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畜生!翻新殘次衛生巾、一次性內褲不滅菌、藥水泡蝦仁…

我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人要是壞起來真的是沒有底線……只有想不到,沒有壞不到……實在是太無語了……
今天是315晚會,我們真的看得觸目驚心!太嚇人了!!
其中曝光了很多案例,我們不可能完全寫下來,寫幾個目前網上最關注的。
首當其衝的就是衛生巾!!!我們實在是想不到人沒有底線可以到這個程度!!!
2025年年初,梁山。
就是這家企業。
這家公司很奇葩,完全不生產紙質產品,而是專門回收那些廠商不要的殘次品和下腳料。
按照行業規範,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廠家對生產線上淘汰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都要進行切碎處理,才能夠流出企業。但山東濟寧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卻以260元到1400元一噸的價格,收購正規企業原本應該銷燬的不合格產品,再挑出形狀完整,且沒有明顯汙漬和破損的“二等品”。這樣在工業垃圾中挑選後翻新的衛生巾,竟然能在市場上倒賣到七八千元一噸!
公司老總大言不慚的說“不是廢品我要它幹嘛?”
這家企業的倉庫。
倉庫裡都是回收過來的廢品衛生巾和紙尿褲。
相當噁心:
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劉總帶著記者走進了公司的大院,院子左側倉庫的大門敞開,門口貼著“外來人員禁止入內禁止拍照”的提示,倉庫中堆放著貨物。劉總介紹,這些貨正是他成噸採購回來的紙尿褲、衛生巾的生產垃圾。
除了打成整包的垃圾,還有很多衛生巾、紙尿褲散落在地上,髒亂不堪。幾百平方米的倉庫一大半空間被這些生產垃圾佔用,記者粗略計算,目測現場至少有上百噸貨。
這些殘次品裡不乏大牌,比如麥酷酷:
還有自由點:
劉總說的“好東西”就是生產垃圾中,相對完好的嬰兒紙尿褲和衛生巾的殘次品。為了驗證劉總的說法,記者從這些生產垃圾中,果然拽出了外觀相對完好的嬰兒拉拉褲,印花顯示是知名母嬰品牌麥酷酷。拽出的衛生巾上還保留著外包裝,是知名衛生用品品牌自由點。劉總說,這樣的貨他們業內稱之為“二等品”。
而一等就是正規產品。
接下來,劉總又到了另一處倉庫,這裡同樣堆積了大量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垃圾打成的貨包。
眼前的這些所謂貨,其實就是國內多家正規衛生巾生產企業的生產線上,淘汰處理的不合格產品。
這家名為希希的紙製品廠,以260元到1400元一噸的價格,收購了這些正規企業原本應該銷燬的不合格產品,從淘汰處理的不合格產品中,劉總再挑出形狀完整且沒有明顯汙漬和破損的,再包裝售賣。
劉總說,這種在工業垃圾中再挑選翻新的衛生巾,他們竟然能在市場上倒手賣到七八千元一噸,其利潤之高令人驚訝。
這個“出貨率”相當高。30噸可以出7~8噸“好貨”。
按照國標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的明文規定,禁止使用廢棄的衛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而且衛生巾、紙尿褲等產品在原材料衛生、生產環境與過程衛生、消毒過程、包裝運輸與貯存等方面,國家質量法規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這些從正規企業淘汰的工業垃圾中挑揀出來的所謂二等品,在希希紙製品公司要經過哪些工序?
