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網君:幾家頭部商業航天企業盈利情況均不理想;非洲衛星星座,誰來買單?NASA將面臨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轉型;力箭二號計劃9月首飛

01

幾家頭部商業航天企業,盈利情況均不理想

航天宏圖2024年度預計淨利潤虧損13.57億元至14.43億元
同比虧損增加98,279.43萬元至106,879.43萬元
2025年1月24日,航天宏圖(688066.SH)釋出2024年度業績預告,受地方政府財政承壓、軍隊採購網招投標資質暫停等因素影響,公司全年新簽訂單相比上年同期出現下降。同時,因為特種領域採購資格暫停、信用減值損失和利息支出增加的影響,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預計虧損144,300萬元至135,700萬元,同比虧損增加98,279.43萬元至106,879.43萬元。
根據2024年度業績預告及前三季度業績表現,航天宏圖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122,120萬元至113,520萬元,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123,331萬元至114,731萬元。
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盤,航天宏圖總市值為49.33億元。
————————-
超圖軟體2024年度預計由盈轉虧,淨利潤虧損1億元至2億元
淨利潤虧損1億元至2億元
2025年1月24日晚間,超圖軟體(300036.SZ)釋出2024年度業績預告,受中標訂單簽約和收入確認不及預期的影響,組織架構變革對業務拓展和專案實施產生的階段性影響,以及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影響,報告期內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至15億元,同比下降29.25%至24.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億元至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根據2024年度業績預告及前三季度業績表現,超圖軟體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預計為45,149萬元至55,149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虧損12,631萬元至22,631萬元,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23,439萬元至33,439萬元。
超圖軟體在業績預告提到組織架構變革對業務拓展和專案實施產生階段性影響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透過建立產品線/BU與區域的強矩陣組織架構,打破了各子公司自營局面,統一客戶介面,整合研發團隊,減少重複研發等浪費,以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運作效率和盈利能力。但由於組織架構變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大部分員工的重新分工和業務流程的全面重構,這個過程無法一蹴而就,短期的陣痛在所難免。目前,組織架構變革成效在逐步顯現,年末大單數明顯上升,公司對未來發展依舊充滿信心,堅信變革是實現跨越的必經之路。
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盤,超圖軟體總市值為81.21億元。
四維圖新2024年度預計營收增長10.51%至18.52%
虧損收窄15.04%至40.53%
四維圖新(002405.SZ)近日釋出2024年度業績預告,隨著智雲板塊的資料合規業務高速成長,和智芯板塊的出貨量大幅提升,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4.50億元至37.00億元,同比增長10.51%至18.52%。目前,四維圖新主營業務包括智駕、智芯、智雲和智艙等四個板塊。
同時,因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合理把控研發投入及期間費用,經營效率和成本控制有效性得到提升,使得經營性虧損顯著降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1.16億元至7.81億元,同比虧損收窄15.04%至40.53%。
根據2024年度業績預告及前三季度業績表現,四維圖新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約9.22億元至11.7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6.29億元至2.94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6.42億元至2.99億元。
四維圖新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24年,國內智慧駕駛技術與車路雲一體化程序加速共振,隨著使用者認知的轉變,汽車智慧化產品滲透率不斷攀升。公司釋出NI in Car汽車智慧化一體解決方案,形成從入門級到中高階的智駕產品矩陣,透過極致價效比策略贏得市場份額。
四維圖新認為,伴隨汽車行業向中高階智駕加速演進和公司相關板塊業務佈局及產品的成熟度不斷提升,業務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四維圖新預計2025年將實現大幅度減虧。
截至2025年1月24日收盤後,四維圖新總市值為208.01億元。
————————-
港股IPO | 國星宇航:營收翻倍虧損也翻倍,造衛星到底能不能賺錢?
9個月營收2.37億,虧2.1億,估值65億
國星宇航是一家專注於AI衛星技術的高科技企業,近年來營收增長迅速,但虧損也在擴大。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為1.77億元、5.08億元和2.37億元,但淨虧損也從2022年的0.91億元擴大到2024年前三季度的2.14億元。公司採用一體化業務模式,涵蓋衛星全生命週期,其“AI+衛星”業務模式在市場中展現出顯著優勢。然而,公司目前仍面臨客戶集中度高、毛利率波動以及虧損持續擴大等問題。儘管如此,國星宇航憑藉其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潛力,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已完成多輪融資,投後估值達65.375億元。未來,公司計劃透過“星算計劃”構建由2800顆AI智算衛星組成的天基算力網路,以實現更大的市場影響力。
新聞連結:
衛網君
這幾家頭部商業航天企業,創業時間都已經很長了。盈利情況如此不理想,這讓人不得不去思考,我們的商業航天發展模式到底有什麼問題。長此以往,資本就會對商業航天失去興趣,曾經投入的大量資金,也就成了沉沒成本。這裡的關鍵,是衛星服務業能不能盈利,營收和利潤應該從哪裡來。單純盯著國家訂單、政府投入,顯然是難以取得可持續發展的。
02

