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藍色字
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資訊

這是一門叫做公學的學問,顧名思義就是一門為公眾服務的、把公眾組織起來的、眾志成城的學問、是一門集體化的學問。這是一門和私學完全相反的學問,是為所有人利益服務的學問。這是一門實現全社會集體化、公有制、計劃經濟的學問。
為什麼說它是最上乘的學問呢!因為這學問做得好,大家如能得以在公路上發展,那麼就能享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巨大的好處了。
而這個學問的創始人,最著名的其實當然就是馬克思了,用保爾·柯察金的名言是最能夠說明修養這門學問的人的。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馬克思的公學是一分為二的,第一部分就是如何對奪取權力,另一方面就是獲得權力後的建設。
雖然馬克思極其重視言行合一,主張實踐和理論是辯證的關係,但是,因為馬克思當時的社會條件的欠缺,因此他也就沒有實踐機會,這樣也就造成了他的奪權的一套的思想理論設計是相當的粗放的。這就是知行沒有合一導致的欠缺,而這方面的欠缺後來因為列寧和毛主席的革命實踐而得以完美解決了。
列寧的貢獻就是:在一個國家裡實現了工人武裝革命的成功,列寧在理論上、實踐上實現了透過產業工人的暴力革命而在一個國家裡讓革命的成功了,而這個貢獻是馬克思所欠缺的,因為他沒有條件去實踐,因此也就沒有辦法透過用實踐去修正理論了、讓這兩者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而毛主席的革命實踐就更加牛逼了,為什麼呢?他的貢獻是讓一個農業的大國、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一躍革命成功,因此他的思想普適性就更大了,這幾乎是被後來的馬列革命者當成是經典了。

毛主席在理論上、革命實踐上(軍事、政治等方面)都完美地系統地解決了公學派奪取權力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說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他的以弱勝強的軍事思想,他的統一戰線、他的游擊戰略戰術,他的3灣改造、古田會議決議、延安整風,這一系列和後來的新式整軍,這些就極為有效地團結了絕大多數的人,讓隊伍形成了科學、革命的毛澤東思想,這就為革命奪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和基礎。這就是公學派武裝奪權的最頂峰的學術、理論,也是遠遠勝過馬克思的地方。
當然,奪權是基礎,它是為建設服務的,因此毛主席才會說他的一生只幹了兩件事情。而文革當然是其中的核心、建設公學的思想實踐。可眾所周知,這一革命實踐是以失敗告終的。而這也就證明了這門公學,尤其是涉及到建設方面的,那是一門頂級的學問。而後來者沒有毛主席的本事,因此也只能走一條和古往今來都一樣的老路了,也因此,現如今大家都在修私學了,都在研究怎樣當好秘書、個人升官發財、成功、成名,而有關整個社會,大家都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學問早已經被大家丟棄了、甚至是被妖魔化了。
公學被妖魔化,實際上證明了這個世界的牛鬼蛇神實在太多了,他們噁心於這一口,也因此才會去妖魔化公學的。

如今靜心去研究公學的實在是鳳毛麟角的,因為就是連能力最強的毛主席都以失敗告終了,他一走整個社會就右傾,公的一套也就被私的一套給逆轉了。如今的社會都是而以私的為核心了,大家正在研究怎樣獲得個人利益的心學、厚黑學、成功學了,就連毛澤東思想都被他們當成是最成功的成功學範例去學習了,如現在的那些企業家都承認是這樣乾的。
而我過去實際上也是走的是這樣一條道路,我打工受氣以後就想自己創業以解決自己的困境,結果是:不如願的我卻因此走向了一條修煉公學的道路了,我創業的金點子個性化生產因為條件所限,因此就讓愛思想的我把它給深化成個性化利益了,而現實的繼續的挫折讓我認識到了人性和利益性就是主宰人和社會的根本。而這樣也就迫使我修心,修煉起為社會的公學來了,我也因此明白了因為人性難改、利益有限不能改變,因此最能改變的就是利益通用的特性,只要改變了它,那麼我們之間的利益矛盾就會劇減,而階級和階級社會實際上就是利益矛盾的產物。如果控制了利益通用的特性、消滅了利益矛盾,那麼階級社會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嗎?確實,是實踐和挫折讓我發現了最終消滅階級社會的根本在於控制利益的通用特性,而這也是我對於公學的一種貢獻。

