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航運丹尼斯,保持熱愛保持初心,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致力於每日更新,分享航運領域的最新動態和深度分析。我的目標是跨越不同領域,以差異化的內容輸出,為讀者帶來獨特的視角和價值。
1/ 跨界旅行博主,代最航運粉絲打卡沙特吉達快艇出遊紅海。
2/ 紅海,這個名字本身攜帶著一種強烈的色彩暗示,讓人不禁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紅色波濤的畫面。然而,當我真正抵達這片海域,眼前的景象卻與我的想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放眼望去,紅海的水面並不是想象中的紅色或者黃褐色,而是呈現出一種深邃的青綠色,甚至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藍寶石般的光芒。
3/ 我發了短影片在朋友圈後,不少人問這是用什麼器材拍的,答案是insta360最新版X4,非常好用,而且有更好用的配套APP幫助後期剪輯和教程模板,有不少眼前一亮的玩法。更多影片請關注我影片號和抖音號的陸續剪輯釋出,今天在上海浦東機場轉機倒時差,21點55分飛寧波,在此之前如果你也在PVG T1可偶遇可面基。
4/ 回到今天主題,集裝箱,這個可以說是在20世紀誕生的“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物流運輸的範疇,成為推動全球化程序的關鍵力量。美國卡車公司老闆/卡車司機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com McLean)和機械工程師基思·坦特林格(Keith Tantlinger)是被認為對這種稱為集裝箱的創新有主要貢獻的兩個人。麥克萊恩提出了這個想法和概念,而坦特林格則負責細節和設計。首批58個集裝箱於1956年4月26日裝載到了經過改裝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油輪SS Ideal X上。由此開啟了塑造現代世界並影響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航運集裝箱之旅。

5/ 首先,集裝箱的發明極大地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在集裝箱出現之前,輪船上的貨物裝卸效率低下,空間利用不充分。集裝箱的標準化設計,讓貨物的裝卸變得快捷、有序,從而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如馬克·萊文森所寫《集裝箱改變世界》的觀點彙總:
– 集裝箱對全球化的影響:集裝箱是現代運輸體系的基礎,它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沒有集裝箱,全球化的程序將不可想象。
– 標準化的力量:集裝箱的最大成功在於其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這種標準化不僅簡化了貨物的裝卸流程,還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
– 系統性創新的重要性:創新不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性創新才是真正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集裝箱的創新不只是一個容器的改進,而是整個運輸和物流系統的革新。
– 企業家精神的作用:經濟效益並非直接來自創新本身,而是來自企業家如何將創新推向實用,併為此實施組織變革。麥克萊恩的根本性認識在於,航運業的業務是運貨而不是通航,這導致了集裝箱運輸的新概念。
– 對經濟格局的重塑:集裝箱的使用使得製造業可以向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從而重塑了全球經濟格局。它降低了運輸成本,促進了全球產業分工的形成。
– 集裝箱的多用途性:集裝箱不僅用於合法貨物的運輸,也可能被用於走私、非法交易等,這表明了其用途的雙刃劍特性。
– 對生產和消費的影響:集裝箱的普及使得產品可以更經濟地長距離運輸,這改變了生產和消費的地理分佈,例如,某件產品在東半球生產,運至紐約銷售,可能比在紐約近郊生產更划算。
– 技術進步與經濟形態:集裝箱的故事,展示了技術進步是如何改變世界經濟形態的。即便是簡單的創新,也能引發巨大的變革。
這些觀點深刻地揭示了集裝箱不僅僅是一個物流工具,它還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改變世界經濟地圖的關鍵因素。馬克·萊文森的分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集裝箱在現代世界中的重要性。
6/ 集裝箱68歲生日快樂!
今天到此
明天再見
最航運,讓一部分人先看到行業未來!
我的微信 forc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