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崛起的AI公司有哪些?14家融資1億美元以上!

截至 2024 年,在美國,AI領域已有近 30 筆交易金額超過 1 億美元
國內上半年AI領域共發生了265起融資事件,累計披露的融資金額302.44億元,包括月之暗面超10億美元的融資等。顯然少數頭部公司,獲得了最集中、最高額的投資。
然而,歐洲甚至更多——截至 8 月,歐洲已有 14 筆AI公司投資金額達到或超過 1 億美元,其中一家公司獲得了兩項投資。
看看使用者的需求,再聽聽資本的聲音,總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PitchBook 資料顯示,截至 2024 年,歐洲地區的 AI 初創企業,累計融資次數已超過 1,700 次。AI 正在大力推動歐洲長尾初創企業生態系統的發展。
最大的人工智慧初創公司,即那些構建基礎模型的公司,在融資方面繼續發揮最大的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人工智慧仍然是一個昂貴的開發領域。
只在今年,Mistral AI 已經獲得超過 10 億美元的投資,並且正在再次籌集資金。
Mistral 總部位於巴黎,這座城市已成為歐洲人工智慧發展的中心,特別是在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

印度等新興市場獲得的AI相關投資總額,甚至不及巴黎公司的一個零頭。

在這一波AI浪潮裡,歐洲扮演了什麼角色?有哪些突破性的進展?哪些中國公司來做更有優勢?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a16z最新Top 50 AI產品中不乏歐洲身影

無論是自動駕駛技術、LLM初創公司還是同樣擁有硬體元件的參與者,AI獲得大量投資的主要原因大概有四個:
  • 透過AI模型訓練和執行查詢所需的計算能力是巨大的。 
  • 人工智慧初創公司正在競相招募人才。
  • 人工智慧公司需要錢來支付他們用於訓練和執行模型的所有內容 IP 的版稅。 
  • 投資者受LP壓力,AI是為數不多的可投物件。
以下是今年歐洲AI領域最大幾輪融資的簡要概述,很多公司都有非常直接的中國競品,但卻較少被人提及。

一、自動駕駛

Wayve(英國):10億美元

今年 5 月,Wayve這家位於英國劍橋的初創公司完成了 10.5 億美元的融資,以加倍投入其自動駕駛技術,這是該地區迄今為止人工智慧公司最大的單輪融資。
與特斯拉、通用汽車、英特爾和 Alphabet 等公司正面交鋒需要大量資金,而 Wayve 一直在籌集資金。
英特爾的 Mobileye類似,Wayve 將其人工智慧技術出售給各種汽車製造商和原始裝置製造商,而不是自己生產汽車,這在理論上將為其提供更廣泛的業務渠道,以及讓初創公司更加專注於運營。
但與其他許多自動駕駛公司不同的是,Wayve 已經“避開”了對昂貴雷射雷達技術的主要依賴。該公司已開始提供服務;英國雜貨連鎖店 Asda就是其客戶之一。
“七年前,我們創辦這家公司是為了打造具身人工智慧。”Wayve 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Alex Kendall 說。
“我們一直埋頭開發技術。去年發生的事情是,一切都開始真正發揮作用了。”
其投資者,包括軟銀、Nvidia、微軟和 Meta 的AI負責人 Yann LeCun

二、開源模型

Mistral(法國):6.5億美元、4.31億美元

Mistral 已成為構建大型語言模型(生成式 AI 應用的基礎模組)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不僅在歐洲,而且在全球範圍內。
其獨特賣點之一是採用開源技術,這在理論上使其技術更具可定製性,因此對企業和開發人員來說都十分友好。
到目前為止,Mistral 的融資故事非常“坎坷”:它於一年前宣佈獲得1.13 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今年,它共籌集了 10 多億美元,首輪融資4.31 億美元,第二輪融資6.5 億美元(最終收盤價)。
投資者包括 DST、Andreessen Horowitz、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微軟、Salesforce、法國巴黎銀行、達飛海運集團和 General Catalyst 等一批著名的風險投資、技術和金融機構。
綜合這些輪融資,它是今年迄今為止歐洲人工智慧初創公司中融資額最多的。如果我們的訊息來源正確的話,它現在正在努力籌集更多資金

三、AI國防

Helsing(德國):4.84億美元

國防是人工智慧最早的應用之一,而現在地緣政治事件又讓國防科技人工智慧初創企業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Helsing 成立於德國,其歐洲根基對其發展至關重要。它被視為一種“本土”解決方案,它的存在代表著歐洲國防經濟的更強韌性,幫助該地區的國家減少對外部第三方的依賴。它宣佈與愛沙尼亞和德國等特定國家達成多項協議,還有更多未披露的協議。
到目前為止,Helsing 主要專注於軟體,其主要任務之一是構建可以連線和與傳統基礎設施協同工作的人工智慧服務,以改進防禦系統、增強武器能力併為決策提供更好的戰鬥分析。烏克蘭,尤其是來自俄羅斯的威脅,是其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憑藉7月份籌集的 4.87 億美元,該公司也可能進軍硬體領域。
其投資者包括 General Catalyst、Prima Materia、Elad Gil、Accel、Saab、Lightspeed、Plural 和 Greenoaks。

