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航運|美國301航運調查聽證會:博弈、替代方案與爭議!

1/ 我是最航運丹尼斯,大家都非常關注的美國USTR所謂301條款-中國-針對海事、物流和造船行業的主導地位擬議行為公開聽證會第一天的內容共383頁公開,充滿各方博弈證詞、替代方案討論與產業復興爭議。
2/ 續 2025年2月22日 最航運突發 | 美國對中國海運、物流和造船啟動301調查聽證!和 2025年3月14日  最航運 | 剛剛!特朗普針對中國海運船舶行政令草案曝光!對集運影響重大!以及 2025年3月18日 最航運 | 加沙和談停擺!船公司嘗試強力穩價挺價!如前預期船公司美線抓住此301調查擬議措施的漸近疊加簽約季的強力穩價挺價動力預漲同時上抬長約中樞以及促使客戶更多比例貨量籤進年約。歐線現貨運價也如預期淡季動態企穩,保留今年繼續呈現季節性的預期,特別OA如在知識星球所分享的在淡旺季轉換前預熱中。Vespucci Maritime的Lars Jensen在DHL Global Forwarding組織的近期網路研討會上表示,市場可能從4月中旬開始強勢反彈。 更大的背景是,2024年亞洲到歐洲的旺季開始於4月下旬或5月初,當時歐洲的貨主透過提前幾個月進行傳統旺季訂艙,令許多第三方物流商和承運人措手不及,以應對繞航10到14天更長的運輸時間。隨著紅海危機依然遙遠未解,歐洲的貨主將開始權衡何時啟動他們的旺季訂艙以及庫存管理策略——可能亞洲到歐洲的貿易將在一個月內需求回升,現貨運費上漲。新聯盟格局中越來越有市場能量的MSC也將在4月完成亞歐航線的瘦身,投放船舶從20000TEU替換為16000TEU船型。
美線也是,MSC如預期減班宣佈將在第14至第18周取消亞洲至北美航線上的6個航次,為了遏制過去兩個月持續下降的運費水平,更強力穩價。 從下週的Chinook航線開始,該航線連線遠東與溫哥華、普林斯魯珀特以及西雅圖/塔科馬,由8艘船運營,平均運力為13,000 teu,且包括了Zim租賃的船位。 此外,在第17周,MSC將取消兩趟從亞洲出發前往美國西海岸的航程,分別為Pearl和Orient航線,以及兩條亞洲-美國東海岸航線,即America和Lone Star航線。 最後,在第18周,MSC將取消從亞洲出發的亞洲-美國東海岸Empire航線,這條航線也有Zim租賃的船位。
3/ NCFI歐線上周已企穩,SCFI歐線本週企穩, 美西美東均指向大幅預漲節奏。
4/ 最航運早在3月12日 最航運 | 沃爾瑪因關稅壓價中國供應商遭約談!海運面臨最大“灰天鵝”事件 !整理301調查預評論的證詞政策影響,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除了大型聯盟班輪公司的反饋,我當時也彙總了其它區域中小型船公司的反饋意見。如下所涉公司均表示美國針對中國船舶的港口稅可能導致公司破產、退出美國市場以及運價飆升甚至可能超疫情期漲幅,嚴重威脅美國供應鏈安全。
公司/機構名稱
所屬行業
業務範圍
政策影響預測
Seaboard Marine
集裝箱航運
美國最大外籍旗集裝箱航運公司,服務加勒比、中南美(1918年成立,總部堪薩斯州)
可能因規則實施倒閉,業務被大型外國公司接管
Atlantic Container  Line
跨大西洋航運
跨大西洋貿易核心運營商,覆蓋歐美航線
將終止美國業務、關閉辦事處、裁員,船隻改道其他航線(可能引發運費超疫情期漲幅)
Carver Companies
幹散貨物流
佐治亞州幹散貨運輸與倉儲服務
破產風險高,可能引發地區性供應鏈斷裂
Peeples Industries
港口服務
佐治亞州薩凡納私營幹散貨碼頭運營
政策直接導致破產,威脅區域物流節點
Bermuda Container  Line
集裝箱航運
運營中國產“奧蘭德號”,連線百慕大與全球貿易
成本激增或致倒閉,威脅百慕大食品供應安全
Somers Isles  Shipping
小型航運
加勒比地區小型航線運營商
單次航行港口收費即可能引發破產
Gisholt Shipping
綜合物流
佛羅里達州中小航運企業
至少導致數十家關聯中小企業倒閉,數萬崗位流失
美國行業協會反饋
機構/領域
核心立場
美國航運商會(CSA)
港口擁堵加劇,航線減少,船隻改道加拿大/墨西哥,附加費轉嫁導致運費飆升、供應鏈承壓
美國石油協會(API)
警告此政策實施將破壞“能源主導”戰略,削弱石油、LNG出口能力
能源產品合作伙伴
港口收費將導致“鑽井經濟停滯”,原油滯留地下
美國國家礦業協會
關鍵材料進出口受阻,行業停擺風險
西弗吉尼亞煤炭協會
煤炭出口或被排除全球市場
美國大豆協會
國內船舶運力不足,無法滿足出口需求
美國零售聯合會(NRF)
每集裝箱進口成本增數百美元
美國農業運輸聯盟(AgTC)
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
5/ 這部分我讓AI代寫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3月24日及26日舉行的聽證會,將中美航運業博弈推向新高潮。這場圍繞《中國針對海運、物流和造船業以實現主導地位》的301調查,共收到520份意見書及66份證詞,其核心爭議點在於:對中國籍船舶每次停靠美國港口徵收最高150萬美元費用的提案。

