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圖片▲立即收聽

今年GDP增長目標定在5%左右
|點評|以中國現在的經濟體量來說,將今年GDP目標定在5%左右較為合理。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去年全年在0%附近徘徊,今年將漲幅目標從原先的3%下調至2%,更加符合推動物價溫和上漲的目標。為了提振國內經濟表現,今年財政計劃支出力度明顯加大,重點放在加碼“兩新”“兩重”政策,多舉措支援房地產市場企穩,以及新興產業的基建等領域。
今年國內外綜合情況更加複雜,需要強有力的政策為宏觀經濟修復注入更強的動力。報告中特別強調政策前置發力,後續不排除更多儲備政策陸續推出。消費、就業、創新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頻繁出現的詞語,也將成為今年各部門的重點工作方向。
德國擬設立5000億歐元基礎設施基金
|點評|近兩年德國經濟陷入負增長,經濟衰退對製造業影響尤為嚴重,汽車與化工兩大重要支柱產業都面臨不小的挑戰。製造業萎縮、出口疲軟,加上地緣政治等外部衝擊,德國國內投資和消費信心嚴重受挫,企業破產裁員增多,失業率上升。走出經濟增長停滯的困境,將是新政府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此前堅持“債務剎車”限制政策,德國的財政支出空間有限,難以透過財政手段刺激經濟增長。這次設立鉅額基礎設施基金,財政政策或將迎來重大轉變。如果這一計劃成行,以基建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創造就業,不僅能在短期內激發德國經濟活力,也有望為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在經濟發展中爭取更多獨立性和自主空間。
2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49.3%
|點評|2月本身天數較少,疊加春節假期影響,物流業景氣指數和業務總量指數均有所回落。分地區來看,東部和中部地區的業務總量指數仍處於擴張區間,節後經濟活動陸續恢復,企業復工復產加快,尤其是2月下旬業務量增長顯著。西部地區2月業務總量未見明顯增長,但新訂單指數較高,後續物流復甦腳步會進一步跟上。
新一輪補貼政策拉動下,民生消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物流需求得到有效提振。受益於降低全國物流成本的要求,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月物流企業成本指數有所下降。當前物流企業仍在陸續復工,後續可能還會面臨一定成本壓力,企業的經營條件還需要不斷改善。
臺積電計劃在美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
|點評|特朗普上臺後,為推動半導體產業迴流美國,不斷透過關稅政策施壓。臺積電此時追加在美投資,或也是安撫特朗普以換得短期“太平”。特朗普計劃對進口晶片加徵關稅,但具體實施仍待落定,也符合其一貫博弈作風,為企業留足操作視窗。根據臺積電的投資計劃,建廠將增加就業崗位,增設封裝廠和研發中心則有助於提升美國的半導體實力,應該都是特朗普所樂於看到的。
雖然“關稅大棒”成功引來臺積電的鉅額投資,但其能在多大程度提振美國半導體產業,仍充滿不確定性。美國在半導體制造環節長期依賴外部供給,建設本土供應鏈的成本高昂,更需要時間。同時,美國半導體銷售主要靠出口,在其管制壓力下,包括我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在加快半導體自主化,美國未來可能還會面臨市場流失的反噬。
特朗普揚言廢除《晶片法案》
|點評|特朗普想要廢除《晶片法案》並非希望重新推動全球晶片行業市場化程序,而是想要節省出更多經費。特朗普以加徵關稅為威脅,促使臺積電等全球晶片企業赴美建廠,避免或減少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關稅提升。然而,拜登政府時期簽署的《晶片法案》中承諾的補貼,有一部分已經發放,並且與很多晶片生產企業達成了協議。
如果特朗普真的廢除了此法案,後續補貼發放將成為空談,前面發放的獎勵也有可能被收回,晶片企業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在美建廠的經濟問題。並且,跨國企業們將對美國政府的信用度產生懷疑。特朗普在制定政策時反覆無常的態度已經給全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未來四年,這種影響或許還會不斷擴大。
李嘉誠擬出售巴拿馬運河等43個港口
|點評|李嘉誠計劃賣掉的港口中,包括了此前被特朗普“盯上”的巴拿馬運河港口。巴拿馬運河作為北美洲與南美洲的交通咽喉,是全球貿易的關鍵節點。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口集團,長期負責著巴拿馬運河沿岸兩個港口的運營。巴拿馬港口業務帶來的收入有限,面對一度揚言要“奪回”巴拿馬運河的特朗普,李嘉誠此時“西退東守”賣掉港口,可能也是出於規避地緣政治風險的考慮。
相較而言,香港和內地的港口業務增長較為穩定,保留這部分資產,意味著長和並未放棄在亞太地區的核心業務。而在出售非核心港口資產後,長和能獲得一筆頗為可觀的現金流,資產負債情況將得到明顯最佳化,未來要調整業務佈局也會有更大空間。
2月A股新增開戶284萬
|點評|股票開戶數與A股行情走勢高度正相關,今年2月疊加春節假期,交易日較少,但震盪上行的行情加上去年底股市快速上漲的餘溫,還是吸引了很多新投資者參與到股票市場的交易中。春節期間走親戚串門時,難免有新老股民會提到去年底在股市中賺到了錢,而多數行業景氣度偏低,相比之下股市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2月市場成交量一度恢復至2萬億水平,市場內針對科技股的題材炒作經久不息,與新股民進入也有很大關係。一時的賺錢效應難以將新股民長期留在市場中,行情平淡後休眠賬戶的比例又將提升。培育長期價值投資土壤,才能使更多資金願意留在股市。
週三兩市震盪反彈滬指漲0.53%
|點評|週三國內外事件不斷,兩市權重股偏強,帶動指數微漲。從板塊上看,熱點板塊主要受兩會影響,財政支出力度加強,市場對於擴大基建的預期升溫,工程機械板塊走高。兩會中首次提及6G等概念,通訊裝置板塊走強。會議對於房地產行業缺乏超預期表述,地產板塊全天走低。整體上看,會議整體符合市場預期,投資者觀望態度較濃,有關會議的討論和預期在週三盤後有所升溫。
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國內後續經濟發展步調現在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市場預期暫不明朗,無論是針對題材炒作還是基本面變化預期,暫時都沒有形成一致性。後續行情該如何展開,還有待更多資訊出現。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 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