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讀到了一篇文章,作者是李穎,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在這篇《歷史上的中國共產黨黨代會》一文中,系統回顧了黨代會的歷史和作用。
其中,文章中有關黨代會五大作用的概括總結,十分到位。與大家分享學習。
原文如下:
(一)回顧過去,總結經驗,統一認識
每一次黨代會,黨的領導人都會代表上一屆中央委員會向會議作報告,全面總結兩次會議之間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現存最早的黨代會報告是陳獨秀在1923年6月黨的三大所作。改革開放以來,從黨的十二大開始,每次黨代會的政治報告第一部分均是對過去工作的回顧和總結。
毛澤東同志曾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善於總結經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項優良傳統和好的工作方法。黨代會報告把回顧和總結過去工作放在第一位,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歷史的客觀禮敬,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對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深刻認識。
(二)分析和研判世情國情黨情,確定行動綱領
在黨的歷史上,大部分黨代會都能順應時代和發展要求,在對形勢進行精準分析和正確判斷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政策,從而有力推動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除五大外,其他幾次黨代會均正確分析了形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八大對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的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進行了正確判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三大作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個重大判斷,為此後歷次黨代會對世情國情黨情的分析和判斷奠定了基礎。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複雜變化,黨的十八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科學謀劃,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作出全面部署。黨的十九大明確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2017年10月19日,黨的十九大召開後,法語區主流媒體《自由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共十九大召開,昭示著中國在今後15年至30年將沿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方向前進。”
(三)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機構
選舉產生新的中央領導機構,是歷次黨代會的重要議程。選舉產生的中央領導機構,是大會閉會之後,兩次黨代會之間全黨的最高領導機構,肩負著領導全黨貫徹落實黨代會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任,因此,中央領導機構的選舉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選舉產生的中央領導機構名稱,一大為“中央局”,二大至四大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五大之後為“中央委員會”。
黨的領導機構必須由民主選舉產生,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項基本原則。黨自創立起,就是以民主選舉方式產生中央領導機構,並把這一選舉制度寫入黨綱和黨章。以黨的七大為例,中央領導機構的選舉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民主作風:選舉辦法經過反覆討論;中央委員會候選名單經過反覆醞釀;代表的意願得到充分尊重。“對候選名單中的任何一個人有不同意見,可以提;有不瞭解的地方,可以問。”鄧穎超對七大的選舉給予高度評價。她說:“這種選舉辦法,既是高度民主的,又是高度集中的;它充分體現了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四)明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黨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分別闡明瞭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理論淵源、實踐依據、核心要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理論特色等,將其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在這一過程中,黨代會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促進作用和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昇華效用得到充分的體現。
黨代會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將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關於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系統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最終完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可以說,一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史,就是一部濃縮的黨的理論探索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與時俱進確立黨的指導思想的歷史。
(五)加強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如果說,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那麼,黨代會就是這項工程主要的建築師。每次黨代會都提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系列重要思想、部署系列重大舉措,為黨的建設指明方向。特別是透過黨代會制定和修改黨章,把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和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實踐成果、理論成果、制度成果體現在黨章中,確立完善管黨治黨的總章程、總規矩,為黨的自身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黨的十九大後,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站在歷史交匯期的新起點,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作出頂層設計,體現了中共領導人的高瞻遠矚和戰略定力。巴西經濟學家、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更高水平的黨的建設將引領中國向更高層次發展。”
總之,黨代會是中國共產黨在重要歷史關頭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大會,是提出全域性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的大會,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會。黨的歷史一再證明,黨代會開得好,黨的事業就發展,黨的理論探索就進步,黨的建設就堅強有力;反之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