150萬美元停靠費:威懾還是災難?

該提案被視為特朗普政府重振美國造船業的“核選項”。儘管USTR聲稱此舉旨在反擊中國“不公平補貼”,但行業普遍警告其後果遠超預期:
  • 港口經濟連鎖反應 
:若按停靠次數收費,船公司可能減少掛靠美國中小型港口,導致地方經濟受損。全美港口僱主協會(NAWE)指出,洛杉磯、長灘等樞紐港或成唯一選擇,加劇供應鏈集中風險。
  • 企業生存威脅 
:部分依賴中國船舶運輸的美國進口商坦言,高額費用可能迫使供應鏈重組,甚至退出美國市場。

替代方案博弈:行業“頭腦風暴”下的折衷路徑

在USTR刻意營造的“危機感”下,業界被迫提出多項替代方案,試圖平衡政策目標與經濟現實:

(1)按航次收費取代按停靠收費

NAWE建議以“航次”為單位計費,避免船公司為規避費用而減少掛靠港口次數。此舉可保護二級港口(如奧克蘭、查爾斯頓、薩凡納)的生存空間。

(2)分階段執行與分級收費

杜魯斯-聖勞倫斯海道管理局提議,根據船舶型別、貨物價值及區域經濟影響制定差異化費率。例如,低附加值散貨船費率低於高價值集裝箱船,且費用隨政策實施逐步上調。紐約-新澤西港務局則強調,需為已投資美國港口設施的船公司設定過渡期,避免“追溯性懲罰”。

(3)建立海運信託基金

集裝箱航運分析師John McCown提議,將徵收的費用注入專項基金,用於補貼美國造船業和船員培訓。按2024年資料測算,年徵費可達589億美元(佔美國海運進口額的3.8%),遠超當前聯邦對造船業的撥款。

(4)“反補貼式”按箱收費

McCown還提出,對中國建造船舶運輸的每個集裝箱徵收60美元費用,金額對標中國對航運業的補貼規模。此方案雖年收入僅約36億美元(按6000萬TEU計),但對供應鏈干擾較小。

行業總動員:被迫的“創造性思考”

貿易律師Lauren Beagen直言,USTR透過“製造危機”迫使業界深度參與政策設計:“若僅討論如何支援造船業,恐怕無人問津。但150萬美元的威脅讓所有人不得不坐下來頭腦風暴。” 然而,反對聲仍佔主流。300多個貿易團體警告,此舉將引發中國反制,導致美國出口成本飆升,最終“殺死美國農業和製造業”。
深層矛盾:產業復興 vs. 全球化現實USTR的提案暴露了美國航運業的結構性困境:
  • 產能缺口 
    :美國造船廠交付週期長達7年,遠落後於中韓

  • 成本劣勢 
    :美國造船舶價格是中國的3-5倍,且缺乏熟練工人。即便徵收高額費用,短期內仍難逆轉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主導地位。
6/ 關於現在的市場,復看以下延伸閱讀即可。
7/ 邀請參與最航運的一起捐,為鄉村孩子籌集愛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鄉村助學》 一起積累福報。
今天到此明天再見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我的微信 forclear歡迎航運物流產業鏈的公司廣告合作,也歡迎諮詢個人業務包括深造學習、健康保障、養老年金方案等的私人定製。此外,有興趣加入最航運知識星球的可透過以下海報連結,非終身學習長期主義者慎入,選擇終身版或年費版加入,然後,加我微信 forclear,即可順帶加入微信學習交流群作為額外的互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