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晚,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宣佈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全球港口業務核心資產,包括巴拿馬兩個港口的權益。
該財團成員包括貝萊德及其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合夥企業(GIP)、地中海航運旗下碼頭投資公司(TiL)。
根據公告,長和擬向該財團全數出售持有的和記港口控股(HPHS)及和記港口集團控股(HPGHL)股權,二者合計控制著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涵蓋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慧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路等核心資源。
長和特別強調:其將保留中國香港、深圳及內地港口資產,包括鹽田國際、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等戰略資產。
特朗普曾表示他希望美國重新獲得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拉美研究教授Evan Ellis說:“長和已經注意到不祥之兆,從戰略上講,對該公司和巴拿馬來說,在其他地方追求利益是最好的選擇。”
白宮和巴拿馬總統府沒有立即發表評論。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和美國國會議員已獲悉該協議。
和記港口集團在巴拿馬經營上述兩個港口的特許合同於1997年首次簽署並在2021年延期,有效期至2047年。貝萊德表示,對港口的收購將需要政府的批准。
港口業務是長和集團旗下第三大主營業務,去年上半年大中國區以外的港口業務實現178億港元營收,實現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62.5億港元。
此次整體出售總企業價值為228億美元(約1657億元),預期將為該集團帶來逾190億美元(約1378億元)的現金收益。上述交易的收益分配、基本條款和關鍵條款已原則上達成,正待最終檔案確認。相關檔案將在2025年4月2日或之前簽訂。
公告稱,此次交易帶來的190億美元現金流有望最佳化長和資產負債結構,預估其淨負債率將從23.6%降至18%以下。
交易完成後,貝萊德財團將實質控制全球約10.4%的集裝箱碼頭吞吐量,躋身全球三大港口運營商之列。不過該交易尚需透過包括歐盟、美國在內的12個司法管轄區的反壟斷審查,且需獲得長和特別股東大會批准,最終交割存在不確定性。
作為交易關鍵部分,長和同時向貝萊德財團出售巴拿馬港口公司(PPC)90%股權。PPC運營的巴爾博亞港及克里斯托瓦爾港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該運河承擔全球6%海運貿易量,是連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咽喉要道”。
事實上,這一變化市場早有預期。根據此前報道,巴拿馬政府向美國讓步,正考慮取消長和旗下香港和記港口集團在巴拿馬運河的運營合約。
有報道指出,貝萊德財團透過此次收購可深度嵌入全球貿易關鍵節點,而長和退出則可能受地緣政治壓力影響。
在宣佈交易的宣告中,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陸法蘭(Frank Sixt)表示,這筆交易是一個“快速、低調但競爭激烈”的過程的成果,與政治和巴拿馬運河港口的報道無關。
資料顯示,巴拿馬港口2023年吞吐量僅佔集團3.2%,EBIT貢獻16%。
高盛據悉是安排長和港口交易的唯一一家投行
據彭博新聞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高盛目前是唯一一家安排長和向貝萊德牽頭財團出售港口交易的投資銀行。
這筆交易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側的兩個港口,特朗普一直希望將這兩個港口掌握在美國手中。
由香港到紐約的一小組高盛銀行家在John Waldron和Raghav Maliah兩位高管的帶領下在短短幾周內敲定了這筆交易。知情人士稱,他們迅速採取行動,避免訊息走漏,並聯繫了包括行業參與者和基礎設施公司在內的潛在買家。黑石集團和KKR公司也考慮過競標。
知情人士稱,雖然其他投資銀行錯過了這次機會,但前花旗集團執行長Mike Corbat也為長和的這筆交易提供了諮詢;Corbat創立了諮詢公司Teton Advisors。
知情人士稱,貝萊德財團暫未聘請財務顧問,但各家銀行正競相爭取為該財團擔任諮詢和融資角色。因資訊未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
知情人士稱,當貝萊德財團對港口資產(包括巴拿馬的兩處港口資產和全球其他40多處港口資產)表示出興趣後,各方便急於簽署諒解備忘錄,並在特朗普向國會發表講話之前將其提交給香港證交所。
Corbat和高盛的代表不予置評。長和建議參考其宣告。貝萊德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彭博新聞社的資料顯示,高盛今年已經在全球併購排行榜上遙遙領先,而此次的高調交易無疑為其錦上添花。

特朗普手背現大塊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