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
本文字數:1960,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李秀中
近日,各大城市陸續釋出2025年土地供應計劃或者住房發展年度計劃。在嚴控增量的政策導向下,多數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供應出現大幅縮減,最高下降超過150%。而廣州等少數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供應仍在增長。
多數城市供應大幅縮減
4月14日,西安市住建局釋出了《西安市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該檔案顯示,2025年度全市土地預計供應總量44430畝,其中住宅用地15105畝(包含安置用地3041畝),商服用地2604畝(包含安置用地173畝)。
相比2024年度,西安市今年的土地供應總量和住宅用地供應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相比2024年的52507畝,今年的供地總量下降了15.4%,相比2024年的19242畝,今年的住宅用地量下降了21.5%。
第一財經梳理了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萬億GDP城市等重點城市的供地計劃,在已經發布的20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今年都減少了土地供應數量,其中,寧夏銀川住宅用地量下降了153%,在已經公佈的城市中下降幅度最大。
另外,東莞、煙臺和廈門住宅用地下降超過了4成,分別下降了42.7%、46.4%和44.8%。成都、寧波、杭州、南寧則下降超過3成,分別下降了35.2%、35.5%、35%和33.6%。重慶、合肥、西安、無錫也下降了超過2成,分別下降25.6%、21.1%、21.5%和21.7%。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第一財經表示,城市政府縮減土地供應,是響應了去年“嚴控增量,最佳化存量,提高質量”的政策導向。這一政策調整是基於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的重大變化。
東莞市在其土地供應計劃中稱,穩妥推進住宅用地出讓,綜合考慮地塊成熟情況、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庫存等因素,合理制定年度土地出讓計劃,加大土地推介力度,從源頭上穩定市場預期。
杭州也在計劃中說明其土地政策的導向,堅持以需定供,科學合理確定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提高住宅用地供應精準性,落實分類調控要求;對於商品住宅去化週期過長、存量房地產用地過多、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的區域,暫停新增住宅用地供應;對人口淨流入、確有需求的區域,適當增加商品住宅的供應。
廈門也明確要求合理確定住宅用地總量和結構。其中,要詳細測算住宅供應總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供應,以近三年住宅用地平均完成交易量及對應的住宅建築面積,作為測算2025年度商品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規模的依據。
嚴躍進認為,縮減土地供應的本質,是要消化既有的存量房屋和土地。雖然土地供應有所減少,但並不意味著土地供應不足。各地對住宅用地仍有比較充足的供應。

這些城市逆勢增量?
不過,在已經公佈的20個城市中,仍有4個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保持增長。廣州、三亞、石家莊和唐山今年住宅用地分別增加了21.3%、1%、5.2%和7.7%。其中,後面3個城市增幅不大,而廣州增加比較顯著。
廣州在供地計劃中稱,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全面落實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對商品房建設嚴控增量、最佳化存量、提高質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則,科學調節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節奏和結構,有效引導、協調和穩定市場預期。
嚴躍進表示,部分地方的住宅用地供應有所增加,並非單純數字上的增加,實際上在結構上也有所調整。新增的土地供應,應該是一些質量較好的用地。以廣州為例,廣州現在對存量土地的盤活力度較大,因為正在發行專項債,所以盤活的土地可以更多地用於住宅用地供應。這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土地供應上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透過盤活存量土地來增加優質住宅用地的供應。
2025年,北京市安排住宅用地955~1015公頃,其中,首次對商品住宅用地實行彈性供應,安排商品住宅用地指標240至300公頃。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向《北京日報》介紹稱,“北京加大了優質地塊供應,優先保障軌道站點周邊及城中村改造資金平衡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同時加大了站城融合力度,適度提高軌道站點周邊用地建設強度。”
其實,從今年一季度的形勢來看,在增加優質地塊供應、控制增量、樓市出現小陽春等多種因素的帶動下,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場出現了活躍跡象,甚至北京、上海、杭州和成都等多個城市還接連出現單價“地王”的現象,刺激著土地市場和樓市行情。
廣州市住建局資料顯示,1~3月,全市一手住宅網籤面積172.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8%,11個區同比增幅均超過10%;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242.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2%。庫存方面,截至3月末,一手住宅庫存面積降至1022.62萬平方米,較去年底減少56.64萬平方米,去化週期縮短至14.3個月。
嚴躍進認為,當前部分城市出現的樓市小陽春,會帶動土地市場的行情。這些城市多為核心大城市,如成都、杭州等,其土地市場表現相對活躍。這反映出,在房地產市場調整期,一些核心城市仍具有較強的市場吸引力和發展潛力。
微信編輯 | 小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