因為個性化利益方案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很大,因此當我認識到了感測技術以後,我就發現了它能做到徹底的讓利益各就各位。因為我一直以改造利益的通用特性為本,因此這就讓我和利用資訊化改造利益的特性結上了緣了,後來也就更進一步認識到了人的利益和人的行為價值相關了,而這也是資訊化讓我發現了這樣搞是可行的。而這樣的一次進步也就讓我的公學的水平更進一步了,同時也讓我離馬克思的距離更近了。對比他的集體化的思想,我發現過去的個性化利益和利益的各就各位的思想和集體化之間的距離還是不少。而隨著人的行為價值和人的利益相關的思想的深化,我也就越來越和馬克思的集體化思想重疊了,我這才發現我修的就是公學。我再逆向、縱向、橫向去探索,因此我就發現了公學中許多的學問。

毛主席一走以後,走公路的中國就被迫改走私路了,這實際上就是過去公路有著致命的缺陷的結果。因為大家過去一直是私學中過來的、也都是私學一套下過來的人,因此凡是為自己做事是非常買力的,但是為公家辦事就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了。當然,毛主席那個時候,他在政治和思想教育上很有一套,因此走得也比較深,但是總體來講依然還是沒有改變這一局面、讓公學、公的一套成為核心、主流,也因此才會導致毛主席走了以後社會就完全逆轉了。
公學派最厲害的角色走了以後,後繼無人就讓公學被廢了、甚至被妖魔化了。這實際上就是人類向公學發展的一次最大的遺憾的事件。確實,人性的自私佔主流和人性當中的大公無私的影響力的弱小導致了公學的休學。這實際上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而這也是說明公學在建設方面是門頂級的學問。
在公學的奪權方面,毛主席是最厲害的學問家,他能把沙子扭成繩子,古田會議讓三流九教的軍隊成為了無產階級軍隊,新式整軍讓俘虜一躍成為人民的子弟兵。這是因為在沒有奪取權力的時候,大家都想翻身做主人,因此大家的力就往一處使。但是,一旦奪權以後,性質就大變了,奪權的動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坐天下的衝動了,因此,就沒有幾個人能和毛主席去繼續革命了。而且大家為公所表現的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等方面的弊端,這兩方面加起來也就讓公學遭遇到了極大的難題了,以至於毛主席走了以後,就直接休學了。
但是毛主席的革命實踐、在公學上的修為成果卻讓我們看到了問題的核心關鍵在那裡了,而且這個實踐是讓我們能把公學修的更上一層樓的關鍵。而這就是實踐對於理論的巨大的促進作用,這就一如列寧和毛主席在奪權方面對於馬克思理論、思想的修整和創新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看不到這一點,而一味地本本化,那麼必然會對公學的修學無益、會誤事的。而我因為接觸到了利益性、人性對於這個社會的巨大影響,因此我對於公學的修煉也因此獲得了不少有益的東西。
實際上,主席對於公學難修的最終的思想結果就是:人性就是一條攔路虎,因此他就把核心放在教育人民上,他要大家鬥私批修。不過,這條道路,實際上毛主席的前輩也曾經走過,但人性難改讓大家都無功而返了。而我的人性、利益性的思想讓我發現人性實際上和利益的特性密不可分,如利益的通用、有限導致了這個社會的利益矛盾,而它讓人有了爭鬥、算計、防備、猜疑、忌妒、恨、欺騙等等,而這些就是人性的具體的體現。而我們改變了利益性,那麼人性也將會被改變。如生產力學派,這一派別是主張發展生產力讓利益豐富以解決利益矛盾的。但是利益有限是難以被改變的,而豐富的利益讓人之間的利益矛盾更加發展了,因此,至今公學還是停滯不前的。而我發現如果利益的通用特性得以變化,那麼人性也將隨之變化。
實際上,人類的歷史上有過這樣一次例證的,那就是孔夫子的一套讓老百姓的人性變成為了奴性了,這就是透過思想洗腦,讓老百姓認定上層的利益對我不通用以後讓人性變化的。但是,這是一個邪惡的、服務於私學的思想。但這證明了改變利益的通用性對於人性的巨大的作用,而今我們藉以為整個人類社會和公學服務,那麼人性必將改變,這比起思想、教育、政治的手段更加有效。
對,根據人的行為對社會的價值的大小去分配人的利益,那麼人的利益也就和自己的行為價值相關了、利益的通用性也就被控制住了,這樣也就讓個人的利益和整個社會的利益完美統一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個人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就必然為社會盡最大的努力和貢獻了,這樣也就一改過去的大家做集體、公家的活會去敷衍了事,產生這樣一個弊端出來了,這樣的結果是:公路也就通了、公學也就得以發展了。
