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製造界 秀二原創
1/判定華為勝訴,獲75億賠償金
2024 年12 月 18日,這天華為收到歐洲里程碑式判決書。歐洲統一專利法院公佈 “華為 v 網件” 案判決書,判定華為勝訴,並獲10億歐元(約合 75億元人民幣)的賠償金。
華為近乎完全掌控全球範圍內的WIFI 6 專利和LTE – M 專利,在新興的Wi-Fi 7標準專利共享數量上更是一騎絕塵。
美國網件公司在其 Wifi 6 裝置中使用華為的專利技術,華為2022 年開始起訴該公司。華為起訴美國網件公司侵犯其 wifi6 標準必要專利 EP3611989 號 “無線區域網資訊傳輸方法和裝置”,法院經審理認定美國網件公司侵權成立。該判決結果要求網件公司可能被禁止在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丹麥、芬蘭和瑞典等七國銷售具有 wifi6 功能的產品。
華為勝訴,對美國網件公司而言,原本暢銷的WiFi 6 裝置在七國市場被 “掃地出門”。華為勝訴,是中國科技實力的一次震撼展示。西方一直憑藉技術專利優勢,對中國企業肆意打壓。今天華為站在WiFi 6等前沿技術領域專利巔峰,讓世界重新審視中國在全球科技版圖中的分量。

2/任正非藐視西方舊技術

谷歌於 2024 年 12 月 9 日推出了世界上最強量子晶片 Willow。一週後,中國推出了 “祖沖之三號” 量子晶片。兩款晶片整體處於同一量級,都代表了當前量子計算領域的頂尖水平。說明什麼?說明中國在新型晶片研發上,當仁不讓。
各位,還記得幾年前,任正非說過華為已到了無人區這句話嗎?無人區不僅指華為5G,也指半導體。事實上,華為早在 1991 年就介入半導體研發了,那個時期主要聚焦於程控交換機晶片、光通訊晶片等。
儘管今天,美國仍是第一、二代半導體領導者和控制者。各位相信嗎?不久的將來,中國有望成為第三代、第四代半導體的領導者;成為光晶片、超導量子晶片、光量子晶片的標準制定者。
黃仁勳曾多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華為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強大競爭力。華為在晶片領域到底有多強大?一句話告訴你,你以為美國怕的只是華為5G通訊技術嗎?美國怕的是華為半導體晶片。告訴你,早在2020年華為設計的手機晶片和AI晶片,就做到了世界第一。
2020年10月22日的華為 Mate 40 系列釋出會上,餘承東手持一顆小小的手機晶片麒麟9000,整個釋出會,餘承東共說了 14 次 “遙遙領先”。2019 年 華為釋出了基於自研達芬奇架構的AI晶片昇騰910,支援雲邊端全棧全場景應用。也就是說,在2019年—2020年,華為設計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AI晶片和手機晶片和。當時手機晶片領先蘋果,AI晶片領先英偉達。
被美國製裁後,臺積電不敢給華為代工了,阿斯麥不敢賣給中國EUV光刻機。華為設計的晶片無法制造,所以英偉達崛起了。如果不是美國卡住製造端,今天世界上AI算力王者不是英偉達,而是華為。
前不久,華為終端 BG CEO 何剛在與張泉靈對話時表示,華為 Mate 70 系列的每一顆晶片都具備國產能力。意味著華為手機晶片 100% 國產化。
華為手機晶片是 (N+2)工藝製造。“N”代表 國產光刻機。“2” 代表晶片的通訊電路特殊設計和圖案精細雕刻多重曝光技術,技術最佳化增加電晶體的密度和效能,實現1+1>2的效果。
3/華為深度佈局光量子晶片
任正非多次宣稱華為的光量子晶片處於全球領先水平。他這樣評價過,摩爾定律已到達極限,西方標準已破破爛爛、縫縫補補,我們要做自己的新衣服,要有自己的標準。
什麼是光量子晶片?光量子晶片指把光技術和量子技術結合在一起的一種雙重技術晶片。什麼是華為做新衣服?指華為利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做的新型半導體晶片。
任正非為什麼形容西方標準已破破爛爛、縫縫補補?指西方還在追求幾十年前的“摩爾定律”,力求在更小的晶片上排列更多上千億電晶體,來提高效能。這些在任正非看來,西方已黔驢技窮了。
破破爛爛、縫縫補補,是任正非對西方舊技術的一種藐視,以及對中國新型半導體技術的一種自信。做新型半導體,中國已另闢蹊徑,也就各位常說的“變道超車”,
華為的5G基站使用了大量的光晶片,光通訊技術華為領先全球。同時華為也是量子通訊的重要推動者。6G時代,華為集光技術和量子技術於一體, 華為有可能大量使用光量子晶片,保持通訊技術世界第一。
在光量子晶片領域,華為進行了深度研發、廣泛的佈局和千億高額投入。2012年,華為收購英國整合光子研究中心 CIP Technologies,開啟了光晶片領域的探索。2013年,華為收購比利時矽光技術開發商 Caliopa,補充自身在光晶片領域的技術空白。據公開資訊,華為哈勃投資自成立至今已投了94個專案,多為半導體領域企業。
2024 年 10 月 23 日,華為取得 “一種超導晶片” 專利,標誌著華為在光晶片和光量子超導晶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光量子晶片具有高速運算和強大的加密能力,AI大模型訓練、高效能計算機、大資料處理、物聯網等,都將是光量子晶片的應用場景。


聯絡我們:txm176(值班微信)廣告及商務合作:電話18660411611投稿及採訪約談: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製造界除釋出原創文章外,亦致力於優秀文章的交流分享。轉載須註明文章來源和作者;申請轉載授權請在文末或後臺留言。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