在另一個倉庫,看到了大量編織袋。劉總稱,這裡裝的就是初步分揀出來的“二等品”,已經按照不同的規格大小分類。
在這個倉庫裡,沒有看到任何與衛生消毒相關的裝置,裝滿“二等品”的編織袋被隨意扔在角落。而真正的所謂加工工序,則是在倉庫裡的一張方桌上進行的。
方桌上堆滿了經過初步分揀、同樣規格的二等品嬰兒拉拉褲。
由於這些拉拉褲是被壓縮打包後運來的,工人將拉拉褲使勁在桌子上敲打,來恢復其蓬鬆狀態,敲打後的拉拉褲被裝進模具,塞進新的包裝袋中進行封口。
注意到,這批嬰兒拉拉褲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知名母嬰用品品牌嫚熙和中億孕嬰。
但二次包裝使用的包裝袋上沒有任何品牌廠址等資訊。整個重新包裝過程,工人都是徒手操作,根本不存在衛生消毒措施。
在完成拉拉褲的包裝工作後,工人們又對一堆嬰兒紙尿褲進行整理。翻新包裝完成的嬰兒紙尿褲、拉拉褲被整齊地裝在編織袋中堆放在一旁,等待出廠。
 這些從正規生產線上清理下來的工業垃圾,如此翻新、重新分揀包裝,其衛生狀況如何,企業的負責人心知肚明,也毫不避諱。
記者瞭解到,按照行業規範,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廠家對生產線上淘汰的殘次品等生產垃圾,都要進行切碎處理才能夠流出企業。
希希紙製品公司從哪裡買來的廢料垃圾,會有如此大量完整的“二等品”?
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一輛大貨車開進了公司大院,工人正在卸車。貨車拉的是和倉庫中一樣壓捆成大包的嬰兒拉拉褲,數量驚人。
很多拉拉褲暴露在外,汙穢不堪。拽下一條,上面的印花顯示,這車貨是知名母嬰品牌米菲的嬰兒拉拉褲。
30多噸啊
劉總說,這車貨就是他從生產廠家以每噸1450元的價格購買的生產垃圾,至少能挑出來一半“二等品”。
他能做成這種生意,關鍵就在於打通了企業內部的關係。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劉總:品牌公司要求每一片都得切碎,但到了工人幹活,你給我操作一下,我給你千八百元。
他們有個帶班的班長,這3000元是給他的,1噸我給加100元。你看到的這車貨整個都沒切,意思就是這車貨保守看,30噸能出15噸好的。
但這個操作是我個人的問題,我不能跟你任何人說。
按照劉總的說法,他是私下買通了正規企業的員工,把原本企業應該切碎的不合格衛生巾、紙尿褲,不經過切碎的工序,私下偷偷賣給了希希紙製品公司。
希希紙製品公司用此辦法,以極低的價格,收集到了眾多正規企業原本應該切碎處理的“二等品”的衛生巾、紙尿褲。
有了這些不合格的衛生巾、紙尿褲,劉總再挑選形狀完整的翻新制作包裝,這樣所謂的生意,劉總這幾年越做越大。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劉總:這個貨你要多少我可以供多少。國內的市場,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和我這兒掛著鉤。這一年廢料能處理約1萬噸,不到2萬噸。
1年可以處理1萬多噸,都到了老百姓的手上。
就在調查的過程中,一位來自福建泉州的老客戶來找劉總採購。
這位客戶一番挑選之後,決定採購一批二等品的嬰兒紙尿褲,包括好之、米菲、Babycare等品牌。
工作人員說,他們的這位老客戶線上線下的生意都在做。
一番討價還價後生意敲定,這位客戶馬上叫來貨車,將選好的“二等品”嬰兒紙尿褲進行裝車。劉總說他的客戶非常多,這些從垃圾裡挑出來的衛生巾、紙尿褲供不應求,都是大牌。
老客戶線上線下都做。
福建泉州的客戶車還沒裝完,一位來自臨沂馬頭鎮的客戶又上門了。
這位客戶經人介紹,是第一次前來採購。面對新客戶,劉總特別向對方提出了要求。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劉總:我要跟你形成一個採購合同協議。採購我們的原料、產品,必須要破碎,不能二次流入市場。如果改變性質,出現一切問題由你個人承擔。
