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感慨國產GPU追趕速度令人驚歎:NVIDIA做了30年,華為才幾年

轉自:快科技

日前,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發影片解讀稱,黃仁勳攜H20晶片重返中國,背後藏著中美AI競爭訊號。
從產業角度來看,黃仁勳的一系列表態,傳遞出幾個關鍵訊號。第一個就是全球AI晶片市場格局正在重塑,NVIDIA雖然仍處在領先地位,但華為等中國企業的追趕速度令人驚歎。
“華為才做了幾年GPU啊,NVIDIA都做了30年了”,周鴻禕表示,雖然華為現在還沒有趕上NVIDIA,但是這個速度你等著。
7月16日,NVIDIA CEO黃仁勳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AI訓練時華為AI晶片能否取代NVIDIA,他稱這只是時間問題。
“重點在於,我們已經做了30年,他們(華為)已經做了幾年,而華為已經能告訴大家他們有多強大了
現在沒有一個人比我付出更多精力來建造(AI生態),我已經在極高的水平、以難以執行的規模(在做這件事),而華為已經能和我們相提並論,這說明了一些問題。”黃仁勳表示。
黃仁勳還稱希望有更先進的晶片進入中國,原因是技術總在不斷進步。現在Hopper架構還很棒,H20採用Hopper架構。但幾年後,NVIDIA會有越來越多更好的技術。無論NVIDIA被允許在中國銷售什麼產品,隨著時間推移,產品都會越來越好。
值得一提的事,今年6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晶片問題其實沒必要擔心,用疊加和叢集等方法,計算結果上與最先進水平是相當的。”
他坦言,我們單晶片還是落後美國一代,我們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用群計算補單晶片,在結果上也能達到實用狀況。
任正非認為,中國在中低端晶片上是可以有機會的,中國數十、上百家晶片公司都很努力。特別是化合物半導體機會更大。矽基晶片,我們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利用叢集計算的原理,可以達到滿足我們現在的需求。
他指出,軟體是卡不住脖子的,那是數學的圖形符號、程式碼,一些尖端的運算元、演算法壘起來的,沒有阻攔索。
不過網友表示:
周鴻禕這是說外行話啊,華為的AI晶片不能叫GPU,是專用AI晶片,因為相容差,現在準備相容英偉達的通用GPU產品。就是說華為的GPU才開始搞,而不是搞了好幾年了。
他軟體尤其是網路攻防上是權威,但在硬體上的認知 ,還不如你我,就是跟熱度來吹而已
其實都是拿來主義,如果真自己從0到1怕搞30年都搞不出來
END
想要學習Linux系統的讀者可以點選"閱讀原文"按鈕來了解書籍《Linux就該這麼學》,同時也非常適合專業的運維人員閱讀,成為輔助您工作的高價值工具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