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衛生巾、胖貓事件真相,今年315晚會太炸裂了……

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又來了,鴨鴨來帶大家看看過去一年,消費者又不幸踩到了哪些坑?
順便也帶大家瞅瞅部分事件後續咋樣了?
一、翻新衛生巾
反反覆覆塌房的衛生巾,終於是登上315了。
位於濟寧市梁山縣的“梁山希希紙製品有限公司”在銷售劣質衛生巾、嬰兒紙尿褲,且數量巨大。
圖片來源:微博 @央視財經(下同)
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最主要的業務是廢品回收,即從紙尿褲和衛生巾生產廠家購買不要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
然而實際則是以260元到1400元一噸的價格,收購這些生產垃圾後。
再挑出形狀完整,且沒有明顯汙漬和破損的“二等品”進行翻新售賣,甚至能在市場上倒賣到七八千元一噸。

而挑選“二等品”剩下的垃圾在被打碎後,將重新分離成為木漿、吸水高分子樹脂等幾種一次性衛生用品的原材料。

當晚,濟寧市梁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已會同當地公安局前往現場調查。
多家品牌方釋出追責宣告。

鴨說:徹底麻了,這個已經噴不動了……

二、一次性內褲爆雷
作為不少經常出差打工人的好夥伴——一次性內衣,不知道拯救過多少懶人。
然而ta也塌房了……
商丘當地有多家服飾加工企業生產的一次性內褲,並不衛生,根本就不會殺菌。
甚至產品包裝上標註的面料材質是“棉”,實際卻使用的“滌”。
沒想到吧,純棉內褲是產品名……
生產車間環境就更不用多說了,許多工人們都是在徒手製作一次性內褲,原材料也隨意堆放,布料旁還堆著垃圾雜物、工作臺也是工人的餐桌……

工人還會往內褲上噴“槍水”——一種強力速幹去汙劑,氣味難聞,也不能直接用手去觸控。
生產公司告訴記者,公司可以提供“代加工”服務,他們生產過“初醫生”一次性內衣、“貝姿妍”一次性內褲和“浪莎”一次性內褲,為了控制成本,部分產品不進行殺菌消毒。
目前,在多家電商平臺上已搜尋不到相關品牌。當地監管部門已成立聯合工作組,對涉事企業進行查封。

鴨說:經常出差的鴨哭了😭

三、維修刺客啄木鳥
啄木鳥家庭維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家電維修平臺,公司宣稱在國內300多個城市都有業務開展,線上接單的維修師傅達10萬名之多。
然而比師傅數量更誇張的是,其在某投訴網站上的投訴量超過6000條。
看完維修師傅的騷操作屬實給鴨開眼了,例如:
客戶水龍頭沒開啟,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師傅上門開個水龍頭,收費100多元;售價300的遙控器,師傅收費1776……
記者臥底發現,平臺培訓經理直言——上門維修人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盡辦法在服務過程中提高收費。
還有維修人員經常會因為報價過低受到公司上級的批評,維修費用公司拿六成。
由於維修平臺掌握著客源渠道,佔絕對的主導地位,沒有平臺,師傅們幾乎接不到維修單。
15日晚,啄木鳥釋出宣告道歉併成立專項調查組。隨後啄木鳥釋出第二次宣告稱放棄公關。

鴨說:前幾天寫的家電維修師傅還是太良心了!

四、1斤蝦仁7兩冰
不少喜歡吃蝦的鴨寶肯定遇到過,買了一斤凍蝦解完凍就只剩半斤的情況。
這是部分生產廠家在加工水產品時違規、超量新增保水劑(食品水分保持劑,常用複合磷酸鹽)
它能保持蝦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長保質期,業內稱這樣的方式為“保水”或“泡藥”,但部分企業卻用保水劑來“給蝦增重”。
例如,一家企業的蝦仁磷酸鹽新增量達到千分之三十,浸泡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保水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這會導致蝦仁磷酸鹽含量嚴重超標。
還有人將泡完藥的蝦仁迅速送入冰凍環節,二次增重,最狠可以幹到一斤解凍之後只有三兩蝦仁。
反正這樣的保水蝦仁,他們自己不吃!
員工表示:“我們沿海地區都是吃(新鮮)海蝦”。
當地監管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

鴨說:好好好!就欺負我這個內陸城市的鴨是吧!

五、電子籤高利貸
我是真沒想到能在網路評論區借錢的……
有人在網上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賬,可平臺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卻登記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額外還1500元利息。
更有甚者在人人信平臺借了30000元,到賬14000元,扣除了16000元,說是利息。
好傢伙,簡直比高利貸還高利貸……
記者發現,在借貸寶平臺簽了正規的電子籤協議,打了電子籤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真正的交易卻不在平臺上進行。
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籤平臺上籤條借款的人告訴記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於不清楚其真實身份資訊,根本沒辦法起訴。
人人信的一位產品經理表示:目前他們平臺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透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物件。甚至去世人的資訊,也能用來做賬號。
電子籤一套流程下來,放款人透過電子籤放高利貸掙錢,平臺不斷透過電子籤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
當地監管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赴借貸寶平臺所在公司開展聯合調查,已依法責成企業暫停平臺運營。

鴨說:千萬千萬不要借網貸!