這樣的規定是劉總給自己設定的“防火牆”。買賣雙方對這些垃圾中挑出的“二等品”會流入市場心知肚明,而簽訂禁止二次流入市場的協議後,一旦產品被查,也牽連不到劉總的身上,對於這樣的銷售策略,劉總非常得意。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劉總:一次又一次逮了多少人,最終哪一個都找不到我這來。你要不認可這個協議,給我的錢再多,我也不給你貨。
這位來自臨沂馬頭鎮的客戶爽快地簽好了協議,之後點名要採購“二等品”的自由點品牌女性安睡褲。
原來,這位客戶是在某電商平臺銷售“二等品”安睡褲。為了掩人耳目,他要求將安睡褲的外包裝去掉,換上自己的包裝。很快雙方達成了長期供貨的協議。
根據這位客戶的描述,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果然找到了兩家網店:
這兩家網店打著“廠家直銷”的名義,銷售著從生產垃圾中挑出的這些自由點安睡褲,網店的銷量分別達到2.1萬件和5.7萬件。
這兩家網店銷售的產品外包裝上顯示,生產廠家為如沐春風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但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詢發現,並不存在這樣一家企業。
由此可見,劉總從工業垃圾裡挑選出的不合格衛生巾、紙尿褲,最終透過這些銷售商家,在網路上以“三無”產品的形式流進了市場。
劉總還說,銷售“二等品”只是他靠垃圾賺錢的一個方面,那些挑選“二等品”剩下的垃圾,他也有生財的辦法。
為此,他到一處正在生產的車間。車間地上堆滿了各種衛生巾、紙尿褲的生產垃圾,兩名工人踩在上面,將腳下的垃圾不斷堆放到傳送帶上。
這些垃圾骯髒不堪,其中不乏全棉時代、蘇菲等知名品牌產品,中間還夾雜著煙盒、口罩。
這成噸汙穢骯髒的垃圾,被傳送帶運到哪裡去了?原來,這些垃圾是被打碎後,重新分離成為木漿、吸水高分子樹脂等幾種一次性衛生用品的原材料。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一次性衛生用品嚴禁使用這種回收原材料。但劉總說,這些回收料在市場上很受客戶歡迎。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劉總:木漿裡也有吸水高分子樹脂,但是很少。客戶用木漿做成人紙尿褲,裡面就省去放吸水高分子樹脂了。這種棉(木漿)1噸賣3000多元。
眼下,為了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劉總準備繼續擴大自己的生產規模。在記者的要求下,劉總帶著記者來到了他的其他幾家加工廠,廠房裡果然都在熱火朝天地生產。一邊是工人們將衛生巾、紙尿褲垃圾送上傳送帶,另一邊則是各種回收料不斷被生產出來。
衛生巾紙尿褲的生產垃圾,一部分作為“二等品”被挑出來流入市場直接銷售,剩下的部分被投入機器生產成回收料,再次流入一次性衛生用品的生產企業。
但當進一步追問這些企業名字的時候,劉總對此三緘其口。
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 劉總:很多企業,等幹起來以後你就明白銷到哪裡了。但你不幹之前,我也不會和你說。
網友們都嚇死了:
後續自由點發布宣告:
原版:
網友們完全不買賬:
護舒寶宣告:
全棉時代發聲明:
蘇菲釋出宣告:
蘇菲說節目裡的包裝早就不用了,但是很多網友反饋現在還是能看到這種包裝?蘇菲是不是應該貼一點圖來教大家如何辨別?
而且網友們好像評論不一,而且有個非常不應該出現的情況,因為某個女星是蘇菲的代言人,所以出現了大批次的該女星粉絲來控評的情況,這是非常不應該的,衛生巾的品質牽涉到我們每個女性,大是大非面前請保持應有的理智!
和衛生巾差不多,一次性內褲這次也爆雷了……
“出差旅行新選擇”“EO滅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達99%”……2025年,一次性內褲憑藉方便、衛生,成為市場熱銷產品。但火爆熱銷的背後,事實真的如此嗎?
