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製連結或點選閱讀原文直達“大荘家”
https://www.pechanga.com/homegiveaway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的資料,2025年4月,中國比亞迪(BYD)在歐洲的純電動車(BEV)註冊量首次超過在加州和上海生產的特斯拉(Tesla),標誌著歐洲電動車市場的重要轉折點。比亞迪當月註冊7231輛純電動車,略高於特斯拉的7165輛。特斯拉在歐洲的純電動車註冊量同比暴跌49%,而比亞迪則激增169%,凸顯兩者在市場表現上的巨大反差。儘管如此,特斯拉股價在訊息公佈當日早盤仍上漲2%。

JATO Dynamics全球分析師費利佩·穆尼奧斯(Felipe Munoz)表示:“儘管兩品牌月度銷量差距不大,但影響深遠。這是歐洲汽車市場的分水嶺,特斯拉多年來一直領跑歐洲純電動車市場,而比亞迪僅自2022年底才開始在挪威和荷蘭以外的地區正式運營。”比亞迪的快速崛起得益於其價格競爭力強、車型多樣化的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以及持續的海外擴張戰略。
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面臨多重挑戰。近期資料顯示,其在關鍵市場的註冊量大幅下滑,包括法國(下降59%)、丹麥(下降67%)、瑞典(下降81%)、英國(下降62%)和德國(下降46%)。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本週卡達經濟論壇上坦承:“歐洲是我們最弱的市場。”市場分析認為,馬斯克近期涉足政治、傾向右翼及公開支援特朗普的行為,引發部分消費者反感,導致美國和歐洲的特斯拉展廳面臨抗議活動,進一步影響銷量。
與此同時,比亞迪在歐洲的攻勢迅猛。儘管面臨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徵的10%關稅及額外的17%純電動車關稅,比亞迪憑藉價格優勢和廣泛的車型組合仍贏得消費者青睞。其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在4月同比增長359%,甚至在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市場超越菲亞特(Fiat)、達西亞(Dacia)和西雅特(Seat)等傳統歐洲品牌。比亞迪計劃在匈牙利建設工廠以規避關稅,並推出其暢銷車型“海豚衝浪者”(Dolphin Surf,國內稱“海鷗”),起價約2.6萬美元,預計進一步刺激需求。
歐洲電動車市場整體呈現增長態勢,4月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合計佔新車註冊量的26%,創歷史新高,其中純電動車佔比從去年同期的13.4%升至17%,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從6.9%升至9%。除比亞迪外,傳統車企如大眾(Volkswagen,增長61%)、寶馬(BMW,增長5%)和奧迪(Audi,增長48%)的純電動車銷量也表現強勁,反映出電動車需求的持續升溫。然而,內燃機車(ICE)銷量的顯著下降抵消了部分增長。穆尼奧斯指出,電動車細分市場是歐洲新車市場的亮點,但整體市場仍面臨挑戰。
比亞迪的全球擴張不僅限於歐洲。2024年,其全球銷量達427萬輛,其中176萬輛為純電動車,略低於特斯拉的179萬輛,但其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使其總新能源車銷量遠超特斯拉。 2025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38.74%,達416,388輛,超越特斯拉的336,681輛。其技術創新,如可在5分鐘內增加400公里續航的快充技術和“上帝之眼”高階駕駛輔助系統,進一步鞏固了競爭優勢。分析師預測,比亞迪2025年在歐洲銷量將翻倍至18.6萬輛,到2029年可能達40萬輛。
此事件凸顯中國車企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崛起,以及特斯拉麵臨的品牌與市場挑戰。比亞迪的低價策略、垂直整合生產模式及技術創新,正重塑歐洲乃至全球電動車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