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芝加哥的一場就業博覽會上,一群求職者排隊等著將資料交給徵才廠商。NBC分析,美國勞動市場出現有利僱主的巨大轉變。(美聯社)
美國就業市場趨緩,失業半年的男子宣稱寄出千餘分履歷,半年來杳無音信。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報導,42歲男子赫維亞(Dan Hevia)是紐約市的行銷和業務開發專家,他並非首次被解僱,但這次感覺不同。
赫維亞在領英(LinkedIn)貼文中寫道,他6月以來失業,至今已寄出千餘分履歷,卻都石沉大海。
赫維亞接受NBC採訪時表示,他對未來的職涯感到失望。他說:"我會繼續找工作,信心不至於完全崩潰,但顯然已動搖。"
對許多勞工而言,2021年和2022年因為新冠疫情衍生的"大辭職潮"(Great Resignation)帶動職場調整與工資調升,但這分喜悅已逝,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更加不確定的新環境。
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最近報告顯示,10月裁員率低,職缺續增,但招聘率降至美國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
失業率近幾個月下降,維持在4.2%,但仍比2023年4月的3.4%疫情期間的低點還高。
勞工統計局6日公佈11月的就業資料顯示,新增就業人數共計22萬7000人,高於預期。
然而,失業持續的時間中位數來到10.5周,創下2017年5月以來新高。
信安資產管理(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全球策略長席瑪‧夏哈(Seema Shah)在6日釋出的報告中寫道:"勞動需求放緩。"
夏哈指出,失業率不斷上升,且前幾個月修正後的非農就業資料低於預期,"勞動市場存在裂縫"。
勞工就業研究機構"Burning Glass Institute"經濟研究主任伯格(Guy Berger)則表示,目前有工作的人不太可能失業,但對失業者而言,現在是找工作的最糟時期。

一名等待求職面試的男子,緊張地握住個人履歷和工作經驗資料。勞工統計局最近報告顯示,招聘率降至美國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美聯社)
伯格說:"現在就業市場算好,但不算太好;招募人數太少,工作真的難找,很多人受僱是好事,但發展軌跡並不明顯。"
NBC分析,美國職場現況的問題部分歸因於勞動市場出現有利僱主的巨大轉變。
蓋洛普(Gallup)3日釋出的民調發現,美國勞工正以2015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尋求新工作,因為僱員對當前僱主的整體滿意度落入歷史低點。
蓋洛普分析師形容,目前正值"大疏離潮"(Great Detachment),疫後廣泛的破壞性和組織改變,讓員工感到筋疲力盡。
來源:世界日報 編譯陳韻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