2025年1月,商丘市。據知情人說,當地有多家服飾加工企業生產的一次性內褲,並不衛生,根本就不會殺菌。
消費者購買一定要當心。
以採購商的身份,聯絡上夢陽服飾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帶領記者透過昏暗狹窄的樓梯進入公司。廠區髒亂不堪,灰塵隨處可見,垃圾隨意堆放,凌亂的編織袋裡裝滿即將銷往市場的一次性內褲。
輕薄透明的外包裝散發出刺鼻的劣質塑膠氣味,開啟包裝袋,一次性內褲的氣味更是難聞。
為了看到真實的情況,跟著工作人員,來到了企業的生產車間,車間與雜物堆放區僅一簾之隔。
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都是在徒手製作一次性內褲,原材料也隨意堆放,布料旁還堆著垃圾雜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從產品衛生、生產環境、原材料、生產流程,到包裝、運輸、貯存等各環節,都制定了詳盡規範。
但在這家工廠,國家明文規定的生產標準,並沒有得到執行。工作人員透露,不要看他們衛生條件堪憂,他們的一次性內褲的銷量還是不錯的。
記者:你們一年生產多少條?
商丘市夢陽服飾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幾百萬條。
記者:產品最終銷往哪些場所?
商丘市夢陽服飾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像美容院、澡堂,還有高檔一點的洗浴中心。
不僅不在乎自己的衛生條件,一次性內褲的材質,企業也是包裝上說一套,實際上做一套。
產品包裝上標註的面料材質是“棉”,實際卻使用的“滌”,在一些型號的一次性內褲上,企業直接寫上“純棉”,嚴重“貨不對板”。
隨著交流的深入,工作人員說,材質造假還不算,產品重點宣傳的所謂的“滅菌處理”,更是子虛烏有。
在包裝上看到,產品包裝盒上強調“成品經過環氧乙烷(EO)滅菌處理,舒適自然無菌”“經環氧乙烷消毒處理,潔淨衛生”“消毒方式:產品出廠前環氧乙烷消毒”。
工作人員說,環氧乙烷能在常溫下殺滅細菌、病毒、真菌等各類微生物,是當下一次性內褲流入市場前最關鍵,也是最常見的滅菌方式。但滅菌需要花錢,他們只能在產品包裝盒上吹噓一下“環氧乙烷消毒”,其實基本沒做過。
如此生產一次性內褲,是不是隻有看到的這一家呢?在商丘市虞城縣接連走訪了十多家生產廠家看到,車間隨意散漫生產的現象不在少數,生產好的一次性內褲被隨意堆放,工作臺也是工人的餐桌。
當問及一次性內褲的消毒環節時,這家企業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說,據他所知,但凡材質是滌綸的一次性內褲,統統都不需要進行殺菌消毒。
在虞城縣的博威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他們公司產品線豐富,一次性床品、浴巾等都在生產範圍內。不過,核心業務還是一次性內褲的生產加工。這位負責人說,產品宣傳中的消毒環節,生產成本太高,企業也基本沒做過。
在虞城縣走訪了多個一次性內褲的加工廠,多位企業負責人說,加工廠生產的一次性內褲,很多都沒有進行殺菌消毒處理,這在縣城從事這個行業的企業裡,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服裝加工廠的一次性內褲不殺菌,虞城縣專業生產廠家,會不會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合格的一次性內褲呢?為此,來到了虞城縣的醫療器械公司展開調查。
在這家名為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宣傳頁上,物流區、廠區、原料區、抽檢區等工作區域窗明几淨、井然有序,公司還標榜“嚴格檢測 放心使用”,附上多份檢測報告,試圖證明自家產品安全可靠。可事實真如宣傳所說嗎?
只見工人們正忙著給一次性內褲裝袋,有的產品包裝袋上印著“EO滅菌後變為黃橙色”的字樣,但還沒封口的袋子,怎麼就已經呈現出滅菌後的“黃橙色”了呢?
