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工智慧技術不斷突破,中非合作迎來嶄新機遇。近年來,中非人工智慧合作在多個雙邊及多邊機制平臺上積極有效開展。如今,中國已成為向非洲出口人工智慧技術及產品的主要國家之一。
2024年9月3日,兩名非洲記者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新聞中心參觀超高畫質沉浸式體驗專案。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中非人工智慧領域友好合作不斷深化
在肯亞魯班工坊,當地學生傑奎琳·莫卡亞經過4年多的學習,不僅在雲計算與資訊安全這一專業領域收穫了不少知識,還通過了中國華為公司資料通訊、安全、人工智慧等方面的認證。如今,她有了清晰的職業方向——成為一名優秀的雲計算架構師。
傑奎琳·莫卡亞就讀的肯亞魯班工坊,由肯亞馬查科斯大學、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和華為公司三方共建,是非洲大陸唯一提供人工智慧、雲計算和網路安全等數字技能培訓的魯班工坊,設有“智慧城市實踐區”“資料中心實踐區”“雲網融合學習區”和“空中課堂授課區”。從這裡畢業的許多學生和傑奎琳·莫卡亞一樣,打算投入當地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中。
肯亞魯班工坊是中非人工智慧合作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中非人工智慧領域友好合作不斷深化,成為中非合作的新亮點。一批中國企業積極參與非洲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人工智慧領域解決方案和投資服務,讓更多非洲使用者享受數字化智慧化帶來的便利。目前,中國成為向非洲出口人工智慧技術及產品的主要國家之一。
2024年8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釋出《中國—非洲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發展報告》2024版藍皮書顯示,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自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企業利用各類資金幫助非洲國家新增和升級輸變電線路6.6萬公里、通訊骨幹網15萬公里,建成大量無線網路站點和高速移動寬頻網路。在技術創新和數字人才培養方面,中國企業積極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非洲產業發展,開設數字化技能培訓課程,舉辦非洲數字技能競賽等,提升非洲國家人工智慧的人才儲備。
非洲國家搭乘人工智慧“快車”的需求日益迫切
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非洲國家搭乘人工智慧“快車”、推動現代化程序的需求日益迫切。
非洲多國政府透過釋出國家戰略、加大政策支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地區合作等,持續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例如,奈及利亞釋出《2020—2030年國家數字經濟政策和戰略》,建立國家人工智慧和機器人中心;剛果(布)成立首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旨在提供人工智慧技術教育,彌合數字鴻溝;埃及政府啟動並出臺“數字埃及”計劃、《2030年資訊通訊技術戰略》等規劃檔案,推動數字化轉型。
在非盟看來,人工智慧是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戰略性資源,有助於推動非洲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創新及創造高價值就業機會,助力非洲數字化轉型與一體化程序。
面對非洲國家的發展訴求,中國發揮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推進與非洲國家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人才培養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提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明確要“共建中非數字技術合作中心,促進中國企業在非洲建設20個數字基建和數字轉型示範專案”。此外,中非建立了中非網際網路發展與合作論壇、中非數字合作論壇等機制,推動人工智慧合作。
烏干達《新願景報》報道稱,在2024年中非網際網路發展與合作論壇上,與會各方討論了人工智慧領域合作空間,取得豐碩成果,併發布《2024年中非網際網路發展與合作論壇關於中非人工智慧合作的主席宣告》,非常鼓舞人心。中國是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跑者,而非洲人工智慧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非洲各國政府應利用好與中國的合作機會,制定相應戰略研發非洲自己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非洲農業、醫療等領域落地應用
如今,非洲已成為全球人工智慧應用增長第二快的地區。非洲數字統計平臺顯示,2023年,非洲移動應用市場共有141款人工智慧相關應用,同比增長24%。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月均活躍使用者超4000萬。
象牙海岸通訊社援引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預測資料稱,到2030年,人工智慧有望為非洲GDP貢獻超過1.2萬億美元的增長,標誌著非洲大陸邁向技術驅動的轉型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中非人工智慧領域合作呈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的良好態勢,未來合作前景廣闊。
業內人士認為,非洲大陸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充足的人口蘊含的資料資源稟賦,使其成為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沃土,但其仍面臨人工智慧技術資源匱乏和使用者消費能力不足等挑戰。中非人工智慧合作可以圍繞農業產業資訊科技、醫療救治輔助技術等領域,共同推動非洲國家實現人工智慧技術的轉化落地,讓廣大非洲民眾從中獲益,促進中非雙方互利共贏。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部主任於佳指出,DeepSeek的出現為中非合作帶來了更多機會,有可能推動農業和醫療等領域的人工智慧合作取得重大進展。例如,在農業智慧化領域,中非合作推動人工智慧的應用,可以支援精準農業、氣候監測、病蟲害預測等。此外,中國援非醫療隊在人工智慧的輔助下,也可實現遠端診斷、疾病預測、公共衛生管理,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和傳染病監測系統則可彌補資源缺口。
廣大非洲國家對與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充滿期待。
南非科技與創新部副總司長丹·杜特伊特介紹,目前,南非與中國正在計劃建立一個人工智慧聯合研究中心。他表示,南非將大力發展人工智慧,並與中國一道打造數字化未來。
塞內加爾通訊社社長莫馬爾·迪翁格近日表示,塞內加爾今年啟動的“新科技協議”與中國人工智慧和5G網路等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塞內加爾政府已經意識到,非洲不能錯過人工智慧和數字革命。我們期待中國企業在數字基建、遠端醫療和教育領域加大投入,幫助非洲跨越數字鴻溝。”
來源 :海外網

今日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