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科倫坡港過分擴建,引發行業擔憂:“擔心打價格戰”

作為印度洋航線上的 “東方十字路口”,科倫坡港自8世紀起便是歐亞非貿易的重要中轉站。這座 1912 年由英國殖民者擴建的人工港,如今港區面積達 2.4 萬公頃,最大水深 11 米,可同時容納 40 艘超大型船舶。
2025年3月,斯里蘭卡政府宣佈啟動兩項關鍵工程:科倫坡西碼頭二期(WCT II)和北港,計劃分別於 2030 年、2035 年投入運營。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卻引發行業強烈質疑,他們認為這可能導致供需失衡,這一舉措還為時過早。
港口部副部長賈尼塔・科迪圖瓦庫強調:“必須避免重蹈東碼頭(ECT)延期覆轍”,防波堤設計已啟動並將納入招標範圍。意向書將限定全球前十大航運公司參與,試圖做大蛋糕,複製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CICT)的成功模式。
他預計在僧伽羅和泰米爾新年假期後徵集意向書,意向書將僅限於全球前十大航運公司,這兩項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已經完成。此外,當局還認為東集裝箱碼建設耗時過長,須以50%的容量開始運營。
科迪圖瓦庫表示,北港和西碼頭二期的可行性研究已完成。西碼頭二期防波堤的設計工作已經開始,防波堤建設也將作為意向書的一部分。港務局在防波堤建設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與建設碼頭相比,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託運人學院創始人兼執行長羅漢·馬薩科拉拉(Rohan Masakorala)稱,現在為這些專案徵集意向書“為時過早”,行業期望先完成東碼頭建設,並啟動由阿達尼集團運營的西碼頭(WCIT)。
他說,據他觀察,任何接管碼頭運營的公司都要單獨建設碼頭,這些長期計劃需要時間實施,這些計劃應基於供需關係來實施,而且大多數人都表示質疑。
行業專家指出:提前過度增加容量可能導致價格戰,因為到2026年底,隨著東碼頭和西碼頭全面運營,科倫坡港的吞吐能力可能會增加到約1400萬標準箱,而現有的賈亞集裝箱碼頭(JCT)、南亞門戶碼頭(SAGT)和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CICT)已經全面運營。此外漢班託塔港預計到同一時間也將產生200萬標準箱的碼頭容量。
港務局訊息人士指出,據亞洲開發銀行2019年研究,科倫坡港的年需求量預計約為880萬標準箱。如果供需失衡,碼頭運營商勢必會透過價格戰來提高容量利用率。
也有行業官員認為,透過徵集意向書來增加容量的這一舉措,可能導致港務局管理的東碼頭(ECT)和賈亞集裝箱碼頭(JCT)的衰落。
根據港務局2024 年釋出的《科倫坡港基礎設施白皮書》,科倫坡港目前共運營5個集裝箱碼頭和3個多功能碼頭。集裝箱碼頭包括:中斯合營的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CICT),斯港務局自營的賈亞集裝箱碼頭(JCT,2024吞吐量67萬TEU),馬士基參與運營的南亞門戶碼頭(SAGT,2024吞吐量240萬TEU)。
其中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CICT,2024吞吐量突破320萬TEU),據 Lloyd's List 排名,是南亞唯一可停靠 24 萬噸級貨輪的碼頭。該碼頭在2014年投入運營,由中國招商局集團與斯方聯合運營。
在建的集裝箱碼頭有港務局運營的東碼頭,印度阿達尼集團控股51% 的西碼頭(2月完成防波堤建設)以及規劃的北港。北港預計投資14 億美元,定位於專用液化天然氣處理碼頭。
根據全球航運理事會(WSC)的貨物流向分析,科倫坡港的印度次大陸貨物佔比38%,中東轉口貨物佔比29%,東非航線貨物佔比17%。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斯里蘭卡小妞:資深島民,寫蘭卡最多的中國人。
長居科倫坡的中國記者,出版7本書,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曾獨家專訪時任總統、總理、外長、國防部高官,商界人士和藝術家,同時也是旅行者和徒步愛好者,住遍島上酒店,足跡慢行4大洲30多國。
出版作品包括:指南《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旅行筆記《印度,不可思議》, 譯作《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