而在車間裡,工人正用噴槍往內褲上噴一種特別的液體——“槍水”。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看哪兒有髒的,用這個,就能消毒。
記者:一噴就沒有髒了?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有的髒能打掉,有的髒打不掉。
企業的工作人員說,他們噴在一次性內褲上的液體,其實是一種強力速幹去汙劑。氣味不好聞,也不能直接用手去觸控。
健芝初醫療器械公司的工作人員說,即便去汙劑散發著刺鼻氣味,也不影響產品銷售。工作人員會按照去汙效果的不同,將一次性內褲裝到不同的包裝袋裡,售給消費者。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這兒是去除不掉的髒,弄不掉的就成次品了。
記者:次品也賣?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嗯,有。
廠區負責生產的工作人員,證實此處就是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這位工作人員說,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務,他們生產過“初醫生”一次性內衣、“貝姿妍”一次性內褲和“浪莎”一次性內褲,為了控制成本,部分產品不進行殺菌消毒。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像貝姿妍這麼大的商家也是,只有特殊要求的幾個款,就去滅一下,就是怕出問題,比方說賣得爆的款,怕同行搞事,就去滅一下。
[圖片]
記者:初醫生做滅菌嗎?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初醫生不滅菌。
記者:滅菌標顏色是提前印好的。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對。
諷刺的是初醫生還是央視推薦品牌……
企業的工作人員說,為了證明未滅菌的一次性內褲,經過了環氧乙烷滅菌處理,他們會在生產時就貼上“由紅變藍表示滅菌完全”的環氧乙烷滅菌化學指示卡,以此來欺騙消費者。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我對您實話實說,好多客戶,為了節省費用,不滅菌了,我們直接給貼上一個滅菌標籤。直接做個變色就可以了,這個標也是在外面買的。
健芝初醫療器械公司不僅偽造包裝上的滅菌標籤,還會提供整套滅菌的檢測報告給客戶,並強調這些都可以在實體店銷售,電商直播間展示時使用。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在直播間說,你看我們這個都是經過環氧乙烷滅菌的,這就相當於是個證明,你讓客戶看。
為了進一步讓消費者相信產品經過滅菌處理,企業還專門用心地製作了一段產品滅菌的影片。
健芝初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你就發給客戶看,說我們環氧乙烷滅菌,就是放到這個滅菌櫃裡面,一個晚上消殺,第二天早上出來,就這樣給客戶說。
就這樣,在滅菌化學指示卡、檢測報告、滅菌影片的包裝下,不殺菌的一次性內衣、一次性內褲被包裝一新,公然銷售。
在當地另一家醫笙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裡,這裡的工作人員也說,他們生產的“歐詩羅蘭”一次性內褲銷售非常好,年產量高達幾千萬,但基本不殺菌消毒。
商丘醫笙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其實,不滅菌的很多,一般沒有滅菌的,什麼材質都一樣。
網友們都崩潰了……
最後說下蝦仁的事情,更加離譜…大家買回去的大蝦仁有沒有感覺一解凍或者一下鍋就縮掉很大很大一圈??答案來了!
