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廣播公司日前播出的“創智贏家(Shark Tank)”節目中,25歲的崔卡廷(Charlotte Trecartin)以她的個性水壺與配件品牌在2024年度營收超過650萬美元。
崔卡廷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大學畢業後,她學習如何運營社交媒體。同時,在TikTok給自己的品牌做宣傳,每天至少發三次推文。
粉絲增多的同時,她的產品吸引到迪克體育用品、目標百貨等大型公司的注意。

圖為崔卡廷(Charlotte Trecartin)的社交媒體截圖。(美國《世界日報》)
崔卡廷介紹,她學到的兩大經驗,一個是經常釋出貼文,二是為特定主題整理播放清單,方便尋找特定主題的人一次看夠。這兩招幫助她的品牌打響名號。
其實,自從中國平臺出海以來,在上面淘金的中外企業家不在少數。
在中國,諸多電商企業依託國內成熟的運營模式與供應鏈體系,積極佈局海外市場,社交平臺成為了他們至關重要的營銷陣地。
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許群接受中國僑網採訪指出,2023 年,TikTok 與海外倉強強聯合,在奈及利亞開啟了一場場震撼的直播促銷活動,單場銷售額突破100萬美元,60%訂單來自“限時秒殺”互動。
許群介紹,肯亞的知名意見領袖(KOL) “Nairobi Style” 是當地的帶貨達人,尤其是在直播中國假髮時,單月佣金收入就達5萬美元。
在他的帶動下,超 2000名肯亞主播看到了商機,紛紛湧入中資平臺,開啟直播帶貨之旅。他們用獨特的本土風格,搭配中國的優質產品,為非洲消費者帶來一場又一場的購物盛宴。
中國電商企業帶來的豐富產品種類與高性價比優勢,不僅滿足了海外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還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當地的消費格局。
“隨著電商直播的火爆,非洲的支付領域也發生了深刻變革。以肯亞廣泛使用的 M-Pesa 電子錢包為例,在直播場景中的支付佔比一路飆升。”許群說道。

資料圖:工作人員進行網路直播。(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中國社交平臺的全球影響力為中外企業搭建了一座互通有無的橋樑,越來越多的國內製造商開始意識到,新興社交媒體平臺,有潛力成為他們與更多客戶建立聯絡的新橋樑。
海關總署釋出最新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新業態進出口達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超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1倍以上,跨境電商逐漸成為外貿發展生力軍。
隨著全球消費趨勢向線上轉變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日益豐富,直播帶貨正成為越來越多出海企業和電商平臺開拓海外市場的策略選擇。
資料來源:美國《世界日報》、中國僑網
責任編輯:馬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