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掰了!馬斯克與特朗普曝出大訊息!

‍‍

衝突事件起底

特朗普團隊內部的分歧正在加大,並且正在公開化。
《華盛頓郵報》援引兩位訊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在過去的週末,身為美國政府效率部門負責人同時也是全球首富的馬斯克,直接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了撤銷新關稅政策的呼籲,然而他的這一嘗試以失敗告終
特朗普當日在白宮與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後對媒體明確表示,他眼下毫無暫停關稅政策的考慮,他堅信強行執行關稅政策和進行談判二者並不衝突。
馬斯克並非首次對特朗普政府的相關政策表達強烈不滿。此前,他就曾公開批評特朗普的首席貿易顧問、關稅的堅定支持者納瓦羅。 5 日,他在社交平臺 “X” 上直言納瓦羅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非好事,稱這會致使人們因自負而缺乏智慧。
不僅如此,在 4  5 日線上出席義大利佛羅倫薩舉行的政黨活動時,馬斯克呼籲歐洲和美國應走向零關稅,進而有效地在跨大西洋之間建立自由貿易區,同時促進人員的自由流動。
面對馬斯克的批評,納瓦羅於 4  6 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予以強烈還擊,他用 “他就是個賣車的” 這樣略帶輕蔑的話語來描述馬斯克,認為馬斯克只是在維護自身作為商人的個人利益,對美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並不關心,納瓦羅強調 “我們更關心的是,讓底特律的工廠用美國的發動機製造美國品牌汽車” 顯而易見,納瓦羅的所有行動,都是特朗普的授意。

經濟利益的碰撞

馬斯克的商業版圖涵蓋特斯拉汽車、SpaceX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Neuralink 腦機介面公司等多個領域。這些企業的運營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體系。以特斯拉為例,其汽車生產所需的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地,從中國的電池元件到德國的高階汽車零部件,全球化採購確保了特斯拉能夠以合理成本獲取高質量配件,維持產品的競爭力。
而特朗普推行的 “對等關稅” 政策,無疑會擾亂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轉,增加特斯拉的生產成本。當關稅增加,進口零部件價格上漲,這可能導致特斯拉汽車的售價上升,削弱其在全球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從股市表現來看,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關稅新措施引發全球市場暴跌後,全球最富有的 500 人在 4  3 日和 4 日兩天內遭遇了 “彭博億萬富翁指數” 史上最大規模的損失其中,馬斯克損失最為慘重,從 4  3 日股市開盤到 4 日收盤,他的淨資產縮水超過 300 億美元,其今年以來的總損失達 1300 億美元。財富的急劇縮水讓馬斯克不得不為自身商業利益發聲,強烈呼籲特朗普撤銷關稅政策。
反觀特朗普,他的 “對等關稅” 政策旨在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他期望透過提高進口商品關稅,促使美國企業將生產迴流本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兌現其競選時 “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優先” 的承諾。
在特朗普的理念中,美國長期以來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被其他國家 “佔了便宜,透過關稅手段能夠重新平衡貿易關係,振興美國鐵鏽地帶的傳統制造業。這與馬斯克所代表的全球化商業利益產生了直接的衝突。

政治理念的差異

馬斯克在政治理念上更傾向於全球化與合作。他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全球合作解決問題的推崇,例如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他認為需要全球各國共同努力,透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他呼籲歐美建立零關稅的自由貿易區,促進人員自由流動,這一理念體現了他對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追求,希望打破貿易壁壘,促進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最佳化配置。
特朗普則秉持著強烈的民族主義與保護主義政治理念。他的 “美國優先” 政策將美國自身利益置於首位,在貿易、移民等諸多領域採取保守措施。在貿易方面,透過關稅手段試圖重塑美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地位;在移民問題上,修建美墨邊境牆等舉措體現了他限制移民、保護美國本土就業和文化的立場。
這種政治理念的巨大差異,使得馬斯克與特朗普在政策主張上漸行漸遠。
此外,馬斯克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後,其言論和政策引發美國民眾的強烈不滿,針對特斯拉門店的示威活動頻發,甚至出現針對特斯拉汽車的縱火事件。這也顯示出馬斯克在政府任職期間,其理念與特朗普政府部分政策導向以及部分民眾期望之間存在矛盾,進一步加劇了他與特朗普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

個人性格與行事風格迥異

馬斯克以其大膽創新、直言不諱的性格聞名於世。他敢於挑戰傳統,在電動汽車、太空探索等領域不斷開拓新的疆域。這種性格使得他在面對與自己理念相悖的政策時,不會選擇沉默,而是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哪怕對方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他在社交平臺上對納瓦羅的公開嘲諷,以及直接向特朗普呼籲撤銷關稅政策,都體現了他這種直率的行事風格。
特朗普同樣是個性鮮明之人,他在政治舞臺上以強硬、固執著稱。他一旦認定某項政策對美國有利,就會堅決推行,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反對聲音的影響。在關稅政策上,他堅信這是讓美國在貿易中重新獲得優勢的有效手段,所以對於馬斯克的呼籲,他毫不猶豫地予以拒絕。兩人這種強硬、互不相讓的性格與行事風格,進一步激化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使得分歧公開化,呈現出 “內訌” 的局面。
馬斯克與特朗普之間的 “內訌” 並非偶然,是經濟利益、政治理念以及個人性格與行事風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美國內部在經濟發展道路選擇上的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走向。未來,隨著兩人在各自領域繼續發揮影響力,他們之間的關係發展仍值得持續關注。

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塑膠友情”,終將讓位於冰冷的現實利益。
當關稅大棒砸向特斯拉,當裁員潮波及MAGA紅帽選民,這對組合的裂痕已無法用社交媒體的“友好互動”彌合。他們的故事,既是個人野心的碰撞,更是時代轉型的縮影——在數字經濟重塑權力結構的浪潮中,任何聯盟都不過是利益與勢能的短暫交匯。
而真正的贏家,永遠是那些在風暴中看清規則、駕馭矛盾的人。

對此,您怎麼看?
期待您在留言區文明理釋出高見,留言點贊最高的朋友,掃碼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獲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務揹包一個

感謝耐心閱讀,歡迎順手點個“在看”

要想每天都能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亮“星標”

 ↓點選關注投行精英對話視窗回覆“乾貨”,獲得投行乾貨大禮包

商務合作、投稿、資源對接,金融同仁入群請掃碼新增管理員投行-滌生。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們討論有趣的話題,你⼀起來吧?點選閱讀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