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定位界”暴徒!

 先看影片 
當友商為了一塊螢幕就大開發佈會的時候

 上週,小米一口氣釋出了16款新品!

這些產品,橫跨手機、手錶、手環、平板、家電、汽車、作業系統等品類,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小米全家桶大升級”
這次釋出會小米派出最強高管陣容,毫無意外地成為“科技界秋晚”。相關資料顯示,自10月29日至31日,小米釋出會上榜8大平臺,全網熱搜共計128條,總熱度達到驚人的10億量級。

熱浪之外,小米此次的新品單拎出來,個個都很能打:
小米SU7 Ultra 首次征戰紐北就征服紐北,拳打保時捷、腳踢特斯拉。預售10分鐘,訂單逼近4000臺;
小米15首次突破 ¥3999價格大關和心理大關,發售的首個週末,就強勢登頂4000-6000元價位段的第一;
金凡整整閉關一年,帶著自研作業系統小米澎湃OS 2捲土重來,為琳琅滿目的硬體裝置再度超級賦能……
等一等!
不是說好的,品牌要戰略聚焦、要精準定位嗎?怎麼小米總是啥火做啥,關鍵還做啥啥火呢?
乍一看,小米好像是“戰略偏航”了;但本質上,小米恰恰是定位戰略的忠實粉絲和集大成者!
不信?聽狂人好好跟你嘮嘮。
01.
關聯定位
快速收穫心智勢能
Z世代看到的小米:極致價效比,高階化初成;Z世代看到的雷總:西裝暴徒,科技界T0衣品。

其實,把時間往回撥個十幾年,情況完全不同。
彼時的小米,剛憑低價的智慧手機和為發燒而生的熱血宣言在年輕人中爆火。它做的,就是打造“更便宜的蘋果”。
無論是釋出會的現場佈置、還是PPT的視覺風格,甚至連雷總本人的“純色T+牛仔褲+運動鞋”的造型,以及演講的手勢動作,都在有意無意地致敬蘋果。
雷總曾親口提出,要全面對標蘋果。畢竟大學時代的雷總,就是被《矽谷之火》點燃創業激情的。

主動關聯更高能級的同類品牌,會讓自己迅速獲得超高的流量曝光以及心智勢能。在當時的消費者眼中,小米就是“更低價的蘋果”,雷總就是“中國版喬布斯(雷布斯),從而一戰成名。
關聯定位或者說比附定位,是建立自身品牌認知和提升品牌價值的高效方法。
比如,青花郎酒就借勢茅臺,提出“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肥東老母雞曾繫結老鄉雞,說自己是“安徽第二大快餐品牌”。

消費者看到這些“暗示”,會不自覺地把兩個品牌放在同一序列同一等級,哪怕兩個品牌相去甚遠。
這樣的好處是,主動關聯的品牌,會悄然佔據消費者的部分心智,最終轉化為市場份額。
02.
客群定位
使用者導向驅動成長
定位本身用處很大,但具體能發揮多少,就得看你能理解幾成了。
把定位囿於“打造產品差異化優勢”,也許能搶佔一點市場,但同時可能會失去潛在的增量。
定位可以是產品壁壘,可以是渠道優勢,可以是區域特色,更可以是目標受眾。
我們說回小米。
SU7爆單之後,80萬級別的SU7 Ultra橫空出世。有人質疑以價效比著稱的小米是不是飄了,雷總預判了他們的預判:“我真正關心的是,產品夠不夠好、值不值、是否超出米粉預期”;
大家苦空調對著人吹久矣,可在小米之前,就是沒有人造出“能夠向上吹風”的空調;

米粉只是在雷總賬號下隨手畫了一幅草圖,希望小米能造出洗烘一體、衣物分洗的洗衣機。幾個月後,雷總就把紙上落筆變成精品實物。
大到跑車,小到空調,雖然產品在瘋狂跨界,但小米的底層戰略一直未易:聚焦米粉訴求。
米粉,就是“高質低價”的追隨者。針對這類群體,把握他們的消費共性,遵循他們的消費偏好,滿足甚至超越他們的消費需求,小米的產品橫跨多少領域都不成問題。
只要定位好使用者,甚至讓使用者從接收者變成參與者。別說跑車了,小米造火箭都有對應的米粉買單。只不過,米粉本身存在著消費力之別而已。
03.
場景定位
靶向打造核心場景
品牌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要麼有成本優勢,要麼有差異化優勢。而偉大品牌,多是兩者兼得。
想要獲得差異化優勢,品牌戰略定位必不可少。
只不過,定位的物件,不止是產品價值,也有可能是特定場景。
2023年10月,雷總高調宣佈,小米集團戰略正式升級為「人車家全生態」。這是一次明顯的戰略定位,從以前的造價效比手機、到家電品類的擴容,到最新的場景集中。
啥意思呢?以後只要是關於車裡的、家裡的、人身上的生活場景裡的產品,都是小米想做的、該做的、必做的、符合其戰略定位的,不存在什麼分散、偏航之說。

而聚焦核心場景,比單獨聚焦核心品類,具有更大的優勢:
其一,依託場景化去感知產品,產品便能超越其物理性質,獲得生命和靈魂,打動人心;增強沉浸感和生態性,和使用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認知;
其二,場景的界限遠大於產品。透過場景裡不斷的產品擴容,品牌才有可能獲取更多的增量使用者,更大的增量市場。這一點,小米汽車是最好的例證。
也許未來,雷總搞個「人車家天全生態」,開啟“人生中最最最後一次創業”,入局航空航天,也絲毫不稀奇。因為,它也在小米的品牌戰略定位裡。
你以為小米總在“不務正業”,其實人家“極致專注”,集中所有力量,實踐並實現自己的戰略定位。
當然,狂人所指的“定位”,不是狹義上的艾·里斯&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而是品牌實現自身差異化所持的所有定位方法論。
用關聯定位,來建立市場認知;用客群定位,來高築競爭壁壘;用場景定位,來擴容產品品類。
小米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每天中午11點半,不見不散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廣告
因為你連“廣告狂人”都沒有關注…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魂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