力箭二號計劃今年9月首飛,發射輕舟貨運飛船

即將開展一二級動力系統試車試驗並完成飛行轉段工作
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研製進展順利,各項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即將開展一二級動力系統試車試驗並完成飛行轉段工作,全力保障2025年9月力箭二號首次飛行任務暨輕舟初樣狀態貨運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堅決打贏這場攻堅戰。
衛網君
這將是中國載人航天活動的第一次商業化飛行。不僅僅是大型複雜裝備採購改革的一件大事,也將為後續載人航天活動從國家行為走向商業行為,進行重要的嘗試。這次飛行發射多少貨物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打通從意向到合同履行的完整流程。這套流程不僅能用在低軌道上,未來也將用在月球乃至更遙遠的宇宙空間。
新聞連結:
03

中國的 “深度求索 ”人工智慧預示著更快的太空自主之路

商業航天如何取得類似的突破?
DeepSeek正在為太空領域帶來新的機遇。DeepSeek是一種生成式人工智慧,其核心優勢在於低計算需求和高效能,特別適合頻寬和處理能力有限的太空應用。此外,DeepSeek是開源的,這使得它能夠成為更廣泛人工智慧創新的催化劑。
在1月30日於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的SpaceCom會議上,專家們探討了DeepSeek對太空行業的影響。火星天空工業公司(Martian Sky Industries)執行長道格拉斯·馬什(Douglas Marsh)表示,DeepSeek等創新有助於提高太空自主性。他指出,如果系統能夠彼此對話並實現自動化,將極大地推動太空自主性的發展。然而,出於國家安全和隱私方面的考慮,火星天空工業公司並未使用DeepSeek來推進太空人工智慧的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禁止在機構內部使用DeepSeek。
ASRC Federal的技術專家研究員Isaac Passmore指出,DeepSeek的主要突破在於訓練速度明顯提升,能夠更快地解決問題。他預測“DeepSeek時刻”將更頻繁地出現,從而顛覆人工智慧的格局。儘管DeepSeek並不比其他生成式人工智慧平臺能力更強,但其高效性和開源特性使其在太空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
衛網君
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人工智慧問題,而是商業航天如何取得類似的突破。深度求索爆火之後,美國研究者已經在擔心,中國會不會出現一個企業或者一型別號,像深度求索一樣強烈衝擊美國在商業航天的領導地位。或者更加直接地說,衝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馬斯克本人。其實我們中國人更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那麼,誰來擔當商業航天的深度求索呢。
新聞連結:
04

地衛二倡議組建非洲星座

非洲購買力有限,非洲星座誰來買單?
2025年2月7日,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在非洲中東航天大會上與非洲航天局主席Dr. Tidiane Ouattara會晤,探討組建非洲衛星星座的計劃。非洲航天局對該計劃高度讚賞,認為其將為非洲航天技術發展帶來新機遇。
非洲衛星星座計劃旨在透過構建衛星星座,為非洲的農業發展、自然災害防護和衛星通訊等領域提供應用服務和技術支援。具體而言,衛星監測可即時監測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生長態勢,為精準灌溉和施肥提供資料支援,從而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在防災減災方面,衛星可監測洪水、乾旱等自然災害的早期跡象,及時發出預警資訊,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
此前,地衛二已與加彭、迦納等非洲國家就非洲星座建設達成共識並簽署合作協議。該計劃將對非洲地區的民生改善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衛網君
用衛星給非洲提供服務,這是西方運營商早就在做的事情了。一網星座的創業想法,很大程度上也來自非洲市場。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從非洲獲得的營業收入都是相當有限的。這是因為非洲的人均產值和收入非常低,購買力有限。所以,非洲星座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誰來買單。單純靠中國政府援助,是不現實的。
新聞連結:
05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轉型:賦能美國商業航天領導地位

將是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轉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新任局長Jared Isaacman被寄予厚望,需推動NASA從傳統模式向現代化轉變,以賦能美國商業航天的領導地位。當前,NASA面臨官僚主義、專案超預算和進度延誤等問題,其投資組合也存在任務蠕變現象。為應對挑戰,NASA需重建專案評估和分析辦公室,僱用“紅隊”進行獨立評估,並打破職業員工拖延新領導團隊的迴圈,要求及時響應。
未來,NASA應專注於華盛頓的行動計劃,取消表現不佳的專案,重組職業勞動力,增加合同工,並利用任期任命吸引優秀人才。此外,NASA需透過創新合作支援商業航天,增加對商業低地球軌道(LEO)目的地計劃的資金,推動商業軌道實驗室發展。NASA的技術理事會應聚焦解決緊迫技術需求,與行業合作,推動技術創新。政府需持續支援NASA任務,確保長期穩定發展。透過精簡管理、支援商業創新和聚焦核心優先事項,NASA有望重新發揮其在航天領域的領導作用。
衛網君
傳統上,NASA是一個科學活動管理局。如今,特朗普給伊薩克曼賦予的使命,是把NASA變成一個科學活動管理和產業促進並舉的政府機構。這可能是1958年NASA建立以來,最大的一次轉型。他們能不能取得成功,對世界其他所有航天國家都是有巨大借鑑意義的。
新聞連結:
>End
>>>                     
本文系“太空與網路”編輯及獨家點評,轉載及引用部分觀點請在文首註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援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我們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註,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
HISTORY/往期推薦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豔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豔、若㼆、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衛星與網路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 衛星與網路總部負責人:農燕
·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