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我們擅長求生,卻不懂體面告別

本文轉自:噹噹讀書匯book

圖源:pexels
清明節,人們手中捧著鮮花,心懷思念。每一塊墓碑都像是一個沉默的故事講述者,背後藏著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我們在這裡停下匆忙的腳步,那些與親人相伴的日子,那些歡笑、淚水、爭吵與和解……..
清明節,我們不得不面對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無論我們如何逃避,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但是我們往往缺乏一種正面審視死亡的態度,更多的是恐懼和不知所措。此刻,想必有人佇立在親人的墓碑前,滿心懊悔如潮水翻湧:要是當初能多些陪伴、少些忙碌,要是那些未曾說出口的愛能及時表達,要是在抉擇的岔路做出不一樣的選擇,是不是親人就能免受痛苦,是不是一切結果都會變得更好…..
電影《詩》劇照
當親人獨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維持時,我們該怎麼辦?在生命臨近終點的時刻,我們該和醫生談些什麼?應該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
影響世界的醫生阿圖·葛文德結合其多年的外科醫生選擇了常人往往不願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在《最好的告別》一書中以流暢的文筆,講述了一個個傷感而發人深省的故事,對在21世紀變老意味著什麼進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併為我們提供了實用的路線圖,告訴我們為了使生命最後的歲月有意義,我們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01

寫作界的傳奇作者與超高口碑的著作

作者阿圖・葛文德,堪稱醫學界與寫作界的傳奇人物。他身為白宮健康政策顧問,深刻影響了奧巴馬醫改政策的走向;同時,作為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憑藉卓越的專業知識,致力於推動全球醫療事業的進步。不僅如此,他還是《紐約客》的醫學專欄作家,憑藉深厚的文字功底,將複雜的醫學知識與深刻的生命思考,以生動的故事和流暢的筆觸呈現給讀者。多次斬獲醫學和文學領域的重要獎項,多部作品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最好的告別》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本書一經問世,便收穫了各界的高度讚譽。奧巴馬、李開復、劉瑜等眾多知名人士紛紛力薦。錢理群教授評價它為“生命之思”之作,引領我們對生與死進行深入思考;《時代週刊》稱讚這本書為每個美國人的必讀書,為我們應對生命的最後階段提供了實用指南。

02

叩問生死:直面衰老與死亡的現實

阿圖・葛文德透過一個個真實而觸動人心的故事,引導我們直面衰老與死亡這一沉重而又無法迴避的話題。在現代社會,醫學的飛速發展使我們在對抗疾病、延長生命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與此同時,我們似乎在如何優雅地面對生命的終結這一問題上,陷入了迷茫與困惑。
以作者親身經歷的約瑟夫・拉扎羅夫的故事為例。拉扎羅夫患了無法治癒的轉移性前列腺癌,身體極度虛弱。面對脊椎處腫瘤的壓迫,他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了手術。然而,手術雖然在技術上成功了,但他卻未能恢復,反而在各種併發症的折磨下,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入殮師》劇照

這一案例深刻地揭示了現代醫學的困境:我們在追求技術進步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病人真正的需求和生命的本質。拉扎羅夫的選擇並非個例,許多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因過度依賴醫療技術,而失去了體驗生命中真正重要事物的機會。
這種現象並非偶然。現代社會將衰老和死亡醫學化,試圖用技術手段征服它們。然而,死亡是生命的必然歸宿,無論醫學如何發達,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我們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疾病的治療中,卻常常忽略了對生命質量的關注,以及對臨終者精神和情感需求的關懷。《最好的告別》提醒我們重新審視這一現象,思考如何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給予患者真正的幫助和支援。

03

探尋養老與善終的真諦

書中為我們呈現了美國社會養老的方方面面,以及對臨終關懷的探索與實踐。他指出,當獨立、自助的生活無法維持時,我們面臨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挑戰,更是精神和情感上的考驗。養老院作為解決養老問題的一種方式,初衷是為老年人提供安全和照顧,但在實際執行中,卻往往忽視了老年人對尊嚴、自由和有意義生活的追求。
作者講述了一位老人院院長髮起的 “動物革命”。他在養老院引入了兩條狗、四隻貓和一百隻鳥,這一小小的改變,極大地改善了老人們的生活質量。動物的陪伴讓老人們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溫暖,也讓養老院充滿了生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養老機構不僅要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為他們創造一個有尊嚴、有意義的生活環境。

圖源:pexels

對於臨終關懷,作者強調,善終不是追求無痛苦的死亡,而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讓患者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有尊嚴地度過。這需要我們改變對待死亡的態度,坦誠地與患者溝通,瞭解他們的需求和願望,為他們提供身體、心理和精神上的全方位支援。書中對 “善終服務”“輔助生活”“生前預囑” 等理念的詳盡闡述,為我們在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社會中,如何更好地應對衰老和死亡,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04

從死亡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最好的告別》讓我們明白,死亡並非生命的敵人,而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正視死亡,我們才能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更加關注身邊的人,用心去體驗生活的美好。
我們常常忽略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用心去傾聽家人的聲音,關心他們的需求。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裡,追求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同時,《最好的告別》也為我們在面對親人的衰老和死亡時,提供了指導和慰藉。我們可以與他們坦誠地交流,瞭解他們的心願,幫助他們實現未了的夢想,讓他們在生命的盡頭感受到愛與關懷。

清明時節,翻開《最好的告別》與作者一同思考生命的真諦,汲取直面死亡的勇氣。願我們能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收穫對生命的新認識,以更加從容的姿態面對生命的每一個階段。 
題圖:《入殮師》劇照
END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