四、開發者工具

Poolside(法國):4億美元

Poolside 的首要關注點是開發者,特別是開發 AI 工具以幫助他們加快軟體開發速度。雖然當然有很多初創公司也在招募程式設計師,但投資者認為這裡的創始人將特別擅長產品與市場的契合。
執行長 Jason Warner 曾是 GitHub 的首席技術官,並領導了 Heroku 和 Canonical 的工程工作。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 Eiso Kant 曾創立 Athenian,該公司為開發人員構建了一系列工具,幫助他們最佳化構建和工作方式。
與歐洲其他一些 AI 初創公司一樣,Poolside 總部位於巴黎,早期支持者包括 BCV;倫敦的 Air Street、Abstraction 和 Scribble Ventures 等早期專業公司;法國的 New Wave 和 Frst;以及 Bpifrance、Felicis、Point Nine 和 Redpoint。
據報道,最新一輪 4 億美元融資(可能尚未結束,或至少尚未披露)由 BCV 和 DST 共同領投。

五、AI翻譯

DeepL(德國):3.2億美元

有許多公司(包括初創公司以及谷歌和微軟等主要平臺參與者)提供文字翻譯和寫作工具,但總部位於德國的 DeepL 認為其基於人工智慧的方法更勝一籌
該公司還採取了略有不同的策略,重點不是消費者,而是市場上的 B2B/企業機會。
目前,該公司擁有約 10 萬家企業客戶,並於今年 5 月宣佈獲得 3.2 億美元融資,希望能夠擴大這一數字。其投資者包括 ICONIQ Growth、Teachers' Venture Growth、IVP、Atomico 和 WiL。

六、AI代理

H(英國):2.2億美元

H 代表“heady”,這正是當今人工智慧市場的主流。這也是一家公司的名字,這家公司的名字證實了這一說法。
這家初創公司曾被稱為 Holistic AI,後來採取了神秘的方向,將其名稱縮短為 H。該公司於 5 月份籌集了 2.2 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該公司尚未推出任何產品,但一旦推出,其重點似乎將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人工智慧應用之一:人工智慧代理。具體來說,根據其網站介紹,該公司專注於“提高工人生產力的前沿行動模式”。“用於任務自動化和決策的驚人人工智慧能力。”
目前尚不清楚它針對哪些垂直領域、哪些模式、何時推出、可能處理哪些業務,以及它希望填補哪些職位。
此外,該公司五位聯合創始人中有三位已經離開公司。確實令人興奮。

七、AI健康

Flo Health(英國):2億美元

Flo Health 總部位於倫敦,自稱是首款“純數字”(沒有硬體/可穿戴元件)女性健康追蹤應用,今年早些時候從泛大西洋資本集團籌集了 2 億美元,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
目前,其重點是生育和經期追蹤,但其目標是將其擴充套件到年長和年輕的使用者以及更多的健康類別。該公司聲稱,迄今為止,累計使用者已達 3.8 億,每月活躍使用者達 7000 萬。

八、AI企業軟體

Pigment:1.45億美元

另一家巴黎初創公司!Pigment 專注於企業軟體領域——特別是為財務團隊提供企業資源規劃。
與 Flo Health 一樣,它本身並不是一家AI底層技術的初創公司,但它的功能確實依賴於人工智慧。
因此,它是不斷擴大的人工智慧應用池的一部分,證明了人工智慧最終將成為我們所有數字服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預測。
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獲得了 1.45 億美元的融資,距離上一次融資不到一年,Pigment 的估值超過 7.8 億美元。

如果說OpenAI等美國公司,在技術、人才、資本等層面有著至少半個身位的優勢,那麼這些歐洲公司,可以說,和中國創業者們,依然站在同一起跑線。

最近看到不少Agency,在做面向歐洲創業者的出海支援和培訓——從地中海小島起家的AI應用,在歐陸市場萌芽,甚至更進一步走向北美、真正綻放……

有非常多的歐洲本土AI應用,在努力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邁進,而我們,也是一樣。
不管是日本還是歐洲,很多產品創意、市場定位、增長策略,都給了我很多啟示,也是我們可以在中國甚至世界舞臺上去加槓桿的創新可能。

融資金額能說明一些問題,但看到a16z釋出的世界範圍內流量前列的AI應用,更驗證了我這一年的觀察和判斷。

下次展開說說:a16z釋出的Top 50 AI產品名單裡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細節!!

參考閱讀:
新鮮真話,關注一下👆
朋友圈會發一些具體的案例和商業化日常~ 
AI交流,歡迎加我本人微信:FrankGPTs

相關文章