六、資訊黑洞瘋狂竊取個人隱私
不知道鴨寶們有沒有刷到過“精準獲客”的廣告,它們聲稱透過這種“大資料獲客軟體”,商家可以精準獲取海量目標人群的消費習慣、手機號碼等資訊。
商家表示,他們的獲客軟體能夠將商家想要的關鍵詞設為標籤,軟體會自動在選擇的短影片平臺上掃描評論區,一旦發現與標籤詞相關的評論,就會強行抓取這個使用者的電話、微信賬號等資訊。
甚至還能幫助商家監控和偷取自己同行的直播帶貨資料,去對方的直播間“截流和引流”。
還有其他公司可以偷取企業公眾號的關注使用者或微信群成員的手機號碼,只要點選閱讀過、轉發過企業公眾號文章的使用者手機號碼也會被偷取。
公司將個人使用者分為9種類型,個人標籤達到3800項,網站2億多個,網際網路品牌6萬個,每日處理資料量達到了100億條。
海量使用者資訊都被這成百上千的數字標籤打上了記號,成為待售的商品。

鴨說:比我都瞭解我自己……

七、AI外呼機器人成騷擾電話幫兇
光有資料沒用,還得有人打電話。“好在有需求,就有商機”。
網際網路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務的廣告,就是幫助商家向手機使用者撥打自己的營銷電話,俗稱“電銷”。
眼下,使用所謂人工智慧機器人撥打營銷電話已經成為行業主流。
會設定好智慧機器人的話術呈現在電腦螢幕上,每句話都設有相應的觸發關鍵詞。
而他們用的多事一種虛擬運營商,業內統稱為“虛商”,虛擬運營商同樣發售11位的手機號碼,大部分都是17或是16等數字開頭,被業內稱為“小號”。
這些從事外呼業務的公司,都是從虛擬運營商購買的“小號”,這些號碼沒有實體手機卡,也不需要實名認證。
利用獲客軟體偷取消費者電話號碼,虛擬運營商有大量的小號,再加上外呼智慧機器人所謂的科技加持。
就這樣成功折磨了我們一次又一次……
對此工業和資訊化部做出以下部署:
圖片來源:中新經緯

鴨說:一天不接幾個騷擾電話,都以為自己的手機停機了……

八、手機抽獎公司號稱一天流水20億元
雖然抽盲盒從來沒中過隱藏款,但是不少人肯定在各種亂七八糟的平臺都抽中過“大獎”。
就比如下面這個話費卷:

然而有記者購買後,並沒有任何話費到賬,也沒有看到200元的話費券。
詢問客服表示:“優惠券一共有30張,充200元減10元的券10張,充100元減5元的券20張。”
實際需要充值4000元話費才能用完這些話費券,並且最快需要15個月。
屬實是把人當猴耍了……
該廣告推廣公司負責人表示,這是他們公司目前獲利最高的業務——“投100萬元當天回150萬元,這幾個板塊的業務客戶,已經接近於瘋狂。”
話費券使用週期長,多數人領取一兩個月後就遺忘。商家正是利用這種遺忘和疏忽,抓住海量“沉默使用者”的空子,悄然斂財。
而公司負責人毫不避諱地承認,這類業務本質上就帶著誘導屬性,甚至還有欺詐嫌疑,“基本上一天的流水在20億元左右。”

鴨說:看到中獎已經自動過濾了……

九、五金市場公然售賣非標電線電纜
咱們普通人,估計這輩子買不了幾次電線電纜這玩意。但它們的質量卻與我們用電安全息息相關。
而在南寧的科德國際五金市場,一些商家銷售所謂的“非標線”——未達到國家檢測標準的電線電纜。
記者按照銷售商家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位於安順市的金明陽電線電纜公司,這家公司對外宣稱自己的年銷售額過億。
主管銷售的負責人範經理介紹,他們廠生產的“非標線”,不僅外觀和國標線一樣,還能提供齊全的資質報告,可以實現“造假一條龍”。
當地監管部門已趕往現場,對涉事企業進行處理

鴨說:用電安全還敢這麼整!

十、胖貓事件後續
2024年4月,一個網名叫“胖貓”的湖南小夥兒在重慶長江大橋跳江身亡,有關他和女友之間的私人情感糾紛,被家人公佈到網路後迅速引發了大規模關注。
即使在重慶警方釋出了一份史上最長的警情通報,將“胖貓”生前和女友的交往歷程、資金往來解釋得清晰明瞭後。
圖片來源:央視網(下同)
網路上依舊流傳著各種謠言,警方還發現存在一些推手的問題。
有些自媒體公司,可能也主動找到胖貓家屬,提供幫他們包裝人設或者拍短影片、開直播等型別的這種引流或者是提升熱度的一些所謂的增值服務。
“胖貓”家某個社交平臺賬號的漲粉資料
當事人譚某躲無可躲,她工作的花店、租住的房屋,甚至是老家的住址全都被曝光,有人還專門趕到重慶開啟追蹤直播。
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外賣訂單(所訂商品)堆滿長江大橋的行人通道。
近百噸的食物被浪費,不必要的行政資源被消耗,專案組之外,還有大量的警力鋪排在岸邊和水面。
當時,因為“胖貓”事件不斷被熱炒,網上有人揚言要來同一地點跳橋,來自全國各地的報警電話持續數月高位執行,直到現在,水面的巡邏都不敢懈怠。

鴨說:愛自己身邊具體的人!

圖片資料來源:央視財經
中興經緯 “放棄公關”!315曝光後續來了
央視網 “胖貓”事件背後,94.6噸外賣堆滿長江大橋
年年315都看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