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美國的勞動力市場

近日美國股市大幅波動引發輿論關注,許多人紛紛關心美國經濟的發展。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有許多,其中勞動力市場的動向非常重要,不久前公佈的兩個資料顯示美國的勞動力市場依然良好,其中之一是3月份非農就業人數(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增加了22.8萬人,大大高於過去一年平均每月增加15.8萬人的水平,出乎經濟學家們的預料;另外一個是3月份的勞動參與率(Civilian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為62.5%,勞動參與率超過60%表明就業市場發展良好。上述兩個有關勞動力市場的資料均由美國勞工統計局釋出。
邁阿密高校科技招聘會(照片:美聯社)
在有關勞動力市場的各項指標中,有兩個基本概念需要先解釋一下,即“適合工作人口”(Civilian noninstitutional population)”與“勞動力人口”(Civilian labor force)。
所謂“適合工作人口”是指年滿16歲及以上、居住在美國50個州及首都華盛頓特區的公民,但這部分人中不包括現役軍人及在監獄服刑的罪犯等,簡單地說“適合工作人口”就是指可以工作的平民。根據勞工統計局的調查,2025年3月全美適合工作的人口為2.73億。
所謂“勞動力人口”指的是就業人口及失業人口的總和,通俗點說就是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工作或暫時失業的人群,2025年3月全美勞動力人口為1.7億。而勞動參與率則是指勞動力人口與適合工作人口的比率,以2025年3月的資料看,在2.73億可以工作的平民中有1.7億人正在工作或暫時失業,其比率為62.5%。
在勞動力市場的各項資料中,勞動參與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衡量民眾的工作意願的一個指標,當一個國家有更多人願意工作的話,表明就業市場有吸引力,反之表明就業市場情況不妙。雖然對於勞動參與率在什麼水平表明勞動力市場健康與否沒有定論,但基本上認為超過60%表明良好。

密西西比州豐田汽車製造廠裝配線上工作的員工(照片:美聯社)
前面提到勞動力人口指的是就業人口及失業人口的總和,因此,新增就業人數就很重要,勞工統計局在釋出就業報告時稱,2025年3 月份非農就業總人數增加了22.8萬人,而失業率則基本持平,為4.2%。從具體統計看,就業崗位增加的領域包括醫療保健、社會救助以及運輸和倉儲;此外,零售業就業人數也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罷工工人重返崗位,而聯邦政府的就業人數則有所下降。
https://share.america.gov/zh/wild-geese-u-s-labor-market-remains-stro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