而且這也是最公平公正的、大家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能力和努力去獲得利益的,因此也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的權力壟斷利益導致的封固並出現週期律的弊端出來,坐江山、不去繼續革命的事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利益分配是由人的行為價值來主導的,而不是權力主導的、也不是佔有生產資料的多寡來主導的。
但是,這樣的一個發展模式,在過去是難以做到的,為什麼呢?人的行為價值你如何瞭解呢?這在成本上會讓人止步的。但如今在資訊化時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物聯網時代,這時,每一個人的身邊將有一個個虛擬的機器人去了解人的行為價值,這樣成本將極其低廉的。同時機器幹活有是最公平公正的,這樣也就避免了過去大家幹公家的活出工不出力等弊端了。
機器對於一切瞭解之後,如果你懶惰、沒有成效,那麼你就等於和自己的根本利益過不去了。這樣子,因為機器管理讓執行力強大到能讓公路變成為高等級公路了,這樣就和過去大家在公路上的表現是完全相反的了。這樣的結果就是人人受益極大,因此,為了個人的利益計較,那麼誰也不會去破壞這樣的一個發展模式的。這樣子我們的公路也就高效運作起來了,這樣也不是過去的大家互相的堵塞了,這樣也就避免了人去管理導致的人情和後門、導致公平公正的原則無法執行、致使公路、公學就一如竹籃打水一樣,因為被人為開的孔太多而無法盛水了。這樣,我們也就一舉解決了公學在建設這一塊難以發展的難題了。
當然,因為這個建設模式和從前不同,因此在獲取權力上,自然也會和從前不同的。
我發現,實際上第一次文明向第二次文明發展的時候,其根本之處在於產業革命的結果,也就是工業革命造成了第二次文明的發展。而如今的資本主義內部也在自我不斷革命,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資訊化產業的自我革命之機,去努力讓發展朝向我們這個方向發展。而如今的資訊化正在形成去人工化浪潮,而這就讓發展朝向我的根據人的行為或力的方向發展了。
對,我們公學者參與主導、調整方向,讓新的資訊化、產業革命朝向這一根據人的行為價值獲利的方向發展,那麼我們就可以一步到位獲得主導權了、讓發展建設等就一步到位了,同時又避免了大家為了權力的爭奪導致的內亂的局面出現。因為如今大家在資訊化去人工化的浪潮面前碰壁,因此,唯有以人的行為價值獲利的模式才最有益於整個社會的發展。而這是關係到所有人的根本利益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拋開那些精英、既得利益者會絕不容許革命的思想。實際上,資本的自我革命就證明了資本、權貴們並不是像過去的封建主那樣守舊的,而我們現在不再拘泥於過去的那一套獲取權力的方式方法,而是應用產業革命形式去把發展直接導向我們的公學的模式,那麼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反對這樣做的、也讓我們的統一戰線得到了最廣泛的支援了、讓我們沒有多少的反對力量,這樣公學也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了。
而透過從產業和經濟、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巧妙的設計讓發展導向以人的行為價值獲利的這個模式上,那麼,一切都將是自然而然的,大家也就不會覺得是鉅變、爆炸導致的難以適應局面出來甚至是停頓的發展局面出來了。越是平穩過渡,那麼就一如當年的工業化革命一樣,甚至比它還要好。而這當然要我們致力於公學者團結組織起來去這樣作為了,而這其中的巧妙的設計就是公學中相當深奧的學問,我們努力去學習、研究,那就是利國利民又利己的。這樣的學問你參與研究不?
對,資訊化是公學發展的最好的幫手,我們要好好的利用它為公學服務,讓我們努力吧!
為防失聯及瀏覽更多好文,請關注公眾號


點選連結,我的文章推介:
打賞請識別下面二維碼,謝謝!

下面是網路美文集合:

以上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機構所有,若有侵權請留言
廣告是公眾號的生存生態,請讀者們理解支援
—— 世界因分享而美麗,因共享而共贏 ——
歡迎關注加群,共探網路空間共同體之“網際網路共產主義”
共商 · 共建 · 共治 · 共贏

全世界網友聯合起來 我們是天下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