,但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名帶有一定投機屬性的trader,比如他會關注股價短期波動的影響,會討論股價什麼時候“到底”——這些都是巴菲特幾乎從不會提到的。
這次但斌也受到了短期股價下滑的影響,不過他的態度是樂觀的,經歷了暴跌後的但斌瘋狂地給自己打氣,比如4月6號他發文稱:堅持就是勝利!投資有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智慧,還需要堅強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的勇氣!
他還表示,每次大跌後的一年、三年、五年,回報率相當驚人,沒有一次例外。
03 還在打球的段永平
已經減少發聲頻率的巴菲特,最近因為一則謠言上了頭版。
社交媒體瘋傳一條影片,影片裡的巴菲特透過畫外音的方式表達了對關稅的支援。這類謠言在任何國家的任何平臺都不罕見,但由於特朗普的親自轉發,導致它的傳播範圍之廣,巴菲特本人和伯克希爾也不得不親自闢謠。
巴菲特還告訴媒體:在伯克希爾5月3日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舉行年度股東大會之前,他不會就市場、經濟和關稅等問題與任何人交流。
這麼大的事,巴菲特卻遲遲不發聲,幾個月的“靜默期”給了外界無限遐想,人們不知道老巴如何看待這場全球資本市場的風波,當下又在如何應對。
相比靜默的巴菲特,另一位中國巴菲特,也就是段永平的應對風波的方法卻是很清晰的:繼續打高爾夫球。
段永平一年也很難接受一次採訪,但他的行蹤卻十分公開,這位教父級別的企業家在雪球的發聲頻率堪比鍵盤俠,幾乎每一天他都會上線聊一聊投資、生活乃至育兒。
4月5日,美股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暴跌,他釋出了一條動態:“今天沒時間熱身,頭兩個洞就打壞了。第11洞走神了,還搞了一個三推。後面兩洞有想法,覺得自己今天可以平標準桿,結果又走神了。golf打好確實不容易的。”
有心情打球,還有心情聊球,完全不像是剛剛大虧的人。段永平的資產總數是個秘密,但保守估計也在百億美元以上,甚至有觀點認為他是真正的華人首富。而他重倉的蘋果,在過去三個交易日大跌約20%,這意味著他的短期損失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然而,淡定的段永平不光打球,甚至還在買股票。他在暴跌之前已經透露,決定買入英偉達的股票,並透過BuyWrite策略購入了925萬美元的英偉達股票。他還表示開始喜歡“Mr Trump”,因為這給他帶來了更多以好價格買入股票的機會(即他的政策造成的美股下滑)。
關稅風波也沒能影響他的買入決心,4月8日,他發文道:山也還是那座山,梁也還是那道梁!並表示繼續買入一些蘋果、NVDA、Google、TSM、騰訊。
隨後,段永平連續在個人媒體號上分享了多個“實戰記錄”。僅下面一張圖片裡的交易,如果行權,段永平就將買入4000多萬美元的英偉達。除此之外,段永平還大筆買入了谷歌、臺積電、騰訊的股票。
圖注:為了自己的高爾夫愛好,眼下段永平的大多數股票都是透過期權的方式買入的。這樣就不需要盯盤時刻關注價格。
這並非暴跌後的“抄底”,而是段永平一直沒有像巴菲特一樣大規模持有現金,反倒堅持重倉。今年早些時候,由於關稅的潛在影響(還未落地),包括英偉達、蘋果、谷歌在內的多個美國科技公司就已經出現了一定下跌。但段永平還是堅持買入上述多支股票。
整個2024年,在巴菲特狂賣的同時,段永平也是反其道而行之,瘋狂買入。普遍被認為是由段永平管理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基金雖然在去年三季度減持了1000萬股蘋果,但他並沒有像巴菲特一樣換成現金持有,而是重新購買了中概股。
比如他表示每天賣1000個騰訊的put來買入騰訊——這相當於每天買入約4000萬港元、每季度買入40億港元的騰訊股票。此外,他還把拼多多股票持倉增加了一倍。
一邊狂買,一邊狂賣,老巴和阿段這對互相認可的投資人開始不同頻。
04 重要的是價值
對於把不同投資人短期收益和操作進行的比較,巴菲特本人恐怕不會感冒。
相比於分析這種短期內的操作和盈虧現象,這個90多歲的老人把時間當成朋友,他的股票持有周期不是一年,三年,五年,而是永遠。——這不意味著巴菲特不賣股票,而是當他買入一個股票時,他並不會考慮賣出的問題,他相信那些最優質的企業,永遠會以內生式的增長和分紅回購的方式回報他的股東。即便永遠持有,收益也會是豐厚的。
而在“永遠”的時間尺度上,分析一次暴跌時不同投資人的動作和收益,未免有些太過狹隘。
作為巴菲特本人亦認可的投資人,段永平也把無視短期波動常年放在嘴邊,他多次表示希望自己持有的股票下跌,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價格繼續買入——哪怕沒錢,這也有利於公司的回購。
他也做到了言行一致,他從來不在個人社交媒體上抱怨股價的下滑,反倒總是在下跌時“開心地”加大買入的力度。4月8日,他也用到了“山也還是那座山,梁也還是那道梁!”,顯然,段永平在乎的不是市場風向,而是企業本身是否還足夠優秀。在他眼裡,蘋果、騰訊、谷歌、拼多多這些企業,具備穿越週期、穿越的能力。
哪怕是被質疑為投機者、有追風口嫌疑的但斌,他對英偉達等AI科技公司的欣賞也是貫穿始終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短期是買入還是賣出,賺錢還是虧錢,中國巴菲特與巴菲特的核心仍然是一致的,他們都相信自己所購買的企業本身的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