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不僅能帶來銷量和崗位,更能改善產業帶經濟結構

近年來,直播電商快速發展,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此過程中,有人認為直播電商擠壓實體經濟空間,並未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這種觀點過於狹隘。實際上,所有創造和實現價值的部門都屬於實體經濟,不能簡單地將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產業視為虛擬經濟。無論是製造業還是直播電商,它們都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際上,直播電商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價值。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產業帶中的商家,或許我們會得到答案。
中小商家在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著資訊不透明、供需不平衡,銷售渠道單一,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以及品牌推廣能力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它們單靠自身力量難以實現產業規模的有效擴大。面對這些難題,直播電商能為這些中小商家提供哪些價值呢?或許,我們能從《直播間裡的中國製造——2024抖音電商產業帶發展報告》中窺得一二。
首先,直播電商拓寬銷售渠道,使原本侷限於特定區域的特色產品得以面向全國銷售。例如,一些地方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等特色產業,藉助直播電商平臺,能夠更有效地展示和銷售,進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繁榮。例如許昌的假髮、曹縣的漢服、壽光的果蔬、雲南的鮮花、五常的大米和丹東的草莓,透過直播電商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了地方產業的發展。
其次,直播電商簡化了銷售流程,讓源頭好貨以實惠價格直接觸達消費者,加強質價比商品,高彈性商品流通,為商家降低高庫存的風險和壓力。資料不會說謊,事實蘊藏在細節之中。
直播電商透過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釋放了消費潛力。以抖音電商為例,其產業帶直播帶貨覆蓋全國27省130座城市,全年銷售154億單產業帶商品,830個產業帶銷售額過億,直播間銷售額佔比63%。
此外,直播讓生產商家能夠及時捕捉消費者的需求和反饋。傳統廠商往往難以直接接觸消費者和市場,習慣於被動生產,對真實需求的瞭解相對有限。然而,直播電商不僅使商家更貼近市場和消費需求,還賦予了商家快速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
很多企業老闆親自下場做直播。我之前看過一個賣男士襯衫商家老羅的分享。他在直播間展示襯衫,粉絲經常在彈幕留言,希望他能推一款“抬手時不容易露下襬”的襯衫。老羅還真的去改了,他對襯衫的下襬和夾圈進行了最佳化設計,獲得了網友的喜愛與認可。顯然,在直播銷售的過程中,像老羅這樣的商家可以近距離了解消費者的需求,為產品的後續研發與設計提供了重要的資料支援。
最後,直播電商為中小商家提供了品牌推廣和產品銷售的新渠道,幫助其擴大市場影響力。傳統制造業商家常面臨資訊不透明和銷售渠道單一的問題,而直播電商利用數字化技術打破了這些限制。透過直播詳細講解產品,使每個有潛力的品牌都能找到潛在目標消費者;智慧推薦演算法則幫助消費者發現適合自己的商品。這種精準匹配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營銷成本,為企業帶來了更多增長機會。
直播電商不僅能帶來更多銷售,創造更多收入和崗位,這不僅僅是總量上的,更是一種結構上的改善。首先,它能提升中間環節效率,打破地域限制,把更多利潤向源頭產業轉移,而這些源頭地區往往是不發達地區。所以,直播電商和產業帶區域經濟優勢,能實現互補,激發產業帶活力,幫助區域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具體資料可以印證這個判斷,當下西部地區產業帶直播帶貨發展迅速,貴州、廣西、陝西銷售額增速進入抖音電商全國前十;內蒙、廣西、重慶、陝西商家數量增速列抖音電商全國前十。
直播電商還催生了一個龐大的服務業。2024年7月31日,人社部聯合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統計局,共同宣佈將網路主播正式納入國家新職業分類體系,它意味著網路主播這一職業首次在國家層面上獲得了官方認可與正式地位。直播能成為一種被承認的職業,是因為直播帶貨的規模越來越大,對實體經濟帶來了諸多正面影響。
抖音全年有超5300萬場產業帶直播帶貨,超948萬達人為產業帶商家帶貨,並獲得收入。這948萬人背後,還有資料分析、商品運營、直播運營、助播、場控、短影片運營等等崗位,涉及就業崗位規模更大。這就提高了更多人的收入。新興產業、生產力創造的財富,就這麼分配給了更多的人。
就像直播商家老羅說的那樣,直播電商不僅僅是一個銷售視窗,也是實體經濟的“放大鏡”。


熱文回顧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