這些蝦仁銷售的廣告裡,不斷出現“零新增”“零保水劑”的字樣。
商家們解釋,保水劑即食品水分保持劑,常用複合磷酸鹽,這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制劑,一般呈白色粒狀或粉末狀結晶,親水性強,能在加工時保持蝦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長保質期,業內稱這樣處理水產品的方式為“保水”或“泡藥”。
商家們紛紛做出保證,可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3·15”晚會和《財經調查》欄目同時接到群眾舉報,稱有部分生產廠家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超量新增保水劑。
為深入生產一線調查,在業內知情人的指引下,前往名為尚方舟的食品公司。工作人員透露,他們會依據客戶需求,定製不同規格的蝦仁。記者走進該企業庫房,只見地面上堆放著各種大袋的複合磷酸鹽保水劑。
按照國家的規範,一定量新增保水劑,本意是為了改良蝦仁口感、保持水分,增加保質期。但保水劑的規定到了部分企業的手上,卻有了其他的用途,首先就是——增重。
這家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保水百分之二十,意味著蝦仁吸收水分之後體積變大,重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
走進企業的生產車間,地面上並排放著幾個黃色大桶,桶裡青黑色液體中攪拌的正是泡藥的蝦仁。
工作人員說,他們會按客戶要求的保水率,確定浸泡時間。
查閱國家相關法規得知,國家對冷凍水產品中磷酸鹽的新增量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定,冷凍蝦仁中,磷酸及磷酸鹽以磷酸根計,每1000克最大使用量為5克,即千分之五。
然而,根據調查,該廠蝦仁磷酸鹽新增量千分之三十,浸泡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保水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會導致蝦仁磷酸鹽含量嚴重超標,企業負責人卻對此並不在意。
 生產企業究竟會違規新增多少保水劑呢?一家企業的生產線,不能說明問題,記者繼續來到另一家工廠——中青海洋水產有限公司。
中青海洋水產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大概說,100斤(蝦仁)泡回來124斤,做出來124斤。
記者:多出24斤?
工作人員:對。
保水劑成了蝦仁增重吸水的一個重要工具,畢竟水比貨壓秤,添多少,就能多出多少重量,這就是多出來的企業利潤。而且賣相好、口感還脆,價格還可以賣得更高。
在中青海洋水產的生產現場,目睹了泡完藥的蝦仁後續加工流程。剛從桶裡撈出的蝦仁,直接被送上包冰機的傳送帶,迅速進入冰凍環節,眨眼間就裹上了一層冰衣。
工人告訴記者,這看似簡單的操作,實則暗藏玄機,包冰是為了二次增重,進一步增加蝦仁的重量,賺取更多利潤。
在良基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拿出一款蝦仁樣品說,這是質量上乘的產品,所用的蝦是蛟塘蝦,由本地新鮮蝦製作而成。為了保證蝦仁的口感,保水率只做到了16%到18%。
工作人員說,保水劑新增量的多少一般由蝦仁的價格決定,價格高的蝦仁保水率相對會低一些。保過水的蝦仁,吃起來又滑又嫩,銷量很好。但這樣的保水蝦仁,工作人員自己卻不吃。
與多家水產加工企業的接觸中瞭解到,對於這些企業而言,保水劑的新增,已經成了他們一個增加產品重量、強化蝦仁口感的掙錢法寶。
走訪過程中,多家企業說,儘管蝦仁在加工時添加了保水劑磷酸鹽,但他們的成品外包裝上,並不作標註,成分表僅標明蝦仁和水。
連雲港鮮知餚食品公司,其主要業務是給電商平臺供貨,走進這家企業的生產車間,這裡的環境令人擔憂。狹小的房間髒亂不堪,工人沒有任何衛生防護措施,直接將凍蝦仁裝袋稱重、封口後發貨。
當詢問包裝上是否應標註保水劑相關資訊時,負責人表示:不標註。
在漁趣多食品有限公司代理的蝦仁產品的配料表上,也沒有標註添加了保水劑磷酸鹽。該公司負責人解釋,蝦仁作為生鮮和食用農產品,標籤無需太過詳細。
行業內的這些個別企業,如此違規地超量新增磷酸鹽製造出來的“保水蝦仁”,究竟會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何種影響呢?長期過量攝入磷酸鹽可能會帶來健康風險,例如消化系統問題、導致人體的鈣磷比失衡、缺鈣、引發心血管疾病。
“3·15”將這些樣品送往權威檢測機構進行了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
寶輝水產有限公司生產的凍蝦仁磷酸鹽總量每公斤7.57克,相較國家最高允許標準含量超標51.4%;
良基冷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凍蝦仁磷酸鹽總量每公斤12.5克,相較國家最高允許標準含量超標145%。
網友們破防了:
這只是冰山一角,其他的更多惡臭內幕都在315晚會里,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網上找一下。
我們也是無力再說